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293章 第一次内阁会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拒绝。”

这是汉斯对阿登纳企图用过劳来暗杀自己的阴谋作出的回答。

“别这样啊,眼一闭一睁就过去了。以部长你的能力,肯定能胜任的,嗯...应该?”

“别闹了,光是外交部长的工作就够我忙的了,只兼副总理也就罢了,但连内政部长的工作也让我做,我哪扛得住?”

副总理的位子暂且不说。

但要是连内政部长都要他兼任,那可就不只是外交与国际合作,海外情报与反间方面了,甚至连国内行政与治安事务也得全包了,换句话说,他得从头忙到尾,身体根本撑不住。

这摆明了就是让他去死嘛。

“先说说理由吧。你怎么突然想把副总理的位置甩给我?”

“这个嘛......毕竟我可是德国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总理,不是吗?”

这倒也没错。

从奥托·冯·俾斯麦开始,到卡普里维、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比洛、再到贝特曼·霍尔维格,历代德国总理可都是清一色的贵族出身。

“所以啊,和前几任总理比起来,我的根基确实有点不稳。”

“所以你是打算让我当副总理,好作为你内阁的定海神针,稳住你的地位?”

“不愧是部长,悟性就是高啊。”

这不就是想拿我当图腾(吉祥物)用吗,狗东西。

这就是所谓政客的嘴脸!

“总之,还是不行。我现在已经忙得脚不沾地,就算多几只手也不够用。”

“那这样,内政部长就算了,只兼副总理如何?反正内政部长兼任副总理只是以前的惯例罢了,并不是必须。陛下那边应该也不会反对。”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不对不对,清醒点,汉斯。

就算把内政部长的职务剔除,副总理的工作本身也是额外的负担。

不能被阿登纳的花言巧语骗了!

“就算这样,副总理这个位置对我来说也太沉重了。我才三十岁啊......”

“哼哼~可是当副总理的话,对部长您未来的仕途也很有帮助不是吗?”

汉斯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委婉地表达了拒绝的意思,阿登纳却一脸滑头地说道:

“我在交接期间就发现了,不光是外交部的事务,部长您还频繁插手军部和其他部门的事。比洛总理也好,贝特曼·霍尔维格也好,可能都是对这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但您自己也明白,这可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行为?”

“呃呃......”

该死,他还真拿这个来说事了。

说实话,那些事确实可能被看作是越权。

毕竟,作为外交部长去参与新武器开发或科学研究,本来就不太合常理。

虽然他也可以说“以后不再插手”来搪塞过去,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这种话根本说不出口。

“接受副总理的职位吧。这样一来,您就可以像之前一样,自由行动而不会有人质疑了。”

“啧,你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真让我兼任内政部长吧?”

“呵呵......这就不好说了。”

看着阿登纳那意味深长的笑容,某人只得叹了口气。

“好吧,我接受这个提议。”

“您终于想通了。”

看来自己这辈子,是逃不过加班的命运了。

......

1921年,那注定将被载入德国历史教科书的一页,终于落下帷幕。紧随其后的,是1922年晨曦的到来。

而德国历史上首位出身平民的总理——由阿登纳领导的新政府,也终于正式成立。

“各位,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是经皇帝陛下与国民任命为总理的康拉德·阿登纳。有些是老面孔,也有些是初次见面。但无论如何,为了德意志帝国的繁荣,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是,总理阁下。”

阿登纳一如既往地语气冷淡,却又自信满满,阁僚们则以微笑回应。

只有汉斯,这个刚满三十岁就一边担任外交部长,一边还背负上副总理重担,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实在笑不出来。

“首先,费伦巴赫部长,能与你一同在内阁中共事,真是令人欣慰。今后也请多多协助我。”

“当然,阿登纳总理阁下。”

随着阿登纳新内阁的组建,整个内阁构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汉斯之外,其余成员几乎全被更换,可以说是一次彻底的洗牌。

首先,是败给阿登纳的施特雷泽曼怀着复仇的梦想返回了人民党担任党魁。而由汉斯兼任副总理腾出的内政部长的位置,由中央党的重量级政治人物——康斯坦丁·费伦巴赫(constantin Fehrenbach)接任。

