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来四合院带着黑诊所 > 第425章 刘海中被带走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得知易立新的尸体已经火化,骨灰已经埋葬,而他上吊的大槐树也被砍伐了,张镇觉得这个案子是查不下去了,就算拖也拖不下去了!

治安科的黄科长见到张镇的模样就知道他要放弃,但是他不能放弃。

俩人虽然级别相同,但是张镇是一所之长,上边没婆婆管着,或者说婆婆离得远不会老在他耳边念叨。

他呢,在分局,上边有分局长分局副局长政委一堆婆婆在。

他要是把这个案子轻易放弃了,就等于是拒绝执行命令,就算不挨处分,耳边就别想清净了!

尤其是眼下这个裉节上。

即使案子会回归原位,那么也要查他个跌宕起伏!

他拉了拉张镇的衣袖,示意他出去说话。

张镇点了点头,回头对着刘海中说道:“你们几个先等一下,我过会儿还要找你们。”

说完,张镇就和黄科长走出了大院,来到了大门外。

“黄科长是怎么个意思啊?难道还要无中生有?”

张镇本来就不赞同用案子拖案子,或者说他还想试着去接触那件大案子!

黄科长年龄更大一点,经验也更老道一些,他也能理解张镇的想法,但是他必须说服张镇查下去。

“意思倒没有什么意思,就是发现了一些疑点,不知道张所想不想听?”

“老黄你也是军人出身,能不能不要卖关子,你想说就直接说呗。万一我说我不想听你可咋整啊?”

姓黄的最讨厌人们称呼他们为老黄、大黄或者小黄,总觉得有一个字没说出来,但又像是已经说了出来,让人不那么舒适!

不过此时此刻他也只能忍了。

“张所长还真是快人快语,我说的疑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易立新的丧事太过仓促,这树放的也有些着急了。二是那个刘海中太过积极……”

张镇一听差点没气笑了,这不是没屁硬挤锻炼身体吗?

不就是想来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

张镇嗤笑道:“横死之人尽早入土为安,那是老北平的风俗,火葬那是国家提倡,人家错在哪?那上吊的树谁愿意还留在院里,看着不害怕吗?不膈应吗?

再说了当时我们所里都勘察现场了,绳子、凳子和易立新的身高那都是吻合的,没有问题。你不会怀疑我的职业能力吧?”

“至于那个刘海中,你没听他自我介绍吗?他就是那么个人,说好听的他就是爱表现,人家积极一点那就是想进步,也无可厚非啊。”

“你要是硬说这些都是疑点,那除非是遇到了专业的杀手,把什么都考虑进入了……”

声音戛然而止,张镇第一次嫌弃自己嘴快了!

要是不说最后这么一句,他几乎可以肯定自己已经说服黄科长了!

不过,这最后一句话好像也是一个可能。

再看黄科长,他已经露出了狐狸笑。

那意思好像在说,你看你说的不是挺好吗,谁敢说这种可能不存在?

张镇不想认输,梗着脖子说道:“这种可能是建立在易立新是他杀的基础之上,可是我当时就验过尸体,确实是自杀无疑!

而且,现在尸体已经火化,大树已经砍伐,你又能怎么样?”

黄科长人老皮厚,他才不管张镇的找补呢。

“嗨!有疑点就应该查,越是有困难,我们越要认真的去查。查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儿也无所谓,工作嘛是需要过程的!”

看着一脸狐狸般微笑的黄科长,张镇一跺脚,“要查你去查,我听你调遣,但是我看你也不需要我来协助,那我就带人先回去了,专门偷公交车的那伙儿贼我得尽快抓住了,老百姓挣点儿钱不容易,不能便宜了那群王八蛋。”

黄科长对于张镇也无可奈何,不过他不反对就好,就是做做声势而已,他当然不需要协助。

二人返回大院内,黄科长对着刘海中说道:“你是刘海中同志吧?跟我们回去协助调查。你们其他人也不许出远门,小王,去登记一下他们的信息。”

刘海中石化于当场!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不就是放了一棵树吗?又不是放了颗卫星,至于如此大张旗鼓地表彰吗?

“那什么,公安同志,不用,不用这么……”

“唉!唉!唉!怎么还抬着我走呢?没必要啊,真的没必要……”

刘海中脑容量大,想的多,但是公安同志也没那么多可想的,两名治安科的公安上来架着刘海中就往院外走,根本不管他胡乱说些什么。

刘家两个儿子平时还能咋咋呼呼,关键时刻是真不顶事儿啊!

眼看着老爹被带走,光张嘴也没说出什么来,双腿还直打晃!

直到另一个公安来登记他们信息,刘光天才想起来问一句,“公安同志,我爹他怎么了?为什么要带走他?”

登记的公安也不知道具体的原因,只能说:“没事儿,就请回去协助调查,如果中午没回来,那就记着给他们送些吃的,厚衣服最好也拿一件,天儿凉了。”

“啊?那不就是拘留了?”

公安回头看看黄科长,却没在他脸上看出什么?

于是那公安说道:“不要多问了,就是协助调查,并不是拘留,你没看都没带手铐吗?”

