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宣武门内大街,万寿宫。

掌灯时分,万寿宫内的戏楼上,有喜连成戏班子正在唱《捉放曹》。而中间的空场上却是摆起数十张圆桌,一道道的美味佳肴只管往上摆,什么瓦罐煨猪手、稻香鸭、海参眉毛丸、酱香肘子、新雅四宝、粉蒸肉……

都是硬菜。

也都是江西菜。

在戏楼正对面是神殿,许真君的神像在香火缭绕,更显威仪。

张勋对着神像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然后在万绳栻、刘廷琛等人的簇拥下,前往主桌坐下。

这万寿宫其实就是江西会馆,也叫“江西庙”,“江西同乡馆”,“豫章会馆”。

在全国主要城市乃至海外,基本都有万寿宫,供奉江西人的偶像许真君,同时也为江西人提供食宿。

后世的江西貌似没啥太大存在感,但是在明清时期,江西人曾经制霸过科举时代,文风鼎盛,无出其右。而在科举选官的制度之下,江西籍的官员肯定相应的也多,比如大明王朝先后有十个内阁首辅出自江西,其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严嵩。(其实解缙、胡广、杨士奇、夏言也真挺出名的)

所以明清时期江西人的影响力足够大,只是从清代晚期开始没落,以至于在上层严重缺乏头面人物。

于是,好容易冒出来的这个张勋,自然就成为了全村的希望。

而张勋也确实不负众望,对江西老乡那是真没的说。

不信你看,眼瞅着就要完球子了,还不忘请在京的江西老乡们搓一顿……

只是上等的席面,却没有觥筹交错的热闹,满满的全是压抑。

能有资格在万寿宫吃席的,那肯定得是有头有脸的江西人,对于现在京城的境况自然是心知肚明:本以为一飞冲天的忠义亲王张勋,眨眼之间就已经变成了秋后的蚂蚱。

城外如狼似虎的靖安军,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进来了。

嗐,你说那遭瘟的韩老实,干啥不好,咋就非得与我们江西的头牌——呸,头面人物过不去呢!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这些基本都是在各部局任职、在大学当教员,或者是经商的买卖人,跟着喊666还行,当填线宝宝肯定不行。

当然,张勋也不可能让他们去当填线宝宝,今晚就是单纯的想要请江西老乡们娱乐一下——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

放在往常,张勋肯定是要当众讲两句的,今晚却没有那个兴致,于是就由万绳栻代劳。

而万绳栻现在也是如同霜打的茄子,浑然没有了往日的精神劲——辫子军进城之后的那段时间,万绳栻走道的时候,脚后跟仿若装了弹簧一般。

不仅是他这样,刘廷琛、胡嗣援这两个江西籍的幕僚清客,也是一个吊样,如丧考妣。

其他复辟派其实已经纷纷往京城外面逃了,只有他们这些人还算有底限,不忍抛弃张勋,还在身边陪着,也算不容易了。

只是现在也是食不甘味,再好吃的家乡菜也没有胃口下咽。

但张勋的胃口似乎不受影响,此时正端着碗,就着一碟腌菜,一口一口的喝着加干荷叶煮的白粥。这不是张勋装模作样,而是一向如此,在饮食方面都很朴素。

这时,还没等张勋放下碗,就有卫兵进来禀报,王士珍、江朝宗联袂来访。

那肯定不能拒之门外呀。

然而等把二人让进来之后,话没说上两句,就进入了正题,意思是劝告张勋解除武装。

张勋也不恼,只用两句类似京剧唱词的言语作为回答:

“我不离兵,兵不离城。我从何处来,我往何处去!”

王士珍与江朝宗对视一眼,不再做声。

在婉拒了留饭之后,步履匆匆的离开了万寿宫。

此时,内城大街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处都有了警员执勤,之前辫子军进城,京师警察总监吴炳湘销声匿迹,警员为了避免与辫子军产生争斗吃亏,也都撂挑子回家了,整个京城是实行军管。

而现在警员又开始恢复执勤,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了。

却说在王、江二人离开之后,张勋再添了一碗荷叶粥,结果没等喝进嘴里,就有一帮国内外的报社记者来到万寿宫,要采访张勋。

如果是单纯是国内记者,此时还可以找借口拒之门外。但其中还有洋记者,却是没法得罪,于是只好都让进来——其实即便都是国内记者,也不好拒绝,因为回头指不定怎么编排他呢。

这位闯下大祸、深陷泥淖的辫帅,面对记者态度却很镇静,进行了一次从容访谈。

他说复辟一事并非我张勋独断独行,只是在执行各省督军共同主张,在我手中冯河甫有亲笔信(实际是胡嗣援假冒冯的信),而段祺瑞更是几次三番的邀请定武军进京。

至于向韩老实投降——除非韩老实可以保证,定武军的军权还由我掌控,允许返回徐州并继续担任长江巡阅使,否则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这些记者里,却有靖安军情报处的眼线,第一时间把这个情报传出城去。

于是,鲁大士与王剑壬在晚间即做好了作战部署:

以王永清的近卫第一团、二迷糊的骑兵第一团、刘老鸹的步兵第一团、东方亮(原九月红绺子的炮头)的步兵第二团作为主力,搭配直属炮兵团,由鲁大士亲自负责指挥,进攻朝阳门。待攻入城之后,即继续向南河沿的张宅以及紫禁城发起进攻。

以占人和的骑兵第二团、小白狼的步兵第三团作为左偏师,由郭松龄负责指挥,从永定门、广安门进攻天坛。

以韩立正带领近卫第二团作为右偏师,从彰仪门进攻中华门。

以王国才的骑兵第三团、张宗昌的雇佣兵团以及万福麟洮的辽镇守军两个骑兵团作为外围游骑,严格封锁外逃路线。

韩老实批准了作战部署,但也做出明确要求:除非辫子军顽强抵抗,否则大炮先只用实弹三发,其余则以空炮威胁辫子军投降。

凌晨四点半,伴随着红色信号弹升向天空,攻城之战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