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们村里的爱情故事 > 第317章 张媒婆保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宝地村,不仅风光美丽,而且也是人杰地灵。从明清至今,出过五位将军,八位进士,十几名举人。二十几名八路军,解放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考上北大,清华的学子己有十几名。自古到今,出去在外做官的人,却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家乡。他们为家乡出钱出力,为家乡培养人才贡献着力量。

村子里的人,大多数都是耕读传家,逐渐养成了一股尊师重教的好风尚,就连七,八岁的孩子们也能一口气的背完《弟子规》,其学风甚浓。在这个村子里,不是比谁家的财产有多少,谁家富裕,谁家贫穷,而比的是谁家的孩子考入的是哪一级的大学。

由于宝地村有着浓重的儒家文化色彩,村子里崇善崇德,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打架斗欧,偷盗的事件,更没有发生过其它纠纷,谁家有红白喜事,一帮到底。多次被镇政府,县政府,县委评为文明村,先进村,传统文化弘扬村,因而,连邻村的姑娘家找对象时,也要首选这个村。

那天,张媒婆到了老孙家,给他那唯一的儿子小矮了介绍对象,刚进房屋时,就受到了老孙老伴的亲切招待。并说道:″婶子,哪股风把你这贵人给吹来了?十有八九是给我家那小矮子说媒吧?”

″是啊!邻村的,人家姑娘去年大学刚毕业,年方二十五岁,浓眉大眼,生的赛过那月亮中的嫦娥。我看与咱家的小矮子挺般倍的。这不,人家父母打发我来了,倒说媒。这天下哪有这等好事呢?\"

″婶子,我们没意见,看看娃子们,能不能对得上。\"

\"行,咱们定个时间,让他们先接触接触!\"

″婶子,不过我知道我生的儿子,虽是名牌大学的师范毕业生,又是公办教师,可是,人样太次,象了他爹,太丑了。一来是太胖,现在就称二百多斤重,二来是他生的太圆了,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脸,圆圆的眼晴,圆圆的鼻头,连四肢也是圆滚滚,肉乎乎的。不过,咱那娃子,就是性格开朗,活泼,特别喜欢笑,都相了有十五,六次亲,人家都看不上他。婶子,这次,您可要多费心啊!\"

″这事,包在我身上……”

张媒婆可是个远近闻名的保媒大家。她人品好,为人处事好,能说会道,可以把白的说成是红的,保十个也能成五,六个,青年人都喜欢她。不过,她说姻缘是要收费的。凡是结了婚的,一律收费三千元。尽这,村子里有儿女的家,也觉得乐意的。一位老者说:值。是媒不是媒,也得七,八回,这碗饭也不好吃呢!

那天夜晚,弯弯的月儿挂在了半空。小矮子和那姑娘坐在小桥石上,静静的听着那潺潺的流水声,心情格外的兴奋。毕竞是首次见面,他们都觉得有些害羞。

月光下,小矮子把姑娘

静静的瞧望,只见她羞答答举目无言。

小矮子开口了:″老师好!\"

″你好!教的是高中吗?\"

″是。高三。责任重大啊!

″你辛苦了。每天忙吗?\"

″忙。难凑今晚哟!\"

″敢问,你都三十二岁了,怎么都还没有找下对象啊?可告诉我吗?\"

″你看我长的这样,有哪位姑娘能看得上呢?\"

″只要人品好就行。\"

″哪你的意思是什么?\"

″没什么\"

″你说,咱们俩人能谈到一起吗?\"

″能。都不小了。也应该有个知己了。咱们先聊着吧,你说呢?\"

″好的,好的\"。小矮子觉得有点希望了。他也顾不上什么陌生,什么害羞了,与姑娘侃侃而谈起来。

夜己很深了。他们两人难舍难分。

这一夜,小矮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总是难以入睡,他希望着,这件事能有个好的结局。

一个月过去了,二个月又过去了,三个月又过去了,杳无音信。他知道了,人家姑娘家看不上他了。

一天,小矮子收到姑娘给他发来的微信:我考上研究生了。你愿意等我吗?\"

小矮子老师思考着,这事可

该怎么办呢!找个对象就这

么难啊!