公安带人离去,砍树的大院儿二代们各自回家。

出来看热闹的邻居们,基本上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根本不知道公安为什么要带走刘海中,连猜测都无从猜测。

贾张氏见公安离开她才回到自己家中。

刚刚张镇和黄科长的对话她在上厕所途中听了个马马虎虎,为了不和公安照面,她在公厕里待了一会儿才回院里。

进屋之后,她就拉着贾东旭鹦鹉学舌起来。

说的虽然说的不那么准确,但是大概意思还是说清楚了。

贾张氏好吃懒做嘴不饶人,一大堆缺点,贾东旭之前是很不待见她的,但是得知她为了给他治病不惜和易中海上床,心中很是难受!

之后两个女警来家里调查易中海的事儿,没有带她离开,也说明了她是受害者。

贾东旭也有些尊敬他娘了!

不管跟外人怎么样,他娘对他是真好,是可以付出一切的。

“娘,你的意思是公安怀疑易立新是刘海中杀的,然后伪装成自杀,这才带他走?”

“我听着是这么个意思,儿啊,你就听娘的,那树咱家不要好不好?”

贾张氏是真的怕那棵树,即使是不晓得便宜他也不想占。

贾东旭心疼他娘,连忙说道:

“不要了,不要了,一块儿也不要。可是刘海中为什么要杀易立新啊?他们之间没仇没恨的。”

“谁知道呢?或许是刘海中想和易中海争夺一大爷位置?”

“娘啊,别的院子里的大爷都是争来的,可是咱们院的大爷是人家何主任许股长不愿意干让出来了的,有啥好争的。争来也没用,他们说话也不算数。”

……

贾张氏和贾东旭娘俩在家里嘀咕,闫家母子却在家里算计。

“解成、解放还有解旷,你们赶紧吃,吃完之后赶紧去中院把那粗壮的木头往家里搬。”

“娘,我们还是去看看爹吧?天凉了,他一定会冷的。再说了。公安说人家不供饭,咱们要是再不去送饭,他会饿死的!”

闫解娣十六岁了,是个大姑娘了,虽然也跟闫阜贵夫妻学的爱算计,但是她还是不忍心眼见着亲生父亲挨饿受冻。

要说闫家兄妹四人严富贵最喜欢的还是这个老闺女。

也是奇怪,大院里不光是闫阜贵爱女儿,许伍德和何大清也都是爱女儿甚过爱儿子的女儿奴。

而且一个比一个更甚。

这也是闫解娣在明知父亲做下不齿之事的情况下还为父亲说情的原因。

听了这句话杨瑞华就气不打一处来!

“哼!你以为我是为自己生气吗?你知不知道你们爹已经被转到东城分局去了?你们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你们大哥和二哥的临时工都不一定能做的成了,他们做不成临时工我们家就没收入了!

这还意味着你三哥和你……明年就得上山下乡去了!”

上山下乡不仅是为了解决城市的人口问题和就业问题,也是为了保护知识青年!

有些人要骂了,你这么说纯属放屁,上山下乡就是迫害知识青年!

单纯就是运动的需要。

咱不着急,各位听我稍微细说一下。

珍宝岛事件之后,边境线上又爆发了多次交火,苏联没占到便宜,被咱们华夏打的没脾气。

于是,苏联就有人想要“核平”咱们华夏,当时我们有了“邱小姐”但是还没有有效的运载工具。

就是说没有远程导弹和远程轰炸机。

有人说“邱小姐”可以坐其他飞机。

那我们得认清现实,我们的飞机很落后!

别说防空导弹了,就是高射炮也能打下来!

根本威胁不到苏联的大城市。

苏联计划“核平”我们的目标就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当时很多国家领导人都疏散了!

也是这个时候,全国范围内有组织的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展开。

到年龄了的,没工作的,都上山下乡去吧。

都分散了,就不怕被人一窝端了!

不仅如此,国家对于大三线的建设也开始加大力度。

很多重工业企业都搬迁到了三线,大量的技术工人、工程师和技术员也都随之搬迁。

虽然国家受到威胁,但是这种事儿是不能大张旗鼓地广而告之的。

所以就“强制”上山下乡,直接给街道下任务。

老百姓不知道,就只能反感并接受。

话题扯的有点儿远,咱们再扯回来!

闫解旷和闫解娣一听说要上山下乡去,立马就不吱声了!

之前上山下乡是自愿行为,他们的爹是三大爷,可以不去。

现在政策改成了“强制”,他爹又那样了,她们必然是首当其冲那批。

“我去过分局了,见过你们爹了,我提出了离婚,他同意了,周一我就去街道办民政局办手续,你们也都写一份断绝关系说明。”

说完这句话,杨瑞华也没了精气神。不过她还是坚持着说道:

“解成解放你们吃完饭赶紧去把木头弄回来劈了,今年冬天也能省不少取暖钱。我明天办完手续也得去街道找点活干,总不能饿死。”

闫阜贵工作肯定是保不住了,哪个学校也不会允许那样的教师存在!

不管是开除还是辞退,明天周一必然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