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句话说到了全家人的心坎里。

赵母立刻接口:“没错!老头子,明天你去镇上割几斤好肉,再买些海鲜,我亲自下厨,晚上请云云一家过来吃饭!咱们得好好表示表示!”

“应该的!必须的!”赵小军连忙说,“我明天下午要是结束得早,再去买点水果点心。”

王慧也使劲点头:“妈,我帮你打下手!小姨喜欢吃什么,咱们就做什么!”

这一刻,这个小小的家庭被一种久违的、充满希望的暖流包裹着。

之前的阴霾和焦虑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们讨论着明天的饭菜,讨论着发了工资要先给宝宝买什么,讨论着也许很快就能攒点钱换个大一点的房子……

每一个话题都围绕着“江家农场”这份新工作展开。

赵小军看着兴奋讨论的家人,看着妻子重新焕发光彩的眼睛,看着父母舒展的眉头,心里充满了干劲。

他暗下决心,明天一定要好好表现,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江家农场踏踏实实干下去,让家人过上真正安稳、富足的生活。

这个夜晚,赵小军一家沉浸在无比的激动和喜悦之中,连空气都变得甜丝丝的。

……

清晨五点半,天光微熹,赵小军已经精神抖擞地站在了江家农场的运输队停车场。

他特意提早了半小时到,仔仔细细地检查着分配给自己的那辆皮卡车——轮胎气压、机油、水箱,确认一切正常。

想到昨天家里的欢欣鼓舞,他浑身充满了干劲。

六点整,另一位新招的司机张明亮也准时到达。

张明亮是村里一位大婶推荐的表侄,之前在市里给人家开过小货车,也是个踏实肯干的。

两人互相认识了一下,便按照江霏霏昨天的交代,开始往车上搬运今天需要送往早市的蔬菜水果。

一筐筐带着露水的新鲜青菜、一箱箱红彤彤的西红柿、还有那包装好的“神仙鸡蛋”和各类山货,被他们小心而高效地装上车。

两辆皮卡很快就被塞得满满当当。

七点整,江霏霏准时出现。

她利落地跳上副驾驶:“小军哥,小亮哥,咱们出发,去市里的菜市场。今天我带你们走一遍流程,认认路,也跟老顾客们打个招呼。”

车子平稳地驶出农场,呼吸着清晨清新的空气,看着路边熟悉的景色,赵小军却觉得今天的风景格外不同,因为他正驶向一条崭新的、充满希望的生活轨道。

到达菜市场时,七点半左右,但市场门口已经排起了不短的队伍,大多是精神矍铄的大爷和挎着菜篮子的大妈们。

他们一看到印着【江家菜篮子】标识的皮卡车过来,不仅没有拥挤,反而自发地维持起秩序来:

“来了来了!江家的菜来了!”

“都排好队,别挤着停车的位置!”

“霏霏丫头今天带新人来了?”

江霏霏笑着跳下车,朗声对排队的人群介绍:“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这是我们农场新来的司机,赵小军,张明亮!以后啊,这每天早上送菜的任务,就主要由他们两位负责了!大家多关照啊!”

排队的老人们立刻热情地回应:

“好好好!小伙子们看着就精神!”

“霏霏你可算能轻松点了,以前一个人又开车又搬货,多累得慌!”

“以后就麻烦两位小师傅啦!”

这亲切而信任的氛围,让原本有些紧张的赵小军和张明亮心里一暖,连忙笑着点头回应。

接着,江霏霏拿出两张打印好的订单名单,分别递给赵小军和张明亮,上面清晰地列着预定了今天蔬菜的顾客姓名、菜品和数量。

“以后每天早上出车前,我都会把名单给你们。你们就按照这个单子发菜,发一个,在后面打个勾。”

江霏霏仔细交代着,“发菜的时候注意检查一下,万一有运输途中磕碰损坏的,单独记下来,顾客的菜照常给,我们第二天会额外补一份好的给人家。这是我们农场的信誉。”

两人认真记下。

然后,他们迅速分工合作——赵小军身手敏捷地爬上货箱,按照名单顺序找出对应的菜筐。

张明亮则在车下核对名单和顾客,接过菜筐,稳稳地递到顾客手中,同时热情地回应着大爷大妈们“小伙子辛苦了”的问候。

一开始,动作还有些生疏,需要不时低头确认名单,速度稍慢。

但排队的老人们都非常有耐心,没有人催促。

江霏霏在一旁看着,适时提醒和指导。

大约半小时后,两车蔬菜水果便顺利发放完毕。

看着空荡荡的车厢和顾客们满意的笑脸,赵小军和张明亮都松了口气,一种完成任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做得不错!”江霏霏鼓励道,“第一天难免生疏,以后熟练了,速度就上来了。走,我们回农场,接下来是送快递。”

返回农场,他们片刻不停,立刻投入到下一轮装车中。

这次装的不再是散装蔬果,而是已经用印有【江家菜篮子】logo的纸箱妥善包装好的快递货品,里面大多是发往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山货和鸡蛋等。

“这些是网上的订单,”江霏霏解释道,“最近的发货任务重,所有包裹必须在下午三点前送到镇上的快递站。按照现在的货量,你们两辆车,今天至少得跑五趟。”她顿了顿,补充了一个更灵活的安排,“以后呢,不用非得凑齐一趟再走。只要包装好的货品装满一车,你们就直接往快递站送,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也避免挤压。”

于是,整个上午,赵小军和张明亮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在农场和快递站之间来回奔波。装车、运输、卸货、返回、再装车……节奏紧张而充实。

两人配合愈发默契,互相提醒路况,轮流开车,效率越来越高。

等到上午第二趟从快递站返回农场时,时间已经快下午一点了。

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两人都饥肠辘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