(小说《小吴与小风的故事》)

文\/曹文有(山西)

上世纪八十年代。

宝地村里又出了一名考上了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村子里敲锣打鼓的把孩子送到了公交车的旁边,希望他大学毕业后对村里有所贡献。

一转眼,四年过去了,那是最后一届的毕业分配生,叫小吴,非常精干,在校学的是农业方面的科技知识,他决心为农业建设做点贡献,因此,在校学习很刻苦认真,也是班里的班长。快毕业了,同班的同学小风很喜欢他,两人相爱了。这一个情字牢牢牵住了两个人的心。

小风呢,是省城里长大的姑娘,家中很有办法,父亲是一大公司的总经理。是个独生女儿,从小娇生贯养,也很忍性,她要什么,父母亲都不敢不听,但学习很出色。

毕业后,小风把小吴领到了家中,让她父母亲看看她的未婚夫。小吴进一进门,就止住了脚,不敢进屋了。小风拉他进来,示意他不要脱鞋,从农村出来的人不习惯这样的。

小风的父母亲一看小吴的这模样,很不高兴,还以为女儿搞了个精神病呢。

小风的父亲习惯打官腔说话:″小吴,你坐下,喝喝茶,抽抽烟,随意聊聊。\"

小吴道:″多谢叔叔了!\"

然后又问:\"小子,多大了?你学的是何专业?

小吴答道:″今年25岁了,我学的是农业科技。\"

″哈哈,你这小子那可是不得了了,未来的农业科学家吗!\"

小吴说:″多谢叔叔的夸奖了!”

他又问:″家是哪儿的?父母亲是做什么工作的啊?\"

小吴答道:家是农村的,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同土打了多年的交道,我父亲是个种田的行家,又圈养了七八十只羊,可能干呢!\"

\"哈哈,这好啊,这真是了不得了!\"

″多谢叔叔了!\"

″你同小风恋爱几年了?\"

″几个月吧!\"

″是谁先追的谁呢?\"

小风的母亲打断了他的问话:″你不要再问废话了,你看看孩子的脸都发红了,多不好意思呢!\"

小吴急中生智,壮大胆子的说:\"那当然是小风了,一次,她于我……\"

\"你看看这闺女,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尽顾搞恋爱……\"他自言自语的说着。

″她爸,这话可说的可不确切了,注意用词造句要得当。\"小风的母亲是个语文老师,讲究遣词造句。

小风的父母亲对这门亲事很不高兴,这女儿怎么能爱上一个农村的呢?太寒酸了,城里那么好的家她不找,偏偏就喜欢这山沟里的穷小子。他又开口了:″回去让你父母亲打发个介绍人来谈吧?\"

小风插嘴了:\"爸,不需要,我什么都不要,只爱他。\"小风这么一说,他俩无话可言了,这闺女大了,真是不由母哟!\"

小风很不高兴她父亲说的那些话,拉上小吴的手说:″小吴,咱俩走\"。这小风啊大脾气。

小风走后,己有好些天还没回家,她母亲急切切的问他:″爱,女儿给你说过她近不回家的事了吗?”

″没有。只给我说了些关于分配工作方面的事。工作是分配了,农业科研所。\"

\"看你说的,把女儿都气走了。这要是找不到,我也不活了!\"

″别管她,愿意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吧!\"

好些天后,小风的母亲给小风打了个电话,才知道是在宝地村里小吴的家中。忙给他说:″爱,这要出大事了,快开车去宝地村,把女儿叫回来!”

小风的父亲说道:″这下可好了,你就等着抱外孙子吧!\"

小风的父亲长叹了一声:″看看,我们养的闺女有多好!我开车把她叫回来。\"

\"你这个糊涂虫,这还能叫回来了吗?\"

″走,上车,今天拖也要把她拖回来!”

车轮飞速,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到了小吴的家中。俩口一进门,小风的父亲就顺手拿上一根本棍,朝小风的身上打去。幸好,小吴的母亲挡住了,未打着小风。小风的母亲气的指向小风的鼻梁骨:″胆大的女儿,你总要把我给气死哩,真不知羞耻!你说,今天你回去还是不回去?”

小风说:″不回去,就是不回去,打死我我也不回去!\"

小吴的母亲在一旁开口道:\"亲家,亲家母,咱有话慢慢说。\"

\"谁和你是亲家母?我养的女儿不让我说?看看你们这穷酸味,满院的羊粪味,还配与我们做亲家?\"

这几句话,说的小吴的母亲真不好意思了。

小吴叫了声:\"叔叔,姨姨。\"

小风脾气倔:″妈,不回去。\"

″今天不回去,我就碰死到你的面前。\"

小风坚决的说:\"不回去,实话给你们说了吧:″我们都领结婚证了!\"小风拿出了结婚证,摆在了父母亲的面前。

俩口气的,你瞪瞪着我,我瞪瞪你。

小风的父母亲气的直言:\"咱们断绝父母关系,生下你,养下你,就当没有这你这个闺女。\"说罢,开着车,气呼呼的走了。

村里的人都议论着这门亲事。好心的村长骑了摩托都没有追上他们。

(小说《小菜花》)

)作者:曹文有

小菜花是宝地村里有名的漂亮媳妇,她年方三十八岁,身材高挑,体态轻盈,言行举止端庄娴雅,乌发如漆,肌肤似玉,美目流盼,一颦一笑之间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风韵。经常惹得一些青年小伙子们不断上门聊天,一聊就是半个夜晚。一些风流的小伙子们,还在打她的主意。难怪人们都说:太漂亮的媳妇是个惹祸的根,还是娶个丑夫人好,放心那!

