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关的失守,让羊苴咩城彻底暴露在大乾军的兵锋之下。
这座大理都城失去了最后的天然屏障,城内人心惶惶。
段正严坐在宫殿内,面色凝重地与权臣高泰运商议对策。
此时大理军主力已在沿途战斗中损耗大半,剩余的不足三万人马,多是临时拼凑的步兵,有前宋溃兵、地方乡勇,甚至还有被迫征召的百姓,不仅缺乏统一指挥,士气更是低落到了极点。
“国主放心,臣已下令动员城内百姓加固城防,东门、北门等关键城门都部署了主力部队,即便大乾军来攻,也能坚守数月!”
高泰运这个新相国,作为此时大理实际掌权者,语气虽坚定,眼底却藏着焦虑。
他亲自坐镇城头统筹防御,将城内仅存的床弩、投石机尽数搬上城墙,又在城内街巷设置路障、挖掘陷阱,准备在城破后展开巷战。
段正严则穿梭于贵族府邸与百姓聚居区,试图安抚人心:“大乾军虽势众,但我大理城池坚固,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定能守住都城!”
可长期的政治分裂与接连的战事失利,早已让人心浮动。
贵族们担忧家族地位不保,暗中转移财产。
百姓们害怕战火波及,纷纷收拾行囊,想要逃离都城。
更致命的是,掌权的高氏家族内部也出现了裂痕,高泰明的叔父高升祥,作为分封在善阐府的一支,早已暗中盘算退路,不仅拒绝派兵支援羊苴咩城,还与周边部落联络,妄图在大理覆灭后保全自身势力,其麾下的防御力量,几乎成了虚设。
此时的羊苴咩城,就像一座风雨飘摇的孤城,看似有防御部署,实则内部早已千疮百孔,难以抵挡大乾军的猛攻。
攻克龙首关后,云龙率领十万大乾军兵临羊苴咩城下。
看着眼前坚固的城墙,他并未急于发起进攻。
羊苴咩城作为大理都城,城高池深,若强行猛攻,必然会造成大量伤亡。
经过深思熟虑,和李彦仙讨论过后,云龙决定采取围而不打、先劝后攻的策略,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拿下都城。
第一步便是切断外援、制造压力。
大乾军在羊苴咩城四周扎下营寨,形成严密的包围圈,禁止任何人员、物资进出。
同时,将后续运来的小型火炮与抛石机部署在城墙外围,每日定时轰击城墙。
炮弹虽未集中攻击一处,却能不断破坏城墙结构,更能在城内制造恐慌。
每当火炮轰鸣,城内百姓便纷纷躲进地窖,守军也紧绷神经,时刻担心城墙被攻破。
第二步则是派遣使者劝降。
大乾军的劝降使者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早年曾在大理为官,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朝堂格局。
接到云龙的命令后,他身着素色官服,怀揣劝降信,仅带一名随从,缓缓走向羊苴咩城的北门。
城墙上的大理军士兵手持弓箭,警惕地盯着他,直到确认他无携带武器,才放下吊筐,让其坐在筐内,将他引入城内。
穿过冷清的街道,李谦来到大理的宫殿前。
此时的宫殿虽仍保持着往日的威严,却难掩萧条,庭院内的花草无人打理,守卫的士兵也面带疲惫,不复往日的精气神。
段正严与高泰运已在大殿内等候,前者身着褪色的龙袍,面色憔悴,后者则一身铠甲,眼神锐利,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使者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
不等段正严开口,高泰运率先提问,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敌意。
使者却不卑不亢,拱手行礼后,从怀中取出劝降信,递到段正严面前:“国主、相国,此乃我大乾主将云龙将军的劝降信,信中已明确承诺,只要大理君臣归降,大乾将保境安民,不扰宗室,不害百姓,官员也可按功绩酌情录用。”
他顿了顿,继续详细阐述:“如今龙首关已破,大乾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大理军主力损耗殆尽,若继续抵抗,只会让百姓遭受战火之苦,城池也恐遭损毁。归降之后,国主仍可保留宗室身份,相国与诸位官员也能继续为地方效力,这对大理、对百姓,都是最好的选择。”
使者的话语条理清晰,句句切中要害,殿内的大理官员们纷纷露出动摇之色。
段正严看着劝降信,手指微微颤抖,心中泛起一丝希望,抬头看向了高泰运。
然而,高泰运却大手一挥,打断了李谦的话:“一派胡言!姜齐狼子野心!”
他站起身,走到使者面前,眼神冰冷:“我高氏世代忠君,辅佐段氏统治大理,岂能在此时屈膝求和,沦为大乾的阶下囚?”
使者试图继续劝说:“相国,归降并非屈膝,而是为了大理的未来。大乾一统天下已是大势所趋,契丹、党项、吐蕃皆已归附,大理若能顺应大势,不仅能避免战乱,还能跳出樊笼。”
“跳出樊笼?”高泰运冷笑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不过是做你家囚徒而已!我高泰运宁死,也不会让高氏毁在我手中!”
“相国,三思啊!”
使者话音未落,高泰运突然大喝一声:“来人!将这蛊惑人心的使者拖出去,斩首示众!”
殿外的士兵闻声而入,架起李谦便向外走。
使者挣扎着喊道:“相国,你这是在葬送大理的未来!若继续抵抗……后果难料啊!”
段正严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满是无奈,却只能紧紧攥着拳头,一言不发,他虽为大理国主,却无实权,高氏掌控着兵权与朝堂,他根本无力阻止高泰运的决定。
殿内的官员们也纷纷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不久后,使者的头颅被悬挂在羊苴咩城的北门上,旁边还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大乾使者蛊惑军心,斩立决,以示我大理抵抗之决心”。
城墙上的大理军士兵们看着头颅,眼神复杂。
消息传到大乾军营,云龙勃然大怒:“高泰运不识时务,竟敢斩杀我大乾使者,看来不动用武力,他是不会屈服的!”
将领们也纷纷请战,要求即刻发起总攻,拿下羊苴咩城。
而在大理城内,使者的死进一步加剧了内部的分裂。
高升祥派驻在都城的亲信,得知高泰运斩杀使者的消息后,迅速派人向善阐府汇报:“高泰运为保自身权势,不惜激怒大乾,恐将连累整个高氏家族,我们需早做打算。”
高升祥接到消息后,更加坚定了保存实力、另寻退路的想法,暗中下令减少对都城的物资支援,彻底放弃了协同防御的计划。
段正严则独自来到宫殿后的佛堂,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充满了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