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穿越做皇帝,体验三千嫔妃 > 第416章 学堂揭匾聚贤才,药圃新绿映初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6章 学堂揭匾聚贤才,药圃新绿映初心

正月初三的清晨,万国医馆门前张灯结彩,红绸缠绕的“医道学堂”牌匾在晨光中透着庄重。阿依慕穿着一身得体的湖蓝色宫装,站在台阶下整理衣袖,指尖不经意触到袖口绣着的沙苁蓉花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期待。

“娘娘,各州府来的医者都到齐了,”阿依莎快步走来,手里捧着一卷名册,“一共二十位,有男有女,最大的六十岁,最小的才十七,听说都是当地最有名的医者呢。”

阿依慕接过名册,目光扫过上面的名字——青州的周杏林、徐州的吴药姑、扬州的沈脉师……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擅长的领域,字里行间透着各地医道的特色。她笑着点头:“让他们先到学堂里歇歇,喝杯热的红景天茶,暖暖身子。”

淑妃提着一个竹篮从旁边走来,篮子里装着用“雪顶合欢”花瓣做的茶点,小巧精致,散发着淡淡的花香。“这是按赤松王子教的法子做的,加了些青稞粉,说是能提神,”她将篮子递给阿依莎,声音比往日清亮了些,“我……我还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做事,心里有点慌。”

阿依慕拍了拍她的手,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指尖:“别怕,你在冷宫药圃种了那么多草药,辨识草药的本事比谁都扎实。等会儿陛下揭匾后,你就带他们去后院的药圃,讲讲沙苁蓉和红景天的生长特性,就像平时跟我说的那样就好。”

淑妃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嗯!我记住了。”她低头看着自己的裙摆,上面绣着几株嫩绿的幼苗,是她昨夜亲手绣的,“我想着,医者就像这些幼苗,得扎根土地才能长高,所以……”

“绣得很好,”阿依慕打断她,眼中带着真诚的赞许,“既有生机,又有寓意。”

淑妃的脸颊泛起红晕,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那抹笑容干净而真切,像初春刚融化的雪水,透着沁人的清澈。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林羽带着皇后和李德全来了,身后跟着陈松、罗桑大师和赤松王子。林羽穿着明黄色的常服,腰间系着玉带,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看来大家都等急了?”

“陛下圣驾光临,医道学堂蓬荜生辉,”阿依慕率领众人行礼,“就等陛下揭匾了。”

林羽走到牌匾下,接过李德全递来的金剪刀,剪断红绸的瞬间,“医道学堂”四个苍劲有力的金字露了出来,阳光下熠熠生辉。周围的医者们纷纷鼓掌,掌声雷动,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麻雀。

“医道无国界,学问无高低,”林羽转身面对众人,声音洪亮,“朕设这学堂,就是要让天下医者能在这里交流切磋,把好的医术、好的方子传出去,让更多百姓受益。今日起,陈松老神医为学堂山长,和贵妃、罗桑大师、赤松王子为授课先生,淑妃协助管理药圃,你们可有信心?”

“臣等定不辱使命!”众人齐声应答,声音里满是振奋。

陈松上前一步,花白的胡须在风中飘动:“老臣谢陛下信任!定当竭尽所能,让学堂成为医道传承的宝地!”

揭匾仪式结束后,众人走进学堂。正厅的墙上挂着《万国草药图谱》和罗桑大师的《温泉疗法治百病》图谱,两侧的书架上摆满了各地的医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药香。

“这里真好,”来自徐州的吴药姑看着书架上的《雪域医经》译稿,眼中满是惊叹,“老婆子行医四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异域医书。”

青州的周杏林则被案几上的寒玉珠吸引了:“这就是吐蕃的寒玉珠?摸着真凉,配着咱们的合欢花,怕是真能治失眠。”

淑妃深吸一口气,走到众人面前,声音虽轻却清晰:“诸位医者,后院的药圃里种着沙苁蓉、红景天、火焰花等草药,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适合瑞国的气候,我带大家去看看吧。”

众人跟着她走向后院,阿依慕站在廊下看着,只见淑妃走到沙苁蓉幼苗前,弯腰指着叶片上的绒毛:“大家看,这绒毛能挡风沙,所以沙苁蓉在沙漠里也能活……”她的声音渐渐流畅起来,眼神里的紧张被专注取代,连讲解的手势都透着熟稔。

“看来是真的放下了,”皇后走到阿依慕身边,轻声道,“以前总想着争风吃醋,如今能静下心研究草药,也是她的造化。”

