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1635 > 第10章 人间烟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西夷人经营美洲近百年,已占得先机!

万幸美洲地大物博,西夷诸国人口偏少,出海者多为探险家及商贾,大明现在去并不迟!”

将木棍指向舆图,崇祯侃侃而谈:

“郑佥事此次回去即刻组织人马,以我水师儿郎为主,可招募部分民间人士为辅。

另外朕会传旨驸马督卫,让皇家集团派点人过去,吕宋锦衣卫也应派人同往!

此次为迈出之第一步,西夷人于南美势力赶不上中美及北美,然路途遥远途中岛礁偏少。

为此朕特批五千儿郎,匹配适应数量之舰船,沿佛郎机人航线寻找彼岸!

朕有言在先,南美部分优质农作物、各种极品木材乃我大明未有,需将种子给朕带回来!

去年佛郎机人提供的防水布,便是从当地一种树木中提取,与我大明松脂类似。

此树被当地人称作会流泪的树,事关未来大明发展,务必给朕找到!”

“臣遵旨!”

“朕再次申明,《宗藩法》颁布在即,凡出海者为我大明占得地方,势力壮大后可享受与藩王同等待遇,无论是否姓朱!”

“臣谨记!”

《宗藩法》将于今年明镜台大会上正式宣布生效,预示着天子说话算话。

前期由朝廷派兵引导,只要你认大明为母国,将华夏教化撒播,便是为文明作贡献。

此等万古流芳之事,崇祯哪里会在乎封号。

“朕以为南线可派钱肃乐同林雨杉前往,但凡打通海路让大明到美洲南线一路畅通,此二人可先封侯,再封王!

至于混成怎样,就看两人造化了!”

“臣替二位将军多谢陛下!”

郑芝龙无比兴奋,钱肃乐是原张名振的部下,是他非常欣赏的一位战将。

而林雨杉妥妥自家兄弟,郑氏起家的“十八芝”成员之一。

天子对下属都可以这样,往后他郑某人就更不同了。

郑芝龙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天子精神给他俩彻底灌输,以期二人发扬光大!

“方才为南线,朕再说一说北线!”

清了清喉咙,崇祯接着道:

“朕原本打算征服日本后,以日本诸岛为跳板前往北美,既然事已至此,为保开拓美洲万无一失,故兵分两路!

北线从北方舰队中抽调五千人,与南线一样,招募部分民间人士,皇家集团与锦衣卫驻朝鲜、日本机构共同参与!

朕看就由毛承斗负责,不知黄爱卿意下如何?”

“回陛下,毛支队长年轻力壮,水师战斗经验丰富,颇有当年毛帅风范!

自辽东战役结束目前已派驻皮岛,当下皮岛一线封冻不可出航,正好利用此段时日筹备一番,待开春后扬帆远航!”

黄蜚对毛承斗极为认可,无比欣赏他的才华与冲劲,满口都是赞誉之词。

毛承斗的父亲毛文龙虽算不上好鸟,当年走私可没少干,不过威慑建奴的作用也很明显。

走私物资填补军饷更多均为无奈之举,朝廷当初若是给力点,谁愿意干那事儿啊。

“嗯,爱卿所言极是!北线要比南线更近,然受季节影响较大,只能开春后再出发。

毛文龙当年功劳远远大于过错,朕就给毛家后人一个机会,让其为大明再立新功!”

“陛下英明!”

袁崇焕诱杀毛文龙的事儿已经过去多年,现在想起来在场朝臣谁又不清楚当中猫腻。

过去两年天子先后给钱龙锡、毛文龙、孙元化等人平反,都是对过往错误进行纠偏。

“那就这样定了,此次诸事以军机处名义下达命令,由黄爱卿同郑爱卿具体经办,锦衣卫与皇家集团全力协办!”

“臣等遵旨!”

“今日议事到此为止,大家都回去吧。”

“臣等告退!”

“......”

......

从东暖阁重新回到坤宁宫。

美人们见天子并未耽搁太久,脸上还春风得意,知道绝无坏事,相反发生了好事。

坐下后崇祯抚了抚衣袖,望向朱成功。

“成功!”

