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是一种超越了生物本能的、冰冷而诡异的注视。

秦汉缓缓睁开眼睛,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压下心中那股因诡异景象而升起的寒意。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卡娜,后者也正凝视着泳池,眉头微蹙,似乎也在思考着什么。

“卡娜。”

秦汉开口,声音平稳。

“你对地质学有深入研究。依你看,在自然情况下,什么条件才可能形成像下面这样的……地方?”

他指了指泳池。

“如此巨大的地下水体,水质异常清澈,几乎没有任何杂质和生命迹象,底部却如同打磨过的黑曜石……还有,上次侦查发现,水域似乎存在一个无形的边界,这些鱼……更像是边界的守卫。”

卡娜闻言,湛蓝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凝重。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又靠近池边几步,仔细观察着水面与池壁的连接处,甚至伸手沾了点池水,用手指捻了捻,放在鼻尖嗅了嗅。

“先生。”她斟酌着用尚不算流利的鹰语,缓缓说道,“您描述的这个地下湖泊,用我们过去的常识来判断……几乎不可能自然形成。”

她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道:

“通常,大型地下湖泊的形成,主要有几种途径:一是岩溶作用,也就是水对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的长期侵蚀,形成巨大的地下溶洞,然后被水填满。但这种湖泊通常形态不规则,洞壁粗糙,水体富含矿物质,绝不会像您描述的那样底部平滑如黑曜石,水质清澈到几乎无物。”

“二是构造作用,比如地壳断裂或褶皱形成的凹陷被地下水填充。这种情况下,湖底通常会有断层、岩石碎块和沉积物。也不会是现在这样。”

“三是火山活动。火山口或熔岩管道冷却后可能形成蓄水空间,比如火山湖。如果底部是黑曜石,确实与火山活动有关,黑曜石就是一种快速冷却的火山玻璃。但是……”

卡娜眉头皱得更紧,“天然形成的黑曜石结构很少会如此巨大、平坦且如同打磨过。而且,火山环境通常伴随着高温、矿物质释放和硫磺等化学物质,水体不可能如此纯净和冰冷。”

她停下来,看向秦汉,眼神变得严肃:

“所以,先生,如果排除所有已知的自然地质成因,再结合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这个经历了剧烈地壳位移和时间扭曲的世界——我只能提出一个基于现状的推测。”

“你说。”秦汉示意她继续。

“首先,这次全球性的地壳剧烈位移,其能量和影响远超我们能想象的任何一次地震或板块运动。它可能直接撕裂了地壳深处,暴露出了某种我们从未见过的地质结构,或者……某种非自然的构造。”

“非自然的构造?”秦汉捕捉到了这个词。

“是的。”卡娜点头,“比如,一个巨大的、异常稳定的地下空腔,其内壁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因为极端的高温高压瞬间作用,随后又急速冷却,形成了类似黑曜石的光滑表面。这可以解释底部的形态。”

“至于水的来源和清澈度……这更像是异常现象。也许这个空腔连接着某个极其纯净的地下水源,或者存在某种未知的物理或能量机制,持续地净化着水体,并且阻止了任何生命体在其中繁衍,也阻止了沉淀物的积累。”

“这种‘净化’和‘排斥’机制,可能就是您提到的‘无形边界’的表现之一,或者与其同源。”

卡娜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深不见底的池水,语气中带着一丝敬畏和不安:

“至于那道‘鱼墙’……它们不像是生物,更像是某种……被能量操控的‘傀儡’或‘警戒系统’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很可能与那个‘无形边界’以及边界之后的东西直接相关。它们不是在‘生活’,而是在‘执行任务’。”

秦汉静静地听着,卡娜的分析虽然基于推测,但逻辑严谨,并且紧密结合了当前世界的诡异背景,比任何纯粹的科学解释都更有说服力。

“那么。”秦汉追问,“基于你的判断,如果我们想突破这道防线,或者说……解决这个麻烦,你有什么建议?从地质或者……你刚才提到的‘构造’角度来看,有没有可能的突破口?”

卡娜沉思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地质锤的金属头。

“如果我的推测方向是对的,那么关键点就在于那个‘无形边界’和驱动鱼墙的‘能量’。想要破局,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能量干扰或过载。”卡娜的眼神锐利起来,“既然存在一个能量边界和能量驱动的‘守卫’,那么理论上,它就可能被更强大的能量所干扰、破坏,或者使其过载。例如,集中的、高强度的能量冲击——像是大威力爆炸物在边界附近引爆,或者你们士兵使用的那些……特殊能量攻击,如果能精确命中边界的某个点,或许能暂时撕裂一个缺口,或者扰乱鱼墙的控制系统。”

她补充道:

“但这有风险。我们不清楚这个能量系统的性质和阈值,过度刺激可能会引发剧烈的反弹,甚至惊动边界后面更可怕的存在。”

“第二,寻找结构弱点。”卡娜指了指泳池边缘和周围的地面,“虽然水下情况不明,但这个空腔总归是存在于地壳岩石层中的。通过分析水上乐园周围的地质结构——尽管已经被‘位移’搞得乱七八糟——或许能找到某些结构应力集中点、断裂带的延伸部分,或者岩性相对脆弱的区域。如果边界与岩壁紧密贴合,那么攻击这些‘地质弱点’,或许能引发岩石坍塌,从而间接破坏边界的稳定性。这需要精确的勘探和计算,难度很高,而且同样有引发大规模塌方的风险。”

“第三,频率共振或特定信号破解。”卡娜的思路转向更偏向物理和工程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