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既然算是老熟人,董远方便借着这个机会,问出了盘旋在心头两天的疑惑:

“左总,恕我直言。以这个项目的分量和您与左家的关系,于公于私,选择冀州似乎都更顺理成章。我实在有些好奇,您为何最终重点考虑了我们唐海?”

左佳敏闻言,停下脚步,侧头看了董远方一眼,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董远方,你以为,我左佳敏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执掌千亿级别的国企,仅仅是因为我姓‘左’吗?”

她抬起头,目光显得格外清亮和认真:

“在家里,我是左家的二女儿,是新程的姑姑。但在外面,我首先是华夏石油集团的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我的每一个重大投资决策,都必须基于详尽的调查、科学的论证和对企业长远利益的考量。从土地成本、深水港优势、腹地市场辐射半径,乃至未来的产品输送便捷性来看,唐海的综合条件明显优于冀州。我为什么非要因为侄子在那里当市委书记,就放弃更优的选择?华夏石油不是我左家的私产,它的发展,要对国家负责。”

这一番坦诚而有力的回答,让董远方一时语塞,心中肃然起敬。

他真正意识到,这些真正的世家子弟,尤其是能脱颖而出的女性,其成功绝非仅仅依靠家族荫庇。

家族或许提供了更高的起点和平台,但能够走多远,站多高,更多依靠的是他们自身卓越的能力、不懈的努力以及从小耳濡目染培养出的宏大格局与决断魄力。

“左总,是我失言了。”

董远方诚恳地说:

“感谢您给了唐海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请您相信,选择唐海,华夏石油绝不会失望!”

下午的座谈会上,左佳敏向唐海市的干部们详细阐述了项目的宏伟蓝图。

她指出,随着国内汽车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对成品油和化工原料的需求持续攀升。

集团经过多方研判,计划在京都周边区域建设一座北方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炼化一体化和国家级原油商业储备基地。

“我们初步规划,整个项目总投资不低于三百亿元人民币,分三期进行建设。预计三年后,将初步形成每年三千万吨的炼油能力和两百万吨的乙烯生产能力,致力于打造一个技术领先、绿色低碳、效益一流的特大型石化产业基地。”

这振奋人心的消息,让在场所有唐海干部都心潮澎湃。

董远方表面上维持着冷静,内心却也波澜起伏。

如此重大的项目意向,在他履新之初就主动送上门来,机遇与压力并存。

晚上的接待宴会,董远方再次叮嘱招商局和市府办,必须拿出最高规格、最大诚意招待左总一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康明也全程参加晚宴,亲自作陪,足见唐海方面对此次考察的重视程度。

尽管唐海方面已经准备了最好的住宿条件,左佳敏还是婉言谢绝,执意当晚返回北京处理公务。

临行前,她特意对董远方说:

“董市长,接下来我们集团负责详细勘探和规划设计的技术团队会陆续过来,到时候还要麻烦唐海市的同志们多多提供便利。”

“左总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成立专门的工作专班,确保贵集团考察调研工作顺利高效!”

董远方郑重承诺。

送走了李省长和左佳敏一行,喧嚣散去。

董远方与程康明并肩在市委招待所的院子里缓步走着。

夜风微凉,程康明点燃一支烟,深吸了一口,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董市长啊,你这次可是放了个卫星,立了大功了!如果这个三百亿的项目真能落地唐海,未来十年,冀州就算拍马也赶不上我们了!这将彻底改变唐海乃至全省的产业格局!”

董远方望向远处城市的灯火,目光深邃。

他知道,唐海,已经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既要稳定班子成员,又要发展好经济,在矛盾中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