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怪力乱神。
韩老实确实是被大先生给吓了一大跳零一帮小跳崽。
至于绍兴会馆的补树书屋院中大槐树有没有阿飘,以及大先生到底看没看到阿飘,这个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因为这本书虽然拉跨至极,但也确实没有转型灵异的考虑……
而就在大先生或真或假的吓唬韩老实的时候,距离绍兴会馆六里之外的紫禁城,却是灯影幢幢,红色宫墙上映照一丛一堆的人影,不外乎是一些太监与宫女。
此时的大清国虽然已经倒台了六年,但是紫禁城当中的排面却依旧够用,光是大小太监就有上千人,全都围绕着小皇帝转——或者说,全都指望着小皇帝吃饭。
太监们的俸银,叫做月例。大太监们此时每月其实最多只能拿五十两,虽然每逢三节以及小皇帝的生日,还有多则几十两、少则三五两的赏银,但是这个数字放在普通人这里还行,却远远不足以支撑大太监们的奢侈生活与饕餮胃口。
比如御前太监阮进寿,自视甚高,官气十足,生活也是极为阔绰,他给小皇帝当奴才,而自己却也是使奴唤婢,出门备有汽车,还养着多匹快马,供他娱乐消遣。
甚至曾用五千块现大洋买了一只青藏产的大狗,专门有两个小太监负责喂养。那狗大小几乎像是一头小驴,全身都长着虎皮花纹,脑门上还有一个“王”子。
按照太监们的月例,绝对不够如此挥霍。
而他们之所以如此的阔绰,自然是因为另有生财之道。
大清国倒台之前,凡是有权势的王公大臣、封疆大吏,很少有不对太监们请求通款的。
而在大清国倒台之后,虽然外边的贿赂算是断绝了,但是他们却开发出了另一条更加快捷的变现途径。
却说当晚,小皇帝因弟弟溥杰在毓庆宫下学之后,就一起玩耍起来,而且还有英文教师庄士敦的参与,大家的兴致非常好,所以把晚膳的时间一推再推。
白日里国会闹出的空前大动静,在他们眼里只当是看耍猴。
最主要的还是可以稳坐钓鱼台,笑看风云。
简单说,就是赢麻了。
至于关东韩老实神马的,那都是一介匹夫,屁都算不上半个。再勇武,还能有当年第一巴图鲁鳌拜勇武?
……
有贴身小太监从各宫收藏的物件当中,搬来一个能自动书写“万里河山”的机器人,还有一个掐丝珐琅的金质小盒,按动机簧之后,就会从盒子里跳出来一只小鸟展翅而鸣。
随后更是抬来一张八仙桌子,由桌面到桌腿全是大小抽屉门,拉开之后,里面都放着各式各样的玉器,无一例外,全都是非常珍贵的宝物。
而这些在紫禁城当中其实只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的毛尖尖。
于是庄士敦就当场向小皇帝建议,把紫禁城各宫当中的珍稀宝物取出拍照留档。
而且庄士敦还拍着胸脯保证,具体事宜可以由他一手包办。
小皇帝听了这个建议,非常高兴,当即答应下来。
当晚,即留下庄士敦与溥杰一起去养心殿用晚膳。
只听小皇帝吩咐一声“传膳”,御前太监们即层层喊出:“老爷子进吃的!”
真是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于是就有许多穿着蓝布袍子的太监,在养心殿东暖阁先摆下两张长条形餐桌,又接上一个长腿方桌,然后就开始上菜,由“殿上的”把饭菜送到东暖阁门外,再由御前太监接过来,摆到桌子上。
很快,覆有银盖的碗盘就一个个摆满了桌子。
桌子东头放一张宝座样式的雕木椅,沿着餐桌每边再各放一把普通椅子。
这时,又听到摆饭的太监高喊了一声“碗盖”,一霎时所有碗盘上的银盖全都被取了下来,置于空提盒内由太监取走。
空气中,各种香味汇集成一种难以形容的酒肉气味,逐渐飘散开来。
太监跪在地上回禀:“老爷子,吃的摆齐了”!
小皇帝这才坐在雕木椅上。
菜色有六七十种之多,皆为御膳房烹制,另外还有四位老太妃送来的二十几种精致的家常菜,光是米饭就有七八种,小菜二十多道,这就是吃一看二眼观三。
而这其实还是大清国倒台之后有所削减,否则更多。
但是,显然小皇帝对于这样豪华的御膳是吃腻了,虽然摆了这么多饭菜,只是吃面前的三两样而已,颇有一些食不知味、味同嚼蜡的感觉。
按照规矩,溥杰与庄士敦都是需要叩头谢恩的,不过小皇帝嫌麻烦,直接免了。
结果还没等溥杰与庄士敦把屁股坐热,就听到外面有太监连声高喊“走水了”!
三人出门看时,就发现东北边已经是蒸腾起了烈焰,看位置与距离应该是建福宫一带。
这建福宫一带一带包括静怡轩、延寿阁、吉云楼、妙莲花池、碧琳馆、积翠亭、广生楼、凝晖楼等。
这些亭台楼阁建筑都是宏伟壮丽,里面除了数千件金佛、金塔、各种金质法器之外,还有大清九个皇帝的画像,以及历代名人字画、瓷器、铜器等稀世珍宝。
可以说,建福宫当中的奇珍异宝已经是堆积成山,需要以十万计,是整个紫禁城当中存放珍宝最多的地方。
此时却是烈焰冲天,凶猛可怖。
小皇帝确实着急了,于是命人给警察总监吴炳湘打电话,请速派消防队来救火。
很快,吴炳湘带领不少军警来到紫禁城,并且把全城的消防人员以及消防器材都带了进来,可惜紫禁城当中没有自来水,又缺少水井,而用来存水的大水缸也是干涸的。
于是只好眼睁睁看着大火蔓延,整个建福宫都化为一片火海。
幸好意大利公使馆偶然得知紫禁城起火,于是派了一些兵士前来帮忙救火,这些兵士具有娴熟的消防技术,指挥大家拆除房屋,隔断火道,这才避免了火情继续蔓延。
而这一切,却被正阳门箭楼上的韩老实看了一个明明白白。
韩老实这是刚从绍兴会馆出来不久,现在他可以对天发誓,这大火真不是他放的。
也正因为不是他放的,才让老地主心疼得顿足捶胸。
紫禁城在这帮人的手里,属实是暴殄天物啊。
于是,老地主当即决定,这次必须要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