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妃嫔自杀,杀女儿后自缢……
朱棣听见崇祯的遭遇,一只手扶着额头,胳膊撑在桌子上,似要掩盖双眸中难得露出的一抹哀伤。
不要说身为一位九五至尊的帝王,哪怕是一位男子汉,若不到绝境,也断然不会让妻女落得如此下场!
自己将来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避免掉后世这段历史。
但心底却仍没来由地翻涌着一股浓重的悲戚,挥之不去。
在陈羽的讲述下,朱棣仿佛来到了大明京师城破的那一天,只不过进入京师的不再是燕王的王者之师,而是叛军!
明朝灭亡之际,
城门:守城的兵卒踩着同伴的尸身往上填,甲胄早被血泡成深褐;护城河上飘着层层叠叠的浮尸,城墙根下的泥浆被染成了红色,仿佛整座城都在无声地淌泪。
宫殿外宫女的哭泣声,太监为了抢夺珠宝的争吵打骂声不时传进内殿。
内殿: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像往年的家宴一样,坐在上首,与他以往的节俭不同,今日桌上放着山珍海味,左右两旁各坐着一位身着一身华服,头上戴着象征尊贵凤冠的周皇后,以及低声哭泣不敢说一言,只是手抖着握住筷子的袁贵妃。
这位大明的末代皇帝一家,似乎想要维持身为皇家的最后一点体面,可是好像无济于事。
他们心中都清楚,等着他们的命运是什么。
坐在下首的三个皇子和两个公主,察觉到父母之间的古怪气氛,不敢多说一句;连最小仅有七岁的昭仁公主,也只是眼泪汪汪看着一向温柔的周皇后沉默的样子,不敢开口。
一家子如同嚼蜡一样吃完最后一顿饭,也算是完成了大明王朝最后的体面。
坐在上首的崇祯放下了筷子,看着这一室的寂静,想起去年家宴的时候杯盏交错,欢声笑语,终于还是忍不住低下了头。
他闭上自己的眼睛,用袖子掩住自己眼睛里的无尽悲哀之情。
经过半晌的犹豫之后,崇祯终于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他张了张干涸的嘴巴,开口说道:
“皇后,如今大势已去,不可挽回,你身为一国之母,绝不能受辱,你……知道该怎么做。”
坐在旁边尊贵的周皇后,强忍着的情绪终是绷不住了。
她哭了,随即跪在地上向崇祯说:
“臣妾服侍陛下十八年了,哪怕‘虏陷内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陛下也从来不肯听臣妾一句劝,以致有今日。臣妾能够以身殉国,没什么可说的了!”
话落,
她抚着三个皇子又哭了一会儿,随后毅然决然地转身进屋,把门锁上了。
一会儿,
屋内的宫女出来报告说,皇后自尽了。
崇祯想着皇后和自己的相爱一生,难掩表面上的坚强,哭了出来。
他站起身来对袁贵妃说,
“贵妃,皇后走了,你也应该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就这样,崇祯看着袁贵妃像皇后那样离去。
他让宫人带走三个皇子,自己则亲自举着剑,来到自己平常最宠爱的长平公主面前,看着这个年仅十五岁的芳华女子,明明已经许配给了人家,却因亡国而耽搁,无奈喊道:
“你为何要生在皇家!”
随后举着剑将其刺死,紧接着转身杀了年仅仅七岁的昭仁公主。
做完这一切,
崇祯转身,决然离开了这座已破碎的宫城,来到宫殿后面的煤山,对着这座曾经属于自己的宫殿,在一棵老槐树上自缢身亡。
年仅35岁……
陈羽巴拉巴拉&,讲了一大串,下意识的想要翘起二郎腿。
可看着一旁神色复杂的老朱,他才意识到,刚刚讲的好像是一个悲伤且沉重的亡国话题。
而且亡的还是老朱亲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大明……
陈羽想了想,感觉这个时候翘起二郎腿,多少有点吃瓜的不厚道样子。
索性,放弃了。
怎么说崇祯也是老朱后人,虽时空相隔百年,可在这相同的血脉面前,却又显得那样近在咫尺。
长辈看见晚辈过得那样凄惨,怎么说也会悲从心中来。
朱棣将陈羽的这番话消化了好久,最终才缓缓抬起头来,认真问道:
“陈兄弟,破城的是草原哪方势力?”
朱棣记得陈兄弟之前给他说过小冰河时期的危害,来临之际,大明北方的邻居就会像疯了一样,不停的对大明用兵。
而陈兄弟方才的讲解中,也说出了‘虏陷内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的话。
不出意外,虏肯定是指北方势力了。
不管这个邻居是谁,他一定要灭了,斩草除根的那种!
大明百年之后的血仇……
你的先祖,永乐一朝的皇帝,替你报了!
陈羽听着老朱的疑惑,一时不知怎么说是好。
朱棣见陈兄弟迟疑,他皱眉问道:
“陈兄弟,明末破城,总不可能不是由漠北那帮蛮子干的,而是内部起义?”
陈羽想了想,点了点头后,又摇了摇头:
“大明的城池是由明末李自成率领的一支起义军攻破,但这位李自成却并没有按照华夏惯例,君亡城破之后,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新的王朝。”
“李自成破城之后没蹦跶多久,就被北方的女真族剿灭。随后女真族后入为主,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建立起了‘清朝’!”
话落,朱棣豁然抬头,眼中满是不相信,他不可置信的说道:
“陈兄弟,先帝最开始起兵打的口号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自此我相信元朝的蒙古人,将会是华夏这片土地上,除汉人之外的第一个统治者,也将会是最后一个。”
“这才过去几百年,今后统治华夏的,又不是汉人了?”
朱元璋口号中的驱逐胡虏,是因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人分为四等,汉族地位低下。
因此朱元璋直接点明了起义的目标,推翻蒙古贵族对汉人的压迫性统治。
而华夏虽有许多少数民族,可汉人占比自古以来就是最多。
再加上蒙古人对汉人的压迫、镇压,所以朱元璋打出的口号一出,当即点燃了汉族民众对元朝统治的不满情绪,纷纷揭竿而起,想要恢复华夏正统。
而华夏汉人经历一番少数民族的残酷统治后,按道理来说哪怕是响应内部的汉人起义队伍建立新的王朝,才说得过去。
怎么可能最终的结果,是女真族上位?
再者,
永乐时期的女真族就在漠北朝鲜那边,至于势力……
他朱棣压根就没有放在眼里。
毕竟说白了,现在的女真族其实就是大明的一条‘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