阿依慕点头:“医道能磨性子,也能养心性。看着这些草药生根发芽,就像看着自己慢慢变好,这种踏实,是争来的宠爱给不了的。”

林羽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杯红景天茶:“尝尝这个,赤松王子刚泡的,说是加了点蜂蜜,比之前的顺口。”他看着后院里认真讲解的淑妃,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人只要找对了路,什么时候变好都不晚。”

阿依慕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底:“陛下说得是。就像这医道学堂,把不同地方的医者聚在一起,看似杂乱,实则能碰撞出更多火花。”

正说着,罗桑大师带着几个医者从偏厅出来,手里拿着一幅新画的草药图:“他们问雪域的雪茶怎么采摘,小臣正给他们画采摘图呢。”

赤松王子则在教大家辨认寒玉珠的品质:“真正的好珠子,对着光看能看到细密的纹路,像雪山上的溪流……”

陈松穿梭在众人之间,不时解答着各种疑问,脸上的笑容比往日任何时候都灿烂。阳光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中午的宴席设在学堂的院子里,长条桌上摆满了各地的药膳:青州的火焰花炖鸡、徐州的青稞山药粥、扬州的寒玉珠莲子羹,还有吐蕃的酥油花糕和楼兰的沙苁蓉饼,香气混杂在一起,浓郁而诱人。

“尝尝这个,”淑妃端着一盘“雪顶合欢”糕走到吴药姑面前,“用新培育的合欢花做的,能安神。”

吴药姑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眼中满是赞叹:“又香又糯,还有淡淡的药味,比老婆子做的桂花糕还好吃。淑妃娘娘好手艺!”

淑妃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却挺直了腰板:“您要是喜欢,我把方子写给您,回去后也能做给家人吃。”

周杏林凑过来,笑着说:“淑妃娘娘不仅手艺好,讲草药也讲得透彻,刚才说沙苁蓉的嫁接方法,真是让周某大开眼界。”

淑妃的脸颊更红了,却没有像以前那样回避,反而轻声说:“都是和贵妃娘娘教得好,她总说,讲不清楚就去药圃里看,植物不会骗人,你对它用心,它就长得好。”

阿依慕远远看着这一幕,心中忽然觉得,淑妃口中的“用心”,或许正是医道最核心的要义——对草药用心,对病人用心,对学问用心,这份心能让人抛开杂念,找到最本真的自己。

宴席过半,林羽站起身,举起酒杯:“今日大家欢聚一堂,朕很高兴。希望来年此时,咱们能在这里听到更多捷报,看到更多医者从这里走出去,把医道的种子撒向天下!”

“愿陛下圣寿无疆!愿医道学堂桃李满天下!”众人举杯响应,声音里满是豪情。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医者们陆续告辞,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学堂赠送的《万国医方精选》和一小包沙苁蓉种子。吴药姑临走前拉着淑妃的手:“娘娘要是不嫌弃,明年开春到徐州来,老婆子带你去看青稞田,一望无际,好看得很!”

淑妃用力点头:“好!我一定去!”

送走众人,院子里安静下来,只剩下他们几人。赤松王子看着空荡荡的学堂,忽然道:“等吐蕃的医者来了,这里会更热闹的。我已经写信回去,让他们把雪域的《草药图谱》也带来,和瑞国的合编在一起。”

罗桑大师合掌道:“到时候,小臣再讲讲药神山的传说,让大家知道,每一种草药都有灵性,得心怀敬畏才能用好。”

陈松捋着胡须,看着后院药圃里的新绿:“老臣已经让人翻好了土地,等天气再暖些,就把各州府送来的新种子种下去,让这里成为百草汇聚的地方。”

淑妃走到药圃边,轻轻抚摸着一株沙苁蓉幼苗,像抚摸着稀世珍宝:“我也会把‘雪顶合欢’的种子种在这里,等开花了,一定很漂亮。”

林羽看着眼前的景象,对阿依慕说:“你看,这学堂就像一颗种子,今天刚种下,将来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阿依慕点头,目光掠过牌匾上的金字,掠过药圃里的新绿,掠过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心中一片澄明。属于林羽与三千嫔妃的故事,在这个初春的午后,继续书写着传承与希望。她知道,医道学堂的揭匾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无数的挑战与可能,但只要这份“用心”不变,这份初心不改,医道的光芒就会照亮更远的地方,温暖更多的心灵。

夕阳的余晖洒在“医道学堂”的牌匾上,给金字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后院的药圃里,新种下的幼苗在风中轻轻摇曳,像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扎根与生长的故事——只要有土壤,有阳光,有雨露,再微小的种子,也能绽放出最动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