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在贺年庚入职翰林院之前,更多时候他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陪媳妇筹划布庄成衣行的事宜,或是同孟伯弦在书房下棋商讨文献古籍砌磋文采。

这日午后,锦绣在寿荫堂交给年忠一张铺子修葺图,这张图是她和年庚闲时相互探讨所绘,原本按锦绣的计划是买下两间铺子,一间开成布庄,一间单独设为成衣铺。

但是,年庚建议布庄和成衣合并,如此方便带动店里的生意;锦绣觉得也是,来店里买布的客官若看中成衣,岂不是多添一桩买卖,而且店里还可接受客官挑选布料订制衣裳。

于是,锦绣让年忠买下东西街那间相较大点的铺子,铺子有两层原是前犯官家眷经营的客栈,内部陈设自然得大改。

按照修葺图的绘制,阁楼上厢房一应拆除,扩大陈投商品的位置,从而清楚规划区域,布行大门从转角打开,如此一来无论是从东街还是西街,远远的都能看见布行的招牌和门头,也更显大气。

大堂的位置定要宽敞,让进店的客官行走自如,陈设布匹的架子也不能摆放得过于密集,避免眼花缭乱的景象。

整间布行分为三大区域,大堂左侧为布料挑选区,右侧是成衣展示区,大堂往里的正面放上一排绣架,方便进店的客官参观店里绣娘的工艺;除此以外,布料区域再划分出高价和平价,而开放式的阁楼摆放的是价格更高昂的料子。

在皇城脚下做买卖,最不缺的就是花得起钱的大户,但也得考虑寻常普通老百姓的需求,同时为了考虑来店里的大户女眷停留更长的时间,大堂中央设有两套雅致的茶台,供女眷歇脚吃茶慢慢品鉴。

右侧的成衣区尽量展示出店里所制的精美服饰,故而需做出大量挺起衣饰的木挺,木挺便也是依照人型体态雕刻的木头,将衣饰穿在木梃身上,自然比撑在架子上更有立体感。

年忠一一记下大嫂交待的每一件事,又满脸稀奇的欣赏身旁摆放的木挺,“大嫂,我相信我们的庄行开起来,定能招来好生意。”

此前,年忠特地暗访京里大大小小的布庄和成衣铺,铺子摆设拢统老套,而哥嫂新颖的修葺方案,定能让新开的庄行在这京城里大放异彩。

锦绣笑了笑,说道:“你把这副木挺带上,让店里修葺的工人打造二十个,撑衣的架子也按照我画的来打上两排。”

摆在眼前这副木挺是年庚亲手所雕刻,法子是锦绣想出来的,觉得衣裳穿在人的身上才能尽显美感,却又不好为了展示单独请上一批妙龄女子,毕竟花销大又不划算,后来她灵机一动想到了木挺这个法子。

年庚照着媳妇的想法,让人找来一根粗木桩,花了两日的时间雕刻出脖子以下的人形体态。

“大嫂放心,您交待的我都记下了,店里新买的绣娘和工人暂时都安置在城郊的庄子,阿不那小子已经教会了杨三管事简单的染布手艺。”

“好,从江南订制来的胚料,你得仔细掌眼再付钱。”

“好的大嫂,我保证绝对不会在手里出一丝纰漏,那我先把木挺和绘制图送到店里。”

“好。”

年忠为了张罗新铺子的事尽心尽力,锦绣都看在眼里,不觉欣慰。

城里锦记食坊的买卖也越做越好,年南更是在店里忙得脚不沾地,海氏和杜氏每天都带上孩子到后头的作坊帮忙。

大家都在为将来的日子而忙碌,锦绣相信眼下他们所付出的汗水,都将是未来日子里最美丽的色彩。

炎炎烈日打在飞檐翘壁之上,静谧的午后,院子里传来几声清脆的雀鸣,惬意得紧。

锦绣继续留在寿荫堂翻看手里的账本,这时,扶桑端着托盘缓步近前。

“郡主,厨房新鲜做出了冰酪酥乳茶,奴婢给您端了来,你吃了好消消暑气。”

锦绣从账目里抬起头来,微笑应声,“姑娘可还在午歇?”

“回郡主的话,小姑娘此前已经醒了,今儿晨早曹家姑娘给咱们小姑娘递了贴子,先前曹家姑娘领着丫鬟进府,听说郡主您在寿荫堂忙话,所以便先去了海棠院同小姑娘玩儿,青竹姑姑己经让人给海棠院送去冰酪酥乳茶,有丹若和杏月在旁伺候着,郡主您大可宽心。”

锦绣莞尔低笑道,“如今,小丫头有自己的玩伴,倒是让人省心。”

“谁说不是呢,咱家小姑娘懂事乖巧,谁见了不得喜欢得紧。”

说话间,锦绣听见门廊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抬眼就看见魏娘神色匆匆又难掩欣喜的近前来禀,“郡主,公子回来了。”

随着魏娘话落,本该在书院上学的丞舟,缓步近前,“少游,问娘亲安。”

然而,锦绣却像失神般怔怔的看着孩子,眼眶逐渐泛起湿润。

她压着眼底热意,没好气的剜了眼跟前的孩子,把孩子拉到跟前,“怎的,是想考验你娘亲我可能认出你来?”

扶桑:……

莫明觉得夫人这话,有点让人扶不清头脑。

不过很快,扶桑似也反应过来,眼前这位同大公子长相酪似的公子,便是从儋州回来的二公子。

此前,还装得一脸沉稳淡定的小少年,脸上露出讨喜的笑,扑进了娘亲怀里,“娘亲,子叔好想您和爹爹。”

锦绣没忍住眼角的泪,轻轻拍抚怀里的哥儿,声音哽咽:“娘亲和爹爹也想你,快让娘看看,咱家子叔这些年可有长好。”

小少年眼眶红红,乖乖得站得笔直。

魏娘感触最深,微微别过脸揩去泪花。

锦绣抬手轻轻抚摸孩子的脸颊,虽说两孩子长得一模一样,但做亲娘的又怎会分不清自己的孩子,鼻翼上方那颗小痣最是好区分。

“孩子,这些年辛苦你了。”

丞延摇头,抿唇道:“子叔有听礼爷爷的话,好好养好身子就回来见爹娘,子叔现在已经不咳了。”

锦绣听到这,欣喜不迭:“真的。”

丞延重重点头。

“当然是真的,经我礼歧之手,谁敢从阎王殿跟我抢人。”

随着话音传来,两道身影从门廊处迈步进来。

锦绣连忙起身相迎,“礼大夫,祝先生。”

伺候在旁的魏娘和扶桑,也都纷纷给两位先生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