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六十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六十九)

话说有个求知欲爆棚的小弟子,心里头一直琢磨着个事儿,憋得那叫一个难受,就跟便秘似的。终于,他瞅准了张仲景这位中医界的大神仙,像个小炮弹一样“嗖”地就冲过去了,问道:“仙师呀,我老好奇啦,要是有人小便的时候疼得直咧嘴,拉出来的东西还跟小米粒儿似的,这该用啥方子治呀?”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问题问得挺专业啊!他捋了捋那长长的胡须,不紧不慢地说道:“孩子啊,要是有人小便疼,拉出来像粟米一样的东西,小肚子还紧绷绷的,疼得能扯到肚脐中间,这种情况呢,咱们中医就叫它‘淋’。为啥会这样呢?这就是热邪在身体下焦捣乱呢,就好比一群小坏蛋在下边儿兴风作浪,搅得身体不得安宁。这时候啊,就该咱们的小柴胡加茯苓汤闪亮登场啦,它就像一群英勇的小战士,专门去把那些热邪坏蛋给收拾了。”

咱先来唠唠这小柴胡加茯苓汤的配方。这方子里头啊,柴胡得用半斤,换算成咱们现在的重量,一两是 5 克,半斤就是25克。这柴胡啊,就像个开路先锋,在咱们身体里横冲直撞,能把那些堵在经络里的邪气给疏通开。它性子有点像个急性子,特别擅长疏散和解,能把身体里郁结的气给解开,就像给一团乱麻找到了线头,“唰”地一下就理顺了。而且啊,它还能帮着把热邪往上往外带,让它们从身体里赶紧滚蛋。

黄芩呢,要用三两,也就是 15 克。黄芩这味药啊,就像个灭火小能手,专门对付身体里的热邪。你看它名字里带个“黄”,就跟消防员的小黄车似的,哪里有热邪在放火,它就“呜啦呜啦”地开过去,把火给灭了。黄芩主要是清上焦和中焦的热,特别是肺热和肝胆热,它一去,那些热邪就像霜打的茄子——蔫儿了。

人参,这可是个宝贝,用二两,也就是 10 克。人参就像个超级大补丸,能给身体虚弱的地方补充元气。想象一下,身体就像一个公司,员工们(各个脏腑)干了一天活儿,累得不行,人参来了,就像给员工们发了一笔丰厚的奖金,大家一下子就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它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去跟那些热邪战斗。

半夏呢,得用半升,还得洗干净。半夏这东西有点特别,它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啥意思呢?就是说要是身体里湿气太重,变成了痰液,半夏就能把这些痰液给“收拾”了。而且要是有人恶心想吐,半夏也能让这种感觉消失。它就像个清洁小卫士,把身体里那些多余的、捣乱的“脏东西”给清理掉。

甘草,用三两,15 克。甘草可真是个老好人,在这个药方里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就好比一个居委会大妈,各个药之间要是有啥矛盾,它就赶紧跑过去,和稀泥,让大家都能和谐相处,一起为了打败热邪这个共同目标努力。同时呢,甘草本身也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能帮着缓解一些疼痛和不适。

生姜,来二两,切成片,也就是 10 克。生姜这玩意儿,大家都熟悉吧,平常做菜经常用。它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在这个药方里,它就像给身体里吹进一股温暖的风,能把寒邪给吹跑,还能温暖脾胃,让脾胃更好地工作。而且它和半夏搭配,止呕的效果那叫一个好,就像一对黄金搭档。

大枣,要十二枚,还得劈开。大枣就像个甜甜的小糖果,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它能给脾胃补充营养,让脾胃这个“后天之本”更加强壮。脾胃好了,身体就有了足够的能量去应对各种问题。而且大枣甜甜的,还能改善一下整个药方的味道,让药喝起来没那么苦。

最后还有茯苓,四两,也就是 20 克。茯苓可是利水渗湿的高手,就像一个抽水机,专门把身体里多余的水湿给抽出去。为啥要把水湿抽出去呢?因为热邪和水湿混在一起,就像狼狈为奸的两个坏蛋,会让病情更严重。茯苓把水湿抽走了,热邪就没了帮手,也就好对付多了。而且茯苓还能健脾,帮助脾胃更好地运化水湿,让身体里的水液代谢恢复正常。

接下来讲讲这小柴胡加茯苓汤咋做。先把这八味药准备好,然后往锅里加上一斗二升的水。这一斗二升换算成咱们现在的单位,大概就是 2000 多毫升,差不多四大瓶矿泉水那么多。把这些药一股脑儿地扔进去,大火煮开之后,再小火慢慢煮,一直煮到还剩下六升水,这时候啊,就像熬粥一样,水变少了,药汁变浓了。然后呢,把药渣捞出来扔掉,就像把战场上的敌人尸体清理掉一样。剩下的药汁再接着煮,一直煮到还剩下三升,这就大功告成啦。每次喝一升,一天喝三次。

这小柴胡加茯苓汤啊,就是这么神奇。你看,这几味药凑在一起,各有各的本事,就像一个配合默契的战斗小队。柴胡负责开路,把邪气疏散开;黄芩负责灭火,把热邪给灭掉;人参补充元气,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战斗;半夏清理痰液,解决湿气的问题;甘草调和大家的关系,让大家团结一心;生姜散寒温胃;大枣补中益气;茯苓利水渗湿。它们一起努力,把热邪这个大坏蛋打得落花流水,让身体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