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边墙外。
一个明初被叫作开平卫的地方。
这儿离古北口三百余里,距京师四百里,再往北几十里,就不是明军控制范围了。
草原上行军帐篷延绵数里,西北风吹得旌旗呼呼作响。
偌大的点将台上,王业浩一身戎装,默默注视着下边英姿飒爽的禁军儿郎。
“黄司令、尤副司令!”
“属下在!”
“二位军长!”
“末将在!”
“儿郎们!”
“山河为誓,血铸长城!刀锋所向,日月同昭!”
“......”
震耳欲聋的吼声响彻空旷草原,听着就让人热血澎湃。
第一军和第二军各一万将士牵着战马整齐列队,个个脸上精神抖擞。
周边还围着留守此处的数千禁军,全都跟着振臂高呼。
就连额哲手下那万把人,虽听不懂明军在吼什么,却仍被这种强悍士气所感染。
“上酒!”
“得令!”
兵卒端来两坛烧酒,台上台下一通满上。
王业浩端起酒碗,再次扫视全场一圈。
“喝了这碗壮行酒,本督等着你们大杀四方,扬我大明国威!”
“杀!杀!杀!”
“干!”
“干!”
把总以上军官,连同都督府各级武官一饮而尽。
两个军身居边墙外草原,做不到人人一碗出行酒,却并不影响豪情万丈。
在苦寒之地度过整个冬天,昨晚才享用端午大会餐,该他们活动活动筋骨了。
“向军旗,敬礼!”
“哗”的一声,两万余人齐刷刷向鲜艳的军旗行礼。
旗帜在风中不断飘扬,那是大明儿郎用热血铸就!
“上马!”
全场一阵躁动,黄得功、尤世威、刘肇基、虎大威,连同两万将士跨上战马。
“儿郎们,出发!”
一声令下之后,战鼓声骤起,瞬间响遍整个原野。
两万人缓缓分成两队,伴随着马蹄与金属碰撞声,一队向北一队向东。
额哲派出的人马紧跟其后,这一回他们将与明军并肩作战。
明军只管向前猛冲,额哲部负责膳后,说白点就是捡漏,这是大明天子赐于他们的厚礼。
渐渐地,人马越离越远,北方野战军将士踏上了新征程。
直到消失不见,王业浩才迈着步子走下点将台。
他知道,这一仗仅动用都督府三成力量,意义却非同一般。
六天前接到军机处指令,获知了朝廷战略意图,王业浩一下子摩拳擦掌。
随即积极调运战备物资,制定出相应作战计划,将散落在外就近兵马收拢,于丰宁城以北六十里目送将士出征。
刘肇基、虎大威两位军长亲自出战,黄得功、尤世威两个司令各领一支骁勇。
皇帝重视此役,北方野战军上上下下一点都不敢怠慢。
顶着第一军、第二军两个排在最前面的番号,战力绝不可落后于他。
为此依据现状与作战需要,将主要将领派了大半出去,火铳兵和骑兵各占一半。
草原作战适合排队枪毙,同样适合骑兵厮杀,在热兵器未满员的情况下,这便乃最佳配置。
同时为确保禁军游刃有余,天子命额哲部派出万余人,跟着明军打打杂。
额哲早都对以前服从老爹,后来又投向建奴的小部落不满了,降服其它部落统一整个草原也是林丹汗遗愿。
所以当额哲收到明皇旨意,随即派出布日固德与巴克图,分别领兵跟随黄得功和尤世威。
......
“快快快!”
海河入海口,一队队第三军儿郎趁着夜色,急匆匆牵着战马登上大明水师舰船。
连日来第三军两万余将士有的大张旗鼓与周王部从一道登船,有的则打扮成平民。
而那些战马,则分批次利用晚间转移到天津船厂,于入海口直接登水师战舰。
民间传闻周王这次出去有大海船超过百艘,单买船和招募船工就花费百余万。
开封周王本身就极富,这一点非常合理。
而实际上呢,崇祯只准他将原王府卫队扩充至两千人,至于百姓、工匠倒给了一万名额。
不过实际登船的出海人员并不多,得优先满足大明官军。
黄蜚和沈世魁部有五六百艘大小战船,却做不到一边防守一边抽船大规模运输,朱大典三万多人都得运呢。
为此山东三个王爷连同周王,所有船只予以秘密征调,待第三军和山东军抵达皮岛,才是他们正式出海之时。
对他们而言船工得到锤炼,多等一二十天也没啥,就当为大明做两百多年来的首次贡献。
而官军出海后消息被逐步泄露也无所谓了,那时鸭绿江和朝鲜腹地已经兵戈相见。
“周将军、小侯爷,后会有期!”
