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 第1290章 柳大哥送什么了?让你这越王殿下亲自闭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90章 柳大哥送什么了?让你这越王殿下亲自闭关?

长安的腊月,寒意浸骨。

东宫显德殿内,鎏金铜兽炭盆烧得通红,驱散了殿中的阴冷,却驱不散李承乾眉宇间沉沉的郁色。

他面前的紫檀木书案上,摊着一份礼部呈上的,用朱笔圈定过的名册。

最顶端那个名字,像一块烧红的烙铁,刺得他眼睛生疼。

侯氏,潞国公、兵部尚书侯君集之女。

父皇和母后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这门亲事,是拉拢,是制衡,更是为他这个太子将来登基铺就的一块重要基石。

道理他都懂,帝王家,婚姻从来不是儿女私情。

可……

他烦躁地将名册推到一边,名册边缘扫倒了笔架上的一支紫毫。

他也没心思去扶,只觉胸口堵得慌。

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悬挂的一枚羊脂玉佩,玉佩温润。

这是苏玉萱在他生辰时送的,不是什么名贵物件,却是她亲手打磨的。

这几个月,他借着处理竹叶轩长安总行事务的名头,也寻机私下见过苏玉萱几次。

地点隐秘,有时在曲江池畔某个不起眼的茶舍雅间,有时在秘书丞苏亶府邸的后园一角。

苏亶那只老狐狸,似乎察觉了什么,却只当不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一回在府中“偶遇”李承乾,也只是恭敬行礼,眼神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复杂。

玉萱知道了他的身份,初始是震惊惶恐,后来那双明澈的眼眸里,便只剩下化不开的愁绪和强装的平静。

她没问过名册,没问过太子妃,只是每次见面,都默默地为他斟茶,听他诉说些朝堂或商行的烦难,偶尔轻声细语地宽慰几句。

越是这般懂事,李承乾心里便越是像压了块巨石。

父皇母后…迟迟没有表态。

仿佛苏玉萱这个人,从未出现在他们的考量之中。

这种沉默,比直接的反对更让人窒息。

殿内烛火摇曳,映得他独自枯坐的身影有些孤寂。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接着,一颗圆圆的脑袋小心翼翼地探了进来,左右张望了一下。

“青雀?”

李承乾一愣,认出了来人,正是李泰。

这家伙,有日子没在东宫露面了。

李泰见殿内只有兄长一人,立刻猫着腰溜了进来,反手轻轻掩上门,动作带着点和他体型不符的灵活。

他裹着一件厚厚的狐裘,脸冻得红扑扑。

“皇兄!”

李泰几步凑到书案前,搓着手哈气,

“好几个月没见,皇兄你这气色…啧啧,有点虚啊。”

李承乾被他这直白的话弄得哭笑不得,郁气倒是散了些。

“你跑哪去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

“嘿嘿...”

李泰得意地一扬下巴,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闭关!”

“武德殿闭关搞研究呢!皇兄,你是不知道,柳大哥派人送来了好多好东西!可把我忙坏了!”

“研究?”

李承乾真被他勾起了好奇心。

“柳大哥送什么了?让你这越王殿下亲自闭关?”

“海图!还有好多好多航海的玩意儿!罗盘、牵星板、沙漏、甚至还有他们船队观测天象、测算航路的数据记录!!”

李泰的胖脸上满是兴奋的光彩。

“柳大哥说了,岭南出海那条线,不能光指望他一家摸索,咱们皇家也得有自己的眼睛和脑子!这不,就托付给我了!”

李承乾这下是真的惊讶了。

他知道柳叶对海外航路的重视,也隐约知道柳叶似乎和父皇母后达成了某种默契,支持李泰捣鼓些“杂学”,却没想到动作这么快,连王玄策的原始数据都送来了。

“走!皇兄,跟我去武德殿瞧瞧!保管你大开眼界!”

李泰不由分说,拽起李承乾的胳膊就往外拉。

李承乾被他拽得一个踉跄,看着弟弟那不容拒绝的兴奋劲儿,再看看案上那份刺眼的名册,心中一动。

也好,去散散心,总好过在这里胡思乱想。

他顺手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大氅披上。

“慢点,慢点!”

兄弟俩顶着凛冽的寒风,穿过重重宫阙,来到位于宫城一隅,相对僻静的武德殿。

殿内灯火通明,与东宫的庄严肃穆不同,这里更像一个堆满了奇奇怪怪物件的工坊。

殿中央,一张巨大的桌案占据了显眼位置。

上面铺开的,并非李承乾熟悉的舆地图,而是一张绘制在厚实皮纸上的巨大海图!

图上线条纵横,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数字和文字。

渤海、黄海,倭国诸岛,琉球…甚至更南面,用虚线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桌案周围,还散落着几卷稍小的图卷。

桌案一旁,立着一个木架,上面固定着大小不一的几个罗盘,还有几块刻着复杂星宿符号的乌木板。

地上放着几个用于计时的铜壶滴漏和沙漏,旁边散落着算筹和写满算式的纸页。

七八个穿着越王府服饰的属官和书吏,正围在海图旁,有的低声讨论,有的拿着尺规在图上比划,有的埋头记录。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皮纸的味道和一种专注的气息。

“殿下!”

见李泰带着太子进来,众人连忙起身行礼,脸上都带着熬夜的疲惫。

“免礼免礼!都忙你们的!”

李泰摆摆手,拉着李承乾直奔那张大海图。

“皇兄,你看!这是我们现在主攻的图!综合了柳大哥给的历代资料、王玄策他们实测的数据,还有我们这段时间的演算!”

李泰指着图上一条用朱砂标注的,从登州附近延伸向倭国的曲折航线。

“这是王玄策他们实际走过的路!你看这里,标注的风急浪高,船队散,对应的是他们第二次返航时遇到的那场大风”

“数据很详细,风速、浪高、船只颠簸角度都有记录!”

“我们正在推算,如果当时船队位置偏南一点,或者提前半日过这片海域,能不能避开……”

他又指向倭国南面一片,画着许多小漩涡和礁石符号的区域。

“还有这里!王玄策信里提过,暗礁密布,洋流紊乱。”

“我们根据他传回的零星观测和古海图碎片,结合星象定位和潮汐规律,正在尝试构建更清晰的海底地形模型……”

他拿起旁边几页写得密密麻麻的纸。

“喏,这是用算筹推演洋流交汇的几个可能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