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只想好好开个店,干嘛追着我拆迁 > 第682章 拆迁还得找个外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2章 拆迁还得找个外援!

此时拆迁办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烟雾缭绕中,几个负责人眉头紧锁,却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说什么?

此时他们还能说什么?

自打改开开始,自打鹏城作为全国重点发展城市,他们鹏城拆迁办就没这么丢过脸!

即使是最开始群众们都不接受和理解拆迁的时候,拆迁办劝人拆迁,感觉也没有像今天这种局面这么难办过。

他们今天也算是开了眼了,那帮摆摊的竟然也能理直气壮的找他们要拆迁补偿。

特么的,拆迁跟那帮没铺子的人有什么关系?!

还有最要命的就是那个,开服装厂的廖永明。

好端端的,他怎么就非得把服装厂开在繁华街道上了?

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心眼的,竟然还给他通过了营业执照。

这不是给他们拆迁办找麻烦嘛!

服装厂还是一家那么能赚外汇的服装厂,这让他们拆迁办怎么赔拆迁补偿款?

哪怕只按廖永明刚才展示的订单和账本来计算,估计仅这一笔拆迁补偿,就能直接将他们拆迁办的准备金掏空。

“奶奶的!”

也不知是谁,突然小声骂了一句。

而这句话也终于打破了,拆迁办办公室此时的沉寂。

“难啊,这回这事太难了!”拆迁办张同志重重叹了口气。

“商户和那帮没事找事的摆摊的就先不说了。

光这一个廖永明,咱们就根本没法解决。

只要他的问题解决不了,这次的拆迁任务,咱们就别想完成。”

“是啊,”另一位拆迁办的同事接话道,声音里同样充满了无力感。

“刚才咱们已经核算过好几遍了。

如果廖永明报的数据属实。

就算只按他今年的效益来算,五倍赔偿给出来,绝对远超咱们这块拆迁区域的整个拆迁预算上限。

这根本就不是咱们鹏城拆迁办能赔得起的数目!

赔不起,他就不搬。

他不搬,这次的拆迁任务就别想完成。

这……这简直就是个死结!”

众人纷纷点头,愁云惨雾依旧笼罩着整个拆迁办。

“唉,而且就算咱们拆迁想把廖永明甩开都不行。

这家伙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不仅把服装厂开在迎春路上。

而且几乎半条迎春路的铺子,还都在他手里。

要不是廖永明的服装厂真赚钱,我都有理由怀疑,他买半条街的铺子就是为了等今天拆迁,等着拿巨额补偿款!”

如今提起廖永明这三个字,拆迁办里每一个人都咬牙切齿。

看来迎春路拆迁的问题,他们暂时是没办法解决了。

但张同志却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还必须立刻马上就要向上头申请执行。

那就是从今往后,全国任何地方,不管是位于什么位置的商铺,都不能用来开厂子!

廖永明给他们出的这个难题,今后绝不允许出现在其他任何人身上!

“对对对,这种情况必须让上面予以重视。

还有,干脆这事咱们就直接这么上报吧。

让上头想想,怎么劝说这个廖永明,到时候上头怎么说,咱们就怎么执行。”

可拆迁办的人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天,这个问题就又被打回到拆迁办。

上头没有给出任何明确指示,他们对此同样感觉万分棘手。

只是拆迁办被告知,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想出办法,务必让廖永明同意拆迁,而且还得将拆迁补偿标准降到最低。

这……

这简直难为死拆迁办的同志们了。

“要不……”角落里一个年轻些的同志尝试提出建议,“要不咱们试试,这事能不能找人帮忙解决?”

找人?

这种事能找谁帮忙?

连上头都束手无策,他们还能找谁帮忙?

“领导,你看这事咱们能不能请北方的拆迁办同志来帮帮忙?”

“北方的拆迁办?”

“对呀!

这两天我查了查廖永明的情况,发现他是北方h省的人。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北方人和咱们南方人的想法、做法不一样,所以才如此难办?

最起码在廖永明来鹏城之前,咱们南方人就从来没有人会拿商铺开厂子的。

而且你们还记得吗,前年那个被全国表彰,让咱们所有拆迁办人员要学习的那个叫林兴海的先进同志,他就是北方的,而且也是h省的。

你们说,咱们都是鹏城人,或许因为南北差异等种种问题,跟廖永明沟通很难。

那同是北方h省人的林兴海同志,是不是就能跟廖永明好好沟通沟通了?

说不定经林兴海同志沟通过后,廖永明就能同意降低补偿标准拆迁呢?

再说了,那个林兴海同志不是对拆迁沟通很有心得吗。

我记得他还做过分享报告,总结出好几条沟通方法,还提到什么心理战术……”

“对呀!”

张同志忽然一拍大腿,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

拆迁办其他同志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么干的好处。

这事,还真就得这么办!

反正他们鹏城拆迁办,是彻底拿廖永明没办法了。

那不如就请林兴海同志来解决。

如果林兴海同志成功了,那他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虚心学习。

万一要是林兴海同志也沟通失败了。

那这事可就没他们拆迁办的责任了。

到时候廖永明这个烫手山芋,他们就能名正言顺的扔回给上头了。

“好好好,这事就这么办!”

张同志立刻给上头打申请外援的报告,上头也很快就通过了。

并且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鹏城拆迁办根本没跟林兴海说,让他来鹏城是为了解决这么一件难事的。

林兴海得到的通知就是,让他来东广省参加拆迁沟通方面的经验、心得交流活动。

只不过第一站就是鹏城而已。

对于经常出差,到处去交流心得的林兴海来说,这次任务最让他和廖家人高兴。

廖家所有人都准备了不少家乡的吃的用的,让林兴海给廖永明带过去。

几天后,当鹏城拆迁办的张同志带着同事们,来鹏城火车站接林兴海的时候。

众人就看见,林兴海就跟个逃难的人似的,背着两个大大的鼓鼓囊囊的编织袋,走下了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