“李指挥使,后会有期!”
李若链与周遇吉、刘文炳相互拱手。
他受旨意专程到天津,负责完善第三军出兵,同时监控建奴奸细,为周遇吉保驾护航。
王国兴从皮岛直接去的莱州,肩负与李若链同等使命。
朱大典的人要多些,但战马很少出行更为便捷,会比周遇吉部迟几日出发。
如此一前一后到达皮岛,再分批登陆朝鲜,沈世魁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庞大船队黑影渐渐离岸,李若链带着人马消失在夜色当中。
......
次日。
崇祯收到天津和北面丰宁先后传回的军情奏报,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双管齐下的局面已经展开,黄台吉休想安心当皇帝,也不看看对手是谁。
只要此战完成既定目标,建奴别想再搞什么绕道入关。
老子会在草原上筑起一座座城池,彻底拦断西进之路。
“往丰宁城派出的工匠出发没有?”
“回皇爷,昨日午后便已出发。”
“甚好!”
望着身后的舆图,崇祯陷入沉思。
北征都督府自去年拓宽地盘,先后筹建兴和城与丰宁城。
兴和路最先被拿下,有宣府作为支撑,筑城进程热火朝天。
丰宁城则是王业浩年前选定的地方,那儿处于燕山余脉,水源相对丰富。
再往北就全是茫茫草原了,非常适合建城作为北进落脚点,为经营草原打开局面。
为此崇祯亲自命名为丰宁,又是拨钱又是迁人口,誓要将成祖打下的地盘重新握于手中!
......
“报......”
“禀黄将军,前方十余里便到伊逊河,过河之后三十里范围有多处蒙古包!”
两名夜不收快速奔至近前,气喘吁吁下马。
“甚好!”
黄得功露出一丝愉悦。
他们向东行军一日,走出近两百里,一路都是小丘陵与散落草场,到处荒无人烟。
今早收拾好帐篷才走出三十来里,终于有了像样的情报。
这一片属于太祖时期的兴州五卫,处于农牧分界线人口稀少,兴州五卫南迁后,这儿成为大明与北元缓冲地带。
经过一两百年时代变迁,此地演变成原林丹汗所控制的察哈尔部地盘。
现在出现了蒙古包,说明已到交战之时。
“有多少人?”
“预计不下两千,总旗正在朝周边地域持续侦察!”
“布日固德!”
“小人在!”
黄得功回过头,望向布日固德。
“你可知是何部落?”
“回将军,必是多吉部,此人心狠手辣见风使舵,呼图克图汗在世时便阳奉阴违!
去年额哲首领让其归附,此贼仗着建奴庇佑不听号令,所部最多可聚三千余战兵。
请将军允许小人当前锋,定杀他片甲不留!”
布日固德口中的呼图克图汗,便是明国人所说的林丹汗。
“哈哈哈......”
黄得功仰天大笑,朗声道:
“额哲首领既已向大明称臣,你部便乃我大明臣子,布日固德将军莫急,有的是仗打。”
“小人愿当前锋!”
“可以!”
“多谢将军!”
“尔等继续探查,大军随后赶至!”
“得令!”
两个夜不收快速上马离去,黄得功抬头望了望天色。
“当下时辰几何?”
亲兵掏出布袋里的座钟,高声道:
“回将军,还有两刻钟进入巳时!”
“甚好,虎大威!”
“末将在!”
“传令下去,速速吃食干粮半个时辰后出发,此战须速战速决,天黑前务必解决战斗!”
“末将领命!”
“咚咚咚......”
多个传令兵将军令向全军传达,儿郎们连忙收拾起来。
蛰伏整个冬天了,这一次出征没有带多余后勤辎重,每人仅三天干粮。
用天子的话来说此战没东西就去抢,做到来去自如闪电般搅乱局势。
三万联军要打出六七万人的架势,让黄台吉坐立难安。
同时残暴点也无所谓,把鞑子杀痛杀到害怕,如此那帮蛮子才会真正臣服于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