他在原本的历史中曾任魏玛共和国总理,为了收拾战后的混乱不遗余力,也曾尝试削减战争赔款,虽然最终未果,确实是个令人惋惜的角色。

“我也会尽我所能,为德国的劳动者们全力协助总理阁下。”

“......我会拭目以待的,穆勒部长。”

本次新设了劳动部及劳动部长职位,由赫尔曼·穆勒出任。这也意味着社民党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内阁了。

尽管保守派会对此皱眉,但倾听多方声音,本就是政治中应有之义。

“终于轮到我当战争部长了,哼哼。”

继贝特曼·霍尔维格之后,由于健康问题退任的法金汉,其战争部长一职由参谋总长出身的鲁登道夫接替,正如法金汉之前继任毛奇一样。

不知不觉间,德意志帝国竟也形成了这种非正式却难以打破的“传统”。

虽然终有一日要实现文人统治,但说到底,这并不是什么好传统。

“......”

不过,也许是因为鲁登道夫也是“容克派”的关系,阿登纳对任命鲁登道夫为战争部长似乎并不十分情愿,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正如之前阿登纳自己所说的,他的立场并不算稳固,再加上他大力清洗容克派,使军中不少人对他心存不满。

在这种局势下,他一上任就贸然推行文人统制,实在是步步维艰。

另一方面,空缺下来的参谋总长一职则由汉斯·冯·塞克特将军接任。

这一人选其实在许多人预料之中的,因此并没有引起太多波澜。

“我是汉斯·路德,奉皇帝陛下与总理之命,出任财政部长。今后还请多多指教。”

“好,那我们就一起努力吧,路德部长。”

财政部也迎来了变动,原部长库恩退休,由汉斯·路德(hans Luther)接任新任财政大臣。

他在原本历史中也曾担任魏玛共和国的总理,任内提拔了着名的经济学家亚尔马·沙赫特(hjalmar Schacht)为国家银行总裁,并成功平抑了魏玛初期的恶性通货膨胀。但另一方面,他也主导了德波贸易战,导致与波兰的关系急剧恶化。

‘当然,那是因为他逼波兰归还旧德意志领土。’

不过在这个世界里,波兰已经是他们的附庸,自然不会再发生那种事。

顺便一提,在原历史中,即便是在大萧条期间,德波贸易战仍未停止。直到最后,终结这一争端的,竟然是希儿。

‘因为在那个时期,希儿对波兰采取了绥靖的姿态。’

正因如此,波兰误以为希儿会维护和平,甚至在慕尼黑协定中支持德国,参与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

但众所周知,希儿对波兰展现出的绥靖,不过是为了暂时聚集力量而低头。一旦时机成熟,他便发起对波兰的全面侵略,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除此之外,法务部长一职由阿登纳的政界同僚威廉·马克思(wilhelm marx)出任。而海军部长则由退休的提尔皮茨让位,由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海军上将继任。

考虑到他在原历史中战死于与英国海军的交战,这无疑也是历史变化所带来的意外之喜。

“那么——开始吧。”

众人自我介绍完毕后,阿登纳咧嘴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

这是阿登纳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的开始。

......

“首先,作为总理,我认为我的职责,就像贝特曼·霍尔维格总理当年所做的那样,继续推行改革方针,实现德意志帝国的和平与繁荣。”

“我同意。在治国理政中,没有什么比这两点更重要了。”

“所以,在决定国政方向之前,我想听听各位部长亲自说明本部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规划。”

话音落下,阿登纳将目光投向财政部长路德。

“那就从财政部开始吧。”

“是。从贝特曼·霍尔维格总理时代起推进的普鲁士地区土地改革,眼下已经接近尾声。那些早该消失的封建容克庄园,如今已经难觅踪迹。可以自豪地说,曾经束缚普鲁士的旧时代枷锁,如今也成了过往云烟。”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听到“容克阶层正逐渐成为历史的记忆”这一说法,阿登纳露出了他至今为止最灿烂的笑容。

和阿登纳一样出身莱茵兰的马克思部长,同样也对容克没什么好感,闻言也随之笑了。

“嘿嘿嘿嘿。”

