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记得很清楚,他因为曲三丫说家里不主事,专门跑到轧钢厂找过易中海。
易中海打着要把精力放在工厂和教徒弟上的旗号,婉转的回绝掉小李的提议。
不甘心的小李,晚上又去四合院做易中海的思想工作,反反复复七八次,领养孩子最终不了了之。
昔日求着对方领养孩子,现如今对方却主动寻上门谈领养。
易中海和贾家的事情,作为街道办的办事员,小李多少也有耳闻。
心里没有怨言。
小李恨不得孤儿院的孩子都被领养。
他翻出一本孤儿花名册,这是孤儿院在养孩子的最新汇总数据,将其摆放在曲三丫面前,指着上面的内容,热情介绍起来。
“党翠翠,六岁,六年前在西区街道发现,身体健康,无缺陷,遗弃原因,推测家里嫌弃是女娃,目前十以内的加减法都会,认识一百个字。”
“党小军,八岁,身体健康,母亲不堪忍受父亲的家暴,投河自尽,父亲次月酗酒掉落河中被淹死。”
“李建国,五岁....”
所有孩子,小李都会着重喊出身体健康无瑕疵几个字,有缺陷的孤儿,被领养的概率小到几乎没有。
大部分孩子都姓党,是党给了他们生命。
少部分孩子跟着孤儿院院长姓李。
曲三丫有两个看着不错的孩子,没照片,最起码从数据显示很不错,一个一岁半,一个两岁,身体健康,能说话。
她趋向于领养,只不过一想到院内对自家虎视眈眈的贾家人,领养的心思瞬间被击碎。
不可能时时刻刻将两个孩子看护在眼前。
抬起头,再一次朝着小李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
小李见曲三丫的心思在领养烈士遗孤上,心里一时间还有些失落,他面前孤儿花名册上就没有烈士遗孤。
那会儿还在心里想,想那个孩子会好命的被易中海两口子领养。
别的不说,易中海一个月七八十块的工资就是底气。
却不想人家打着其他心思。
没明着拒绝,就说自己会把易中海两口子领养烈士遗孤的想法跟王建设汇报,有结果,在通知曲三丫。
......
易中海将刚刚加工出来的工件抓在手中,用卡尺测量一下数据。
脸上的表情带着几分无奈。
数据误差维持在四丝左右。
按照六级钳工的水平,这工件是合格的,可要是依着七级钳工来要求自己,还差了那么一丢丢。
抓起一块钢坯,将其固定在车床上,手摇晃着轮柄,调整好角度,按下车床的开关。
车刀划过钢坯,工件的雏形呈现。
后面就是精加工。
各种数据的复查,检验成品的数据误差,发现问题,针对性的做出改进措施。
一天时间在忙忙碌碌中悄然逝去。
下班铃声响起那会儿,易中海还有些意犹未尽,看着手里的半成品工件,对五天后全厂职工技能大赛充满信心。
他还忙里偷闲的询问了一下易翠翠手锤加工的进度和贾东旭数日后考级的准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