她同小丑子结婚后,生了几个女儿,大女儿读高一年级了,学习非常刻苦认真,又善于钻研,每逢考试时,总是全年级的笫一名,老师们高兴的说:″我校有了北大,清华的苗苗了!\"

小丑子比小菜花大两岁,高大个,圆眼晴,老实憨厚,为人处事诚实。村子里谁家有事,再忙,也要一帮到底,从不投机取巧。他还是当地很有名的泥瓦匠头儿,承揽活时,从不讨价还价,人缘非常好,就是不爱多说话,不过,他说话是啥就是啥,决不绕弯子。即便这桩活承揽的钱少了,他吃亏也要干,因而,当地的泥瓦匠活,人们都抡着先让他来干。

小菜花骂他″小丑子真憨!\"

他却说″老婆头发长,见识短!”

不论整日里怎么争吵,他们的生活还是甜蜜蜜的,村里的人们,都称赞他们是一对勤劳致富的模范夫妻。

随着宝地村人进城务工的人数不断攀升,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小菜花也想到城里闯闯,见见世面。那天夜晚,夫妻们整整商量了一个夜晚。小菜花想进城开个饭店,挣个大钱。

经过一番周折,小菜花的饭店开业了。开业那天,坐无虚席,人们吃罢她亲手做的肉丝面,西红柿炸酱面,菜盒子,牛肉包子,蒸水饺后都赞口不绝。这下,名声大震,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凡是路过她饭店的人,既使不饿,也要进出闻闻那香味,亲口尝尝那可口的饭菜。从而营业额直续上升。

随着饭店经营的发展,小菜花又承包了频临倒闭的一家大酒店,摇身一变成了大老板,努力盘算经营,热情服务顾客。有一度时间的晚上住宿,她还降了百分之四十的价格来让旅客住宿,并免费加了夜餐。那日,还邀请城里的经济学家参加了如何扭亏为营的分析会,让他们出谋划策。她虚心的接受了经济专家的建议,不断的增加花样品种,酒店的营业额迅速上涨,员工们的工资也在增加。从来都没有这样的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一天夜晚,酒店的餐厅里进来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士。只见他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高高的鼻子,深沉大方,戴一副近视眼晴。他一座在饭桌的椅子上,便开口道:”老板,给炒盘肉丝,炒盘油吃菠菜,二两白酒,一碗素炒面。\"

″好的\"服务员忙答道。

做饭的师傅不在,回家了。小菜花亲自为他掌勺,并沏了一壶好茶,亲自送上了桌。

那顾客吃的美滋滋的,满嘴流油,不时的夸奖小菜花的手艺好。

小菜花连声致谢,同他拉起了家长。

谈话交流间,小菜花才知道了他叫二麻子,是一大建筑公司的老板,是这家酒店的老顾客了。吃罢饭,二麻子有事,急急忙忙的出了酒店。

过了十天,王麻子又来吃饭了,这次,他摆了两桌,请有关人员就一楼房建筑的事宜吃饭。席间,有人提出酒店要有几个三陪人员,便遭到了他的斥责。

又过了些日子,二麻子又来到了酒店用餐,这次他多喝了几杯,醉成坏泥。小菜花和服务员们把他搀往楼上休息。当他酒醒时,由于工作紧急,便出了房门,竞忘了提上他的提包了。

服务员打扫宿舍时,不见二麻子的人影,只见他的提包放在床子。她快速告诉了小菜花。

小菜花急忙打电话于二麻子。

这时,二麻子急死了,到处找他的小提包,那小提包里肯是有些贵重东西呢!二麻子责备着自己。当二麻子接到小菜花的电话后,心放稳了,乘车去拿了那小提包。原来,那个提包里有一张未提现的现金支票。他非常感谢小菜花。执意要给小菜花一万元。

小菜花坚决不收。

这件事,不知怎么传到了宝地村里了。村子里的人一听此事后,都夸小菜花了,没有给咱宝地村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