连鲁登道夫都笑了。

考虑到他在容克清算中捞了一大笔资产和地产,也并不难理解他为何喜笑颜开。容克们要是看到,恐怕会气得当场捂住脑袋。

‘庆幸吧,至少那些容克好歹还保住了部分资产。’

要是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论是土地还是财产,都要灰飞烟灭。

相比之下,现在至少还保住了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已经算是天使了。

“而且如今经济景气,我们也终于有余力在金融方面着手了。”

“德国虽然工业发达,但在金融领域的确不如英美先进。”

“是,我打算首先更换国家银行总裁的人选。我认为,亚尔马·沙赫特是个不错的选择。”

“沙赫特啊......不错,就按这个执行吧。”

路德再次提出由沙赫特上阵,并得到首肯后,阿登纳的目光转向了身着军装的鲁登道夫与海军上将施佩尔。

“看来战事方面也挺忙碌的。”

“哈哈,毕竟不能停止对未来的投资嘛。”

“但话虽如此,我还是觉得军费开支太高了。副总理,我们不是裁军了吗?”

“确实削减过了。”

“......你确定?”

阿登纳一脸怀疑地看着汉斯。

说来也怪,他口中“是不是花太多”的预算,其实连大战前的一半都没到。

别小看了军国主义的化身普鲁士啊!

“唉......所以说普鲁士啊......不过我看,再动动手脚应该还能省一些,尤其是装甲和航空方面的预算似乎过高了。战争部长,你怎么看?”

“这部分预算实属必要。自大战以来,战争的形式已彻底改变,尤其是坦克与飞机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换句话说,这钱省不得。

这一点,汉斯也同意。

“原来如此。那么暂时先搁置这部分......不过这个军事学院和陆军大学的特别预算又是怎么回事?”

“啊,这是因为我们打算新增战略课程。”

“等、等等。那不是本来就应该有的吗?”

然而,并没有。

这件事连汉斯知道时都震惊不已。

原来德国军队自普鲁士时代起就只专精战术,是有原因的。

“仿佛看到了德意志帝国黑暗的一面啊。”

“看多了就习惯了。”

阿登纳叹了口气,翻开了报告的下一页。

随即皱起了眉头。

“Verflucht(见鬼)。这又是什么?空降部队?把绑着降落伞的人从飞机上扔下去?”

“啊,这是副总理的主意。”

喂喂喂,别用看疯子的眼神看我啊。

“先问一句,这个真的可行吗?”

“当然可以。其实早在大战期间,美国航空专家比利·米切尔就提出过类似的设想。现在英国、意大利、甚至乌克兰也都表现出兴趣。我认为这值得研究。”

听完鲁登道夫的话,尽管阿登纳表情仍显迟疑,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接受。

说实话,空降猎兵(Fallschirmj?ger)的诱惑又有谁能拒绝呢?

“总之,不仅是这个,新兵器的研发、各种计划也是一大堆。”

这年头,不变就等于灭亡。

而且,汉斯个人要操心的事情也不少。

‘比如青霉素这类抗生素。’

其实早在大战之前他就砸钱研究这玩意儿了,结果到现在还没什么成果。

‘亚历山大·弗莱明(Sir Alexander Fleming)到底是怎么意外发现青霉素的啊?’

汉斯这边都快把青霉素菌养到天上去了也没见效果。

是因为英国的环境不一样?还是说没弗莱明那么幸运?

“鲁登道夫部长,以及副总理阁下,看来日后我们之间恐怕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细谈。”

就在某人琢磨要不要干脆把弗莱明请来沾点灵气的时候,阿登纳听到各种武器预算,一脸头痛地说道。

“不过,在那之前,还是先履行你作为外交部长的职责吧。现在轮到外交部了。”

“嗯,那我就先从国际局势讲起。”

在全体内阁的注视下,汉斯开口说道。

“西属摩洛哥的阿卜杜·克里姆已完成一切准备,正式开始行动。西班牙军队也开始在梅利利亚集结,意图歼灭克里姆领导的里夫部族军。”

这因英国干预而推迟了半年之久的里夫战争,终于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