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陇州守城将军高启。”小内侍感受到了大殿一瞬间的沉默,就连呼吸声都几不可闻,他肩膀抖了抖,心中叫苦不迭。
陛下如今与太后似有离心,太后如今公然插手前朝之事,他这个跑进来传话的怕是要替太后承担了陛下的怒火,也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命出去这大殿。
可即便害怕,小内侍还是战战兢兢地把话一字不差地传给了慕容翊。
“太后说,那高启曾在嘉陵关担任副将,也是正儿八经在边关上过战场的,由他去北境再合适不过了。”
慕容翊没有说话,下首朝臣大气都不敢喘,这些日子,他们也是看出来了,他们这位陛下与太后不再像以往一样亲近,如今太后再插手朝堂之事……
别的不说,那高启他们还能不知道吗?那可是太后母家,也就是江南李家的表亲,是李太后正儿八经的表弟。
当初高启也不过是嘉陵关的一个小旗,后来在李太后的帮衬下一步步爬到了副将的位置。
早些年又因为剿匪时一时贪功冒进差点没了命,李太后在先帝面前哭了一通,在之后高启便被调任到陇州做了个守城将军。
陇州在南楚腹地,地界也算富庶,灾祸土匪都少,做那里的将军事儿少,也不必时刻担心打仗丢命,加之有李太后这个表姐坐后台,那可当得上是妥妥的地头蛇了。
且陇州地产丰富,富商不比江南少,他在那里那些年可谓是啥本事没学会,却把自个儿养的脑满肥肠。
按理说如今北境可不算太平,李太后在乎她那个表弟,怎么也不会将人调过去找死。
今日此举倒是叫人心生疑惑。
不过也有人脑子快想出了其中关键,那尹决明带着尹家军将紫庸军队赶出了北境,且是以那样凶悍迅猛的速度将其赶了出去,无论他是否真的重伤,只要他在北境,紫庸军队卷兵重来的可能性就很小。
此时将高启调过去,若不战,只要控制住尹决明,或者尹决明重伤死了,高启便能顺理成章地接手尹家军整个军队!那可是实打实的兵力!没有人不眼红。
若尹决明没事,紫庸卷土重来,他只需跟在尹决明身后稍加协助。
等尹决明将紫庸彻底打到不敢入境,再让尹决明发生一点意外,最后在战报上稍做文章,他便能顺理成章的接管尹家军并将一切功劳都归拢到自己身上。
即便会有人察觉,但那时尹决明已死,高启又有太后这个推不倒的大后台,谁还会真的去探个究竟呢?
但那时高启加官进爵手握重兵,他李家的地位便更加无人可撼动。
大臣们想到了这一点,慕容翊又怎会想不到?
太后这是要在他眼皮子底下拉拢兵权!
即便那人是他的母后,作为皇帝,慕容翊也无法忍受太后这样的行为。
更何况,如今的他已经无法像之前那样信任她了。
慕容翊察觉出了李太后似乎在揽权,当初他还是太子是李太后揽权他还能理解为是为了帮他夺得地位增添一份力量,可如今他已经是皇帝了,李太后却仍然在揽权,这让他不得不怀疑李太后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他甚至怀疑过,他的母后难道是想架空他做真正的掌权者?
直到后来他派裴勇暗中调查,他才发现,他的母后一直和天眼有些密切的联系,他也才知道,那次他向李太后借人,李太后并非借不到人给他,而是本就没打算借人给他!
他的母后正谋划着一个连他都不知道的巨大阴谋!
这也让他意识到,他的母后或许并不可信。
既然已经知道这一点,慕容翊自然不会轻易再让她谋得哪怕半点权利。
慕容翊坐在金色宽敞的龙椅宝座上,指尖轻轻敲打着膝头,微垂的眼眸沉冷而阴森。
“诸位怎么看?”
“陛下,臣觉得太后此计可行,”孙有权与太后一路,自然知道太后的想法,因此也乐得添砖加瓦,“高启是正儿八经在嘉陵关上过现场的,他的实战经验比在站诸位武将要丰富得多,让他去北境协助尹二正好不过。”
“臣倒是觉得丞相如今是越老越耳聋眼花了。”杜鑫颦眉,冷声指责,“那高启虽在嘉陵关待过几年,可他确是从未打过一次胜仗,当初贪功冒进差点让数万将士殒命之事孙丞相这么快就忘了吗?”
“再来那高启如今在陇州悠闲了数年,怕是早忘了手中刀该如何拔出。”
“这样的人,如何能够担得起北境之责?”
杜鑫话音刚落,右边队列便有人站出来,“的确如此!高启在陇州悠闲数年,怕是早忘了仗该怎么打!”
又一个武将同样站了出来“陛下,臣也觉得不妥,让他去北境,还不知是援助还是捣乱呢!”
说罢,那武将跪地抱拳,声音洪亮,“陛下,臣愿自荐前往北境!”
他一话落,几乎一半的武将都跟着跪地抱拳,“臣原自荐前往!”
声音洪亮,在大殿里荡起了厚重的回音。
如今紫庸停战,有大半的可能不会再进攻,那北境便成了香饽饽,谁都想去分一杯羹。
慕容翊瞧着诸多武将自荐,其中不乏有保皇党一派,但他并未觉得有多高兴,甚至脸色更沉了一分。
当初尹鸿死了的消息传回京州,他想安排自己人过去接管,可这群人贪生怕死,一听到紫庸就打退堂鼓,最后迫不得已,他只能让尹决明去了北境。
如今北境战事差不多也算完了,这一个个都站了出来,他们在想什么,慕容翊心里一清二楚。
这些人都不可靠,尹家军他要收回自己手中,那就必须得派信得过的人去。
可如今他信得过的人也就裴勇和沈浪两人。
裴勇是金吾卫统领,身兼保护皇帝之责,他不能去北境,至于沈浪……
沈浪虽一直在禁军,但也出兵剿过几次匪,且他的带兵能力慕容翊见识过,即便紫庸再度进攻,由他带领尹家军御敌问题应该不大。
而且,如果他记得没错,沈浪的父亲便是尹家军的副将之一。
虽说他们父子二人早已断绝往来,但毕竟是有血缘关系的父子,沈浪接管尹家军,沈正海定然会帮着他。
如此看来,沈浪当真是最佳人选。
他扫了一眼跪在下首的诸位武将,脸上阴霾扫尽,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来。
“诸位能有此心朕深感欣慰。”
众武将一听,有戏,脸上不禁露出期待的神色。
慕容翊将他们的神色尽收眼底,脸上带着笑意,眸中却冷得很。
只听他浑厚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传朕旨意,封禁军都督沈浪为征远将军,即日前往北境支援,镇北王府次子,京州城防营总督尹决明在北境支援征战中有功,但念其身负重伤,特令其在镇北王府休养,待其伤好再回京论功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