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晌,随着皇后的一道传诏懿旨,锦绣换好朝服带上丞延、丞卿、明疏还有阿不一道进宫。
赶早,年庚就让魏风送丞己几个哥儿上书院,顺便为家中三个孩子旬假,丞舟留在府里,以丞延代其身份进宫。
除了老家的亲友和村民暂无人知晓贺家出过一对双生子,当初给孩子在官府办理户籍文书,年庚托方公子将两孩子隔开一岁之差。
京城里人人都知永安郡主与贺修撰共育有三子一女,即便是被人看见她带孩子进宫,轻易不会对阿生起疑心。
阿不昨儿已被告知自己的真实身世,他起初以为自己是姑姑老家兄弟的孩子,毕竟在府里呆了一段时日,姑姑早年流落在外的传闻,他还是略有所闻。
不曾想,他也是那个流落在外的孩子,而他的爹娘竟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之人,阿不用了一宿的时间才让自己接受事实真相。
皇后早早等在了福宁殿,昨夜便得了消息的大皇子萧承,听说亲弟被郡主姑姑和姑父找了回来,赶早入宫陪他的母后一起等人。
萧帝下了早朝也来到了福宁殿,还命李熹亲自去翰林将年庚请来,等待的时间对帝后而言总是漫长而煎熬,迫切与孩子相认的心情愈发紧绷。
直到殿外的内侍传禀,帝后都没能沉隐住心性,齐齐从上首的雅座站起,紧张得盯着敞开的殿门外。
闻言,年庚和萧承也跟着起身,直到看见锦绣带着四个孩子进殿,皇后一眼认出个头稍高出一点儿的阿不,眼泪止不住夺眶而出。
是她的孩子,血脉相连的感应不会有错。
“臣妹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锦绣带着孩子们向帝后见礼,帝后二人已经忍不住快步近前。
“快起来。”皇后亲自扶起锦绣,目光却一直落在孩子的身上。
“谢皇上,皇后娘娘。”
年庚缓步来到媳妇身旁,夫妻俩相视一笑,见阿不道怔怔的看着,年庚低声提醒道:“六皇子。”
阿不这才恍过神,一时间有些无措,最后再次双膝跪地,“阿不,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听见孩子这么喊他们,皇后再次用手绢拭了拭眼角,哽咽着扶起阿不,“傻孩子,我们是你的爹娘,你应该喊我们父皇,母后。”
感受到手心里传来的温度,阿不的眼眶也止不住红了红,到底不再像昨日那般失态。
毕竟这里是皇宫,姑姑说皇宫就是他的家,可他还是害怕。
“是,父皇,母后。”
萧帝欣慰的看着这孩子,感慨的点点头,“好孩子,是父皇没有看好你,让你受苦了。”
一直握着孩子手的皇后,含泪的眼眸瞟了萧帝一眼,看向孩子时又是那般的慈爱,“来,好好让母后瞧瞧。”
皇后小心翼翼的用绢子为阿不拭去泪水,“母后再也不会把你弄丢了。”
阿不听见自己母亲的这番话,隐忍的泪汹涌滚落,“母后~”
锦绣和年庚见状,识趣的领着孩子到一旁候着。
萧承这才得了空来到 老弟身旁,揉了揉亲弟弟的脑袋,“像,果真如姑父所说,像咱们的大舅。”
阿不红着眼抬头看来。
萧承笑道,“我是你皇兄。”
阿不拘谨的喊人,“皇兄。”
萧承满意极的扬起一笑,“日后有皇兄护着你。”
阿不感动的抿着唇,“多谢皇兄。”
萧帝眨去眼底的湿意,嗔怨道,“你老子我还活着呢。”
“啊是是是,还有父皇护着我们。”萧承赶紧笑着补充道。
阿不感受到被爹娘兄长的关爱,一时间又感动得说不上来话,抬起袖子抹泪,点头如捣蒜。
真好,他有爹娘还有兄长,他再也不是没爹娘的野孩子。
皇后心疼的拉着孩子朝上首走去,“来,同母后说说话。”
萧帝想跟着,却也知道皇后这会子嫌弃得他不行,再度感慨的叹了口气。
心道,孩子回来就好。
候在边上的李熹,早已被帝后一家相认的画面感动得低头抹泪。
萧帝转身看向妹子妹夫一家,最后落在丞延的身上,“你是子叔吧,这件事你立了大功,说吧,想要什么奖赏,皇舅都依你。”
丞延礼貌的揖一了礼,“回皇舅舅,子叔不需要奖赏,能为皇舅和皇舅母找回表兄,是我等做臣子的荣幸。”
萧帝不禁哼笑,眼底多了几分赏识,“你同你兄长一样,都是你爹娘最懂事的孩子。”
丞卿闻言,眨眨眼,“皇舅舅,停云每天都同表兄分享零嘴。”
年庚:……
锦绣:……
萧帝闻言,不禁朗笑出声,“好孩子,你也是个懂事的。”
丞卿有被夸到,神纠纠气昂昂的仰起下巴,好不得意。
上首的皇后也因孩子的话,噗呲笑出声,更怜爱的抚摸自己小儿子的脸蛋。
如此这般,小明疏可就不干了,兄长们都得夸,怎能漏了她。
于是小丫头讨喜的冲萧帝笑道,“皇舅舅,还有岁好。”
年庚和锦绣想制止,已经来不及了,在帝后面前,丞卿刚才已经够出格的了。
不想,萧帝更喜爱这个小外甥女,朝她伸手,“岁好,那你说说你想要皇舅舅怎么奖赏你啊。”
明疏先是看了看爹娘,在爹娘眼神的默许下,开心上前牵过她皇舅舅的手,天真的偏头想了想,“岁好想要皇舅舅和皇舅母,还有岁好的爹爹娘亲长命百岁,这个奖赏可以吗?”
孩童天真的话,再次逗得满堂哄笑,便连李熹都忍不住低头笑开,直道,郡主家的小姑娘当真会讨人欢心。
萧帝没忍住抱起小丫头,点了点她的鼻子,“这奖赏好,那么皇舅舅再给你另一道奖赏。”
岁好眨眨眼,心想她的皇舅舅是不是又要奖赏她一口袋的金瓜子,今儿她特地没往身前的小布兜塞果子,空着呢。
萧帝抱着丫头,看向年庚和锦绣,笑着道:“李熹。”
“奴才在。”
“传朕口谕,命钦天监尽快择出吉日,下旨赐封朕的外甥女贺家明疏为长乐县主,食邑五百户,侍卫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