“儿臣在!”

朱成功一下子被叫住,半大小子不由一愣。

“你父亲后日元宵过后便要回福建,你又长期身在京师,父子二人难得相见一次,你出宫去陪他几日敬一敬孝道吧。”

“儿臣遵旨!”

“去吧。”

“是!”

虽不知自家老爹为何提前回乡,但肯定出现变故,朱成功也不便多问,随行礼而去。

“宝珠,柳君。”

“臣妾在!”

崇祯难掩心头欢悦,带着笑意说道:

“稍后司礼监会给田大成送去吕宋奏报,唐王和襄王打败了佛郎机人,此役大明全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

怪不得自家男人神采奕奕,搞半天是这档子事儿,美人们全都出言道贺。

“此事华夏日报须大肆宣扬,让天下子民知道,在大明有前途,去海外同样不差!

朕以此为契机,方才已下旨巩固我大明在南洋各种势力,并派两路人马探索美洲!

舆论宣传乃我大明利器,你二人发表点评论员文章,进一步引导子民向外开拓之心!”

“臣妾遵旨!”

莺莺燕燕们无不喜笑颜开,自家男人玩出千年未有之事,本就旷绝古今,现如今初步取得成果,自然值得高兴。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贤内助般的女人,作为皇帝不止一个,而是一群。

当然,这同常规帝王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差得老远,崇祯虽是多情的主却也不泛滥,六个佳人已经令他无比满意了。

“五郎,既然吕宋初定,臣妾是否于当地设立办事处,让百姓获知更多南洋见闻?”

“按理应该,就由你们自己拿主意,放手去做吧。”

“是!”

当下华夏日报早已发行到大明全域,超过半数的省份还设立了办事处或创建起地方日报。

正如崇祯所言,舆论宣传便是他治理天下的利器。

周玉凤由于管着后宫,文笔也很一般,又同田秀英一样,都带着小娃,刘妃和袁妃则挺着个大肚子,日报方面无太多精力。

现华夏日报由张嫣挑着大梁,柳如是担任总编辑。

自柳如是加入这个团体,内容变得丰富起来,还创刊妇女月刊,早都不可同日而语。

“朕看天色渐晚,你们晚上想吃什么,朕亲自下厨!”

“好啊,好啊......”

美人们欢呼起来,崇祯的厨艺不是吹,说某些方面能赶上甚至超越御厨都一点不为过。

“父皇,儿臣想吃火锅,那火锅太好吃了!”

“父皇,儿臣也想!”

“......”

朱媺娖率先直嚷嚷,朱慈烺随即附和,年龄小点的朱慈炯也嘟囔了一句。

只有太小的朱慈炤无动于衷,尚在襁褓里的朱慈焱、朱慈焕、朱慈煊眼睛到处看,不知大人和兄长姐姐们在欢呼啥。

“好好好,那你们也要帮父皇和母后做事哦。”

“儿臣会切肉!”

“儿臣会洗菜!”

“母后教过儿臣洗碗!”

“......”

“好,袁妃和刘妃怀有身孕不宜辛辣,今晚朕就弄个鸳鸯锅,让你们开开眼!”

“夫君,何为鸳鸯锅?”

“莫急,稍后你就知道了。”

“是!”

崇祯开发出的火锅尚在不断改进中,待味道稳定了,今后会放在大明楼推广。

这北方异常寒冷,一大桌人围在一起烫,那滋味实在大爽。

“走,去尚膳监!”

“是!”

自古宫廷深似海,崇祯却将烟火气充分于宫内体现。

皇帝亲自下厨,后宫诸艳包括太子公主帮衬,既是帝王家,抛开身份后也是人啊。

以往那种古板、严肃早已不存,一家人就应该其乐融融。

而且孩子们从小不能缺失家庭温馨,需要了解柴米油盐打小识得人间烟火,否则说不定长大后就成了何不食肉羹那一类,于国于己极其不利。

儒家某些繁缛礼节害人不浅,崇祯很要强,他除了干实事,还要让家人们活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