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冰火义 > 第884章 恩威施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镇国公府的门面并不张扬,若非门口那对象征身份的石狮子和守卫,几乎要与周围高门大户融为一体。

然而,细看之下,其墙砖比别家更厚实,门钉的排列也更合皇家规制,透着一股深藏不露的底气。

府内布局更是讲究,一步一景,却又处处透着肃杀。

回廊曲折,看似雅致,却能在任何转角处遇到埋伏的哨位;假山嶙峋,看似赏心悦目,其高度与角度却恰好能将整个府院的动静尽收眼底。

这里没有过多艳丽的花草,多为四季常青的竹与松,风过竹海,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无数秘密。

府中的陈设皆是上品,却绝不浮夸,一张紫檀木桌,一柄墙上古剑,都透着岁月沉淀下的厚重与主人内敛深沉的性格。

这里不像家,更像一个巨大的棋盘,而镇国公,便是那个唯一的执棋人。

镇国公卢镇岳,虽已年近花甲,但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身上刻下太多衰老的痕迹,反而将他打磨得如同一块包裹着寒冰的璞玉——内里温润,外表却逼人至极。

他身形依旧保持着武将的挺拔,只是微微发福,显得更加魁梧沉稳。

一身暗金线绣着麒麟纹样的玄色锦袍,穿在他身上,不见丝毫富贵的俗气,反倒衬出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与压迫感,仿佛那衣袍本身就是权力的延伸。

他的面容,是一张写满了“不凡”与“不屑”的脸。

皮肤是久居室内养出的白皙,却透着一丝病态的蜡黄,像是被过多的权谋与欲望浸透。

两道长长的寿眉,非但没有慈祥之感,反而如两柄倒悬的利剑,斜飞入鬓,为他平添了几分阴鸷。

眉下是一双深陷的眼窝,眼窝里的眸子并不大,却异常锐利,如鹰隼,如寒星。

当他看你时,你不会感到被注视,而会感到被审视、被估量,仿佛你的所有心思都被他一眼看穿,然后被他轻蔑地抛在一边。

他的鼻子高挺,鼻梁如削,嘴唇却很薄,总是习惯性地紧抿着,形成一道刚硬而冷漠的线条。

嘴角天然地微微下撇,即使没有表情,也带着一种对世间万物皆不满意的神情。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那修剪得一丝不苟的山羊胡,黑白相间,梳理得整整齐齐,随着他说话时下颌的微动而轻颤,更显得他精于算计,老谋深算。

他的一双手,总是戴着一对温润的白玉扳指,保养得极好,指节修长,看不到一丝老茧。

但这双手在端起茶杯或轻抚胡须时,动作缓慢而沉稳,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

当他静坐时,便如一尊沉默的石狮,即便不言不语,那股由权势、野心和傲慢混合而成的气场,也足以让整个房间的空气都为之凝滞。

他不需要发怒,仅仅是存在本身,就是对周围人的一种无声威慑。

卢镇岳面沉似水,自马车上踏下,每一步都似踏在众人的心尖。

他无视沿途请安的下人,径直走向书房。

长廊上,卢瑾天早已等候,见他走近,立刻躬身行礼:

“祖父。”

卢镇岳的脚步顿住,那双锐利的鹰眸在看到孙儿时,才稍稍敛去锋芒。

“天儿。”

他只唤了一声,便转过身,继续前行,声音却压得极低,仿佛只在对自己说:

“你父母战死,留下你这一根独苗。”

“陛下赐我‘镇国’之号,封你为世子,原以为这份君臣之恩、祖孙之情,能护你一世安稳。”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苦涩与自嘲:

“老夫本以为,凭着你的才学,陛下迟早会给你一席之地,让你安身立命。”

“可我错了……”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像淬了冰的钢刀:

“陛下宁愿重用那两个,背负灾星预言的竖子!”

“风明清拜相,我忍了!”

“可如今,他竟将雷震天那小子,直接安插进了兵部!”

卢镇岳眼中怒火一闪而过,随即被更深的忧虑所取代:

“他这是要釜底抽薪,一步步瓦解我卢家数十年来积攒的兵权!”

“好一招万国来朝,好一招帝王心术!”

他最后看了一眼孙儿,那眼神复杂得令人心悸,既有心疼,又有决绝。

“不过……事已至此,急也无用。”

“天儿,回书房,我们得……从长计议了。”

卢瑾天跟在祖父身后,将那扇厚重的房门轻轻合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他走到卢镇岳身侧,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眼眸里没有丝毫少年人的慌乱,只有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他拱手,深深一揖,声音平稳而清晰:

“孙儿明白。”

“祖父,无论前路如何,孙儿与您同在。”

卢镇岳的目光,落在了孙儿的脸上,那目光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人心。

“天儿!”

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你前两次的手笔,看似精妙,实则太过急切。”

“已经让陛下……对你起了疑心。”

卢瑾天脸上的锐气瞬间褪去,血色尽失。

他像是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整个人都僵住了。

下一刻,他双膝一软,直直跪了下去,额头抵着冰凉的地板,声音里带着颤抖:

“孙儿……知错了!”

卢镇岳看着他,眼神中的锐利化为一丝复杂的怜惜。

他弯下腰,用那双曾握过千军万马的手,将孙儿用力扶起,力道沉稳而坚定。

“起来。”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他的声音恢复了平稳:

“人不怕犯错,怕的是不知错在何处。”

“陛下如今只是怀疑,手中没有实据,便不会动你。”

“卢家的颜面,还能护得住你。”

他拍了拍卢瑾天的肩膀,语气变得语重心长:

“但你要记住,从今往后,你下的每一步棋,都要多算三步。”

“做事,要巧,要隐,要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懂吗?”

卢瑾天站直了身体,低着头,像个初学的蒙童,认真聆听着祖父的每一句话。

他再次拱手,这一次,声音里再无半分浮躁,只剩下淬炼后的沉静:

“孙儿,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