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哐当”
只听到一声巨响,那劫匪的身子重重的撞在了车门,车门晃动着却没有被撞开。
反应过来的张建国和许友庆,赶紧跑过来对着这劫匪,又是一顿拳打脚踢,一直把人揍的连连求饶。
这才又找来几根麻绳,把这人连脚都严严实实的捆好。
张建国还是不放心,又把人靠着座椅捆住,原本这劫匪还能活动一下手脚,可他偏偏想着跑。
这一下在被张建国捆了个结实,再也跑不掉了。
回去的路上,车厢里许多人,纷纷对张建国他们表示感谢。
特别是后排坐的几个年纪大的人,此时眼泪都要掉出来了。
他们表示自己被刀子逼着,也不敢吭声求救,那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把身上的钱搜光。
万幸的是他们身上没啥钱,兜里只有三五块钱,为了不被伤害,也只能忍气吞声。
没想到这些劫匪还真是踢到了铁板,遇到了张建国他们。
车厢里的人对张建国是夸了又夸,只有司机和售票员有些担心,他们害怕那些劫匪的报复。
索性把车开到了公安局,车上的其他人也帮着作证。
这事儿在当时的影响还是比较严重的,帽子叔叔很快审讯劫匪,知道还有两个在逃的劫匪,也马上安排下去抓人了。
他们甚至派出了人手,顺着这一趟路去找人,只是这大晚上的,能不能抓到另外两个劫匪就靠运气了。
办完这事差不多就到半夜了,此时也没有地方去。
好好在张建国身上有介绍信,他就带着许友庆和季小四去了招待所。
随城招待所在这边还是很出名的,因为张建国听人说过,说招待所的服务员,都特别年轻漂亮。
而且这边是很少有的两层楼建筑,干干净净的不说,还有电灯和热水洗澡。
这在当时属于非常好的条件,许友庆高兴的摸了摸白色的床单,他都兴奋的睡不着。
至于季小四,他身上有伤口,虽然不是很严重,但张建国还是很担心。
这一晚上在招待所,虽然很累,但是张建国睡得并不踏实。
一大早他就带季小四,去找周海生的大伯,让许友庆在招待所守着那些东西。
得知他们的遭遇后,周海生的大伯也有些唏嘘,说自己刚从外地回来。
路上也碰到有人讲,说现在走南闯北的坐车不安全。
“以后可得小心点,我给你们开点药,内服外敷有个三五天就差不多好了。”
见季小四这伤口问题不大,张建国也安心了。
想着自己来都来了,顺便也给自己检查一下,他向周海生的大伯说起自己做梦的事情。
就是上次在那个牛棚,他做噩梦的时候被人推醒了,事后又被季小四他们说,自己当时还在说梦话。
偏偏他什么都没记住,对于这些问题,张建国还是很在意的,所以他来问问,也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问题。
“你的问题我总结过,其实就是你曾经的记忆丢失了,然后随着你吃药,会有一些记忆断断续续的被记起,至于能不能全部都记起来,这谁也说不清……”
周大夫其实给张建国治病的时间很长了。
他对张建国的病情,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心态,丢掉的那些记忆,也许在某天某时不经意的就被触动了,然后你就都记得了,这事儿急也没用……”
虽然周大夫让张建国以平常心对待,可这样的事情出在谁身上,估计都很难让人淡定。
“我还发现一个情况,就是我在一个特定的地方,会经常做梦,那个地方是不是对我有特殊的意义?”
张建国这次想到那个牛棚。
几次做梦都是在牛棚那里,他都怀疑自己消失的那段记忆,很有可能发生在牛棚那里。
“对,医学上是有这种情况的,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找回失去的记忆,你可以试试多接触这样的地方,说不定会有所收获……”
周大夫给他的建议,跟张建国想的差不多。
最后走的时候,他又抓了几副药,周大夫本来不肯收钱,说上次送来的野山参质量特别好。
这药算是送给张建国的。
“那可不行,一码归一码,我也不能老占你便宜。”
张建国在心底感叹着,上次卖人参,他其实收获也不小,算是狠狠的赚了一大笔。
周大夫人不错,越是这样的人,越不能坑他。
最后张建国留下二十块钱药费,这才带着季小四离开,回到招待所后,他们退了房。
挑着那些东西,赶紧去坐回程的班车。
好在算着时间,赶上了最后一趟去公社的班车,等到了公社那边,又碰到了刘二。
三人这才齐松了一口气,坐上刘二的马车,张建国开始呼呼大睡。
忙了两天,也只有快到赵家村,他才安心下来。
等到家后,东西都被送到了自己的家里,得到消息的黄三和孙瞎子他们都赶来了。
所有人像看稀奇一样的,看着张建国挑选出来一些碎布,然后做出一些蝴蝶结或者花束的形状。
下面再用胶水粘上一个发夹,发夹上蝴蝶结的中间,再配上一颗珍珠,一个漂亮完美的蝴蝶结发夹就做成了。
张建国干活的时候,大家都瞪着眼,放缓了呼吸,看着张建国手上,一个又一个好看的发夹。
“哎哟,建国你的手可真巧,你咋什么都懂啊?”
黄三惊呼声连连,在他的心目中,张建国似乎除了生孩子,好像啥都会。
他咋就这么聪明?
“这些东西都简单,用心就好,而且多到大城市走走,你就会发现,很多姑娘头上都戴着漂亮的发夹……”
张建国说着话的时候,顺手又做出了几个发夹,不是他聪明,实在是这些发夹,都是在他心底早就琢磨好的。
那些发夹就被当成了样品,张建国打算回头让母亲和刘嫂子她们,赶紧把这批东西做出来。
当初拖碎布进货花了他不少钱,他得想办法,把这笔钱尽快的赚回来。
正在张建国张罗着,让村里剩余的劳动力,学着做发夹的时候。
赵家村突然多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