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说着,周辰和周父忽然看见前面有一艘船带着好多的货物,急匆匆地开了过去。
周辰忍不住看了一眼,说道:“这船怎么开得这么快啊?”
“你这话说的……前面就是石狮镇了,石狮镇做什么的,你又不是不知道。”
周父诧异地看着他。
周辰这才想起来,石狮镇是这里有名的走私档口,好多走私来的货物都是在这里卖的,这里已经是二道贩子交易的天堂了。
随着走私的物品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渔民也不打鱼了,全都在走私;农民也不种地了,也在走私;商人也不经商了,也在走私。
而随着走私出来的货品越来越多,这些直接走私出来的货品价格更加低廉,也不需要票据,导致他们本地供销社的东西根本卖不出去,工厂也直接停产了。
工人大批失业,只是出现了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们国家才终于重视了起来。毕竟走私本身就是违法的,做这种事儿也不好,会影响国家的大局。伴随着禁令出来以后,上面就开始严抓严打了。
说起来,很多跑闽省的火车,里面的很多客运段的列车员啊,就经常在石狮镇这里进货。
因为这里都是二道贩子,他们过来交易的话能规避很多风险。
只要你不犯混去码头那边搞一手的交易,也就是直接和庞广聪他们这样的人做交易的话,风险是很小的。你在石狮镇这里买东西压根就没人管你。
和庞广聪他们那样的人做生意,那是一道贩子,那边的风险比较大。
虽然利润更多,但是一旦被抓住了,工作没了,严重的话,在国家严抓的那几年,还要吃枪子呢。
想着想着,周辰就想到了之前在好运饭店见到的那三个列车员,他们来这里倒卖东西,应该也都是老主顾了。
之前他还想着通过这几个列车员,把他手里的那些盘子给卖一卖呢。
现在想来,这个计划还是可行的,毕竟任何时候有钱的人都在天子脚下,他要是真的能把这些东西卖到京城那边,也能挣很多钱。
不过这事急不得,他还需要想办法和那几个列车员接触一下,打听一下他们的情况,看看能不能让对方帮忙介绍一下京城那边的文物贩子。
总而言之,这件事一定要低调才行。
之前他想让二大爷帮他卖文物,二大爷就说了,能帮他卖几个盘子就不错了。
他一下子捞那么多盘子,二大爷这边也不能频繁和人家交易。
周辰也就不好意思再麻烦二大爷了,毕竟这事是有点知法犯法的味道了。
再麻烦二大爷的话,那就真的不太行了。
所以说这事还是自己来吧,有机会了和那几个列车员再接触一下。
这事还得拜托刘奥经理,回头请他吃一个饭吧,让他帮忙引荐一下,不过还需要找一个理由,找什么理由好呢?
周辰一边开着船,一边回头看着那艘船开得越来越快,最后消失在这里。
周辰就开始想,见人家的话,人家肯定会有警惕心的。
干脆就说是结交个朋友之类的,想认识一下京城那边的人,一步步地降低对方的警惕心。
人家在这边收货,肯定也想认识一些本地的人之类的。
周辰也觉得这倒是一个好机会,他不就是本地人吗?
自己这边也可以给他们多提供一些小道消息之类的,也算是互利共赢了。
不过卖古董这事儿,他不能说,他自己可以带着东西去京城那边直接售卖,不要再经过这几个列车员。
为什么呢?因为周辰怕这几个列车员以后再被抓的话,把他供出来,说他这边倒卖文物,那他不就完蛋了。
所以说他接触这几个列车员,只需要让他们帮忙引荐一下有没有靠谱的搞古董的人。
他就说家里有点闲钱,想去弄点古董玩一玩、卖一卖,这样不就行了。
到时候这些列车员真出事了,人家也追不到他头上。
把计划敲定,周辰心里也就坦然了,接下来还有的要忙活呢,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挣钱。
租摊位买房子,一下子存款就剩下了几千块钱,心里空的厉害,有点慌,装修也需要一大笔钱呢。
如果那边的房子装好,他就可以带着周父去那边落脚休息了,他还想着买电视买空调和冰箱呢。
这会冰箱一个都要千八百块钱呢,贵的厉害。
反正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还得努力挣钱啊。
想着想着,他们这边也就靠拢了码头。
靠拢码头以后,周辰的船刚靠岸,阿杜就过来询问他生意的情况怎么样,并笑嘻嘻地说道:“生意情况是不是很不错呀?这两天已经有人给我打电话了,说要我给他们试着摊位供货。有几个大老板也在那里弄了摊位,决定从我这里进货在那里卖鱼呢。”
周辰听到这话倒是没有什么担心的,毕竟他们那么多渔民,靠着海,农贸市场里卖鱼的以后也会很多的,倒也不怕那边的人抢了他的生意。
因为那边的人如果不是渔民的话,从阿杜这里进货的话,价格转手一卖肯定是要比他这里贵上一点的,只要他这里价格稍微降低一些,还是有的挣的。
而且这么大的一个市就一个农贸市场,就算农贸市场里面全都是卖鱼的,那他每天的鱼也都不愁卖。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供小于求,怎么做生意都是赚的。
哪像后世啊,做生意难的要死,大家都在打价格战,打价格战最后结局是什么?你死我也好过不了,你说这图个啥呢?
周辰就说说市里的情况很好,生意很火爆,当然,他也不会说自己一个月说不定能挣一千多呢,就说自己请了好多人,开销大,也就是比他在这里卖货,多挣那么一点点,这话也是说给那些凑热闹的渔民听的,不然传出去,他挣了多少钱呢,还是低调一点好。
周围的人就那样已经很羡慕他了,一个劲的夸他眼光好,敢闯荡,又说他怎么怎么,好多人都有些酸溜溜的了。
正说着话呢,旁边一个人激动地戳了戳他:“生意情况真这么好呀,那我的摊子岂不是到时候就能卖出去了?”
说这话的人正是张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