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不是南依的错觉,总感觉黄子玉看自己的目光有些古怪,可是等到自己准备认真去探究的时候,他又恢复了正常。
弄的南依原本平静的心也忐忑了起来,不过最终南依也没有听到黄子玉对她开口询问什么。
因为黄子玉直接离开家前往县城了,是黄老爷让人传消息回来的。
黄子玉一离开,南依就觉得自在多了,她也不闲着就开始在自己的院子里折腾。
她让桂枝从外面给自己买了一些药材回来,然后直接收拾出来一个屋子,然后就在里面开始折腾。
她之前也只是知道流程,具体怎么做也挺需要慢慢研究出来的。
好在她的记忆力非凡,试验几次就可以做的很好。
终于,她做出了合格的美白面膏。
南依就让桂枝和茯苓一起使用,还有四个小丫头也没有放过。
哪个小姑娘不想要变美,再说三奶奶也跟自己一起试验,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于是,没几天蘅芜苑的人肤色都有了变化,摸起来也更加的细腻滑润,直接就把其他人的目光也吸引了过来。
正院。
“哎呦,我都是个老婆子了,哪里还有需要抹这些,给你大嫂和二嫂用吧。”
南依却不管,笑着道:“大嫂,二嫂那里我也让人送了过去,娘可不老,咱们出去一准儿有人说咱们她姐妹。”
“哈哈,我怎么没发现你这么会哄人啊,还姐妹,你可真敢说。”
不过最终也没有拒绝让她躺下来,南依给她亲自洁面,然后抹上美白面膏。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黄太太在镜子里看着自己的脸庞,真的感觉有那么一丝不一样了。
南依笑吟吟的把自己的脸贴过去,眨眨眼,道:“娘,你也知道我没什么嫁妆,以后有了孩子想要贴补一下也没什么银钱,所以就张自己开个铺子。
不过我也没有经验,就想听听娘您经验。”
黄太太心情正好,听到南依的话,也没在意,笑着道:“不是有老三吗,你还来问我?”
黄太太可是知道,这小夫妻俩现在可是腻歪的很,要不是老三突然去了县城,说不准过不了多久她就又要多个孙子或者孙女了。
“看您说的,我这就是一些小女儿家的玩意,小打小闹的哪里就要劳烦到三爷了,三爷可是要做大事的。”
黄太太对南依的懂事很满意,当即就把自己名下的一间铺子交给了南依,让她自己去折腾。
“你自己看着折腾吧,有什么事就来找我,我指点你一下还是可以的。”
南依立马感激涕零:“谢谢娘,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把铺子开起来的,只是儿媳能不能先给娘您借一些银子,我手里没有多少了……”
黄太太摇头,“行吧,你先去账房上支一百两吧,不过你可是要还回来的。”
南依再次感谢,“娘,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快赚够银子还回来的。”
黄家虽然不是大富人家,但是该有的规矩却是不少,至少公中银子和私人的银子还是要分开的。
毕竟黄太太可是有三个儿媳妇的,铺子可以送出,因为之前我给了两个儿媳铺子。
但是,银子却是不能私下给的,走账房也是让其他人看看她并不是公私不分,偏心的人。
毕竟,老三身子弱,又是最小的,黄太太多少就要耗费的心思多一些,所以相比较前面两个儿子,她对小儿子更加亲近一些。
但是,为了家庭和睦,偏心的事情却是不能做的太明显了,要不然其他两个儿媳妇就要有意见了。
南依自然知道黄太太的心思,也不在意,能够支持她出去开铺子已经是很好了。
南依拿到银子后,就带着桂枝与茯苓出府,后面还跟着两个护院,毕竟镇上虽然没什么危险,但是三个弱女子出门有护院跟着也安心一些。
南依坐着马车来到铺子这里,是一个小二层楼,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因为上一户租客到期,铺子还没有租出去,暂时是空着的。
所以,此时的铺子空荡荡除了固定的家具,什么也没有,不过倒是打扫的挺干净的。
“三奶奶,您看铺子需要改动一些吗?”
说话的人正是黄太太给南依安排过来的掌柜,苗氏,她男人正是黄太太庄子上的庄头。
曾经也是黄太太身边伺候的大丫鬟,后来嫁给了庄头,孩子大了又回来伺候了。
这些年一直都在为黄太太打理外面的铺子。
所以,南依没有人用,苗氏快速暂时过来帮着把铺子开起来,等找到合适的人了苗氏再回去。
南依也去过胭脂铺子,基本上都是靠墙木架子当货物,前面有半人高的柜台,小二,伙计就站在柜台后面。
客人如果有需要就把商品拿过来,然后在柜台上交易。
她卖的虽然是商品,但是如果没有干净明亮的环境,热情贴心的服务,想来也不会留住客人的。
只不过她手里的银钱不多,哪怕银子的购买力很强,一百两也没办法做的太多的。
南依看着苗氏笑道:“苗姑姑,我想先买四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样貌没有要求,只要五官端正就好。
但是却要是性格开朗之人,不能让闷葫芦的情况。
还要两个妇人,如果手巧就更好了。
不知苗姑姑可以吗?”
苗氏点头,“三奶奶放心,不是什么难事。”
然后南依又说了对铺子的改动地方,又给了苗氏五十两,这才带着桂枝两人回去。
回到黄府南依就开始在书房里写写画画,弄出来一些小布偶的图样,还有装化妆品的各式瓶瓶罐罐,还有上面的图样等。
这些都是需要南依自己慢慢去办的,主要还是自己手里没人,需要她亲力亲为。
这也让她忙碌起来,直接就忘记了时间,直到收到了黄子玉的书信,她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看着黄子玉的书信,南依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然后拿着书信朝着正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