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办公室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和焦虑混合的气息。
秘书长褚旭东带来来一摞资料,轻轻放在董远方的办公桌上。
“市长,这些都是您让整理的遗留问题中最棘手的。”
褚旭东的声音里带着疲惫。
董远方随手翻开最上面一份,是关于民办教师生活补助的报告,后面紧跟着二环路项目规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金缺口,以及几个贫困县区财政转移支付申请。
他快速地在心里默算,这些零零散散的窟窿加起来,竟也需要七八个亿才能填上。
“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董远方揉了揉眉心,沉声吩咐道:
“跟相关的局委和县区沟通,市财政先挤出一半,剩下的另一半,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筹措。工作必须立刻启动起来,不能再拖了。”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褚旭东,特意加重了语气:
“明确告诉他们,市里就这点儿家底,不要像个没断奶的孩子,光知道张着嘴等。尤其是各县区,要把心思放在发展经济、培育税源上,学会自己造血,而不是总想着输血!”
褚旭东点头记下,心里明白,这是市长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回应昨天关于唐海银行筹资时,各县区叫苦不迭的态度。
眼下,多亏了唐东新区大手笔的土地出让,他们吃了肉,市里总算跟着喝了点汤,暂时缓解了市本级财政的燃眉之急。
但董远方深知,这些遗留问题就像政治账本上的坏账,拖得越久,信用透支就越严重。
若再不解决,他之前辛辛苦苦拉来石化和军工大项目,所积攒的政治威信,也会在这些日复一日的扯皮和拖延中,渐渐消磨殆尽。
正当他埋首于这些繁琐而紧迫的政务时,一个意外的电话打了进来,来电显示是慕容瑾。
“董市长,听说你们唐海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自己的银行?”
慕容瑾清亮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丝笑意:
“怎么,是不是见我们在冀州组建了冀州银行,心里也痒痒了?”
董远方心头一凛,银行的事还在筹划阶段,消息竟如此快就传到了这位华信集团掌门人的耳朵里。
他定了定神,矢口否认道:
“慕容总说笑了。冀州有冀州的需求,唐海有唐海的实际。我们唐海的工业底子远比冀州雄厚,资金流水更充沛,成立一家本土银行服务地方经济,是水到渠成的事。”
“呵呵,你就嘴硬吧。”
慕容瑾轻笑一声,语气转而变得微妙:
“我可听说,是因为你跟那个鑫海不对付,他们暗中跟各大银行都打了招呼,断了你们市政府的贷款门路。怎么样,碰壁的滋味不好受吧?”
董远方心中暗惊,这女人消息灵通得可怕,连这种台面下的交锋都一清二楚。
他强压下波澜,故作平静地反驳:
“你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主要是我们现在的政府债务率偏高,宏观调控下,贷款确实遇到点儿正常范围内的麻烦。”
慕容瑾见好就收,没有继续纠缠这个话题,语气转为认真:
“董市长,冀州银行下一步准备在全燕云省拓展业务网点。对于唐海,我们华信愿意拿出诚意,与你们市政府合作,共同组建唐海银行。”
共同组建? 董远方握着话筒,愣了片刻。
他万万没想到,慕容瑾会提出这样一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