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祯准备去院子里洗漱,见宋羲和慌慌张张地进来,连忙上前几步,关切地问:“羲和,发生什么事了?”
“没事。”
宋羲和摇摇头,迅速进入房间并锁上了门,压根没给姜祯追问的机会。
“……”
姜祯微微蹙起眉,回头望着紧闭的房门,心里满是疑惑。
刚才在院坝里,她还好好的,怎么跟宋叔叔聊完就变了样?
难道两人聊得不愉快?
他压下心里的猜测,拿着木杯和牙刷往外走,刚出去就撞见准备回屋的宋宣。
姜祯停下脚步,见宋叔叔心情不错,忍不住开口提醒:“宋叔叔,羲和刚才回来的时候,情绪好像不太对,你要不要过去看看?”
“没事。”
宋宣脚步没停,嘴角却悄悄勾了勾,语气比平时温和些,“我去了她会生气,让她自己冷静一会儿就好。”
“你快去洗漱吧,晚上早点睡觉。”
-
“……”
姜祯看着宋宣离去的背影,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
既然宋叔叔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多问,只能拿着木杯去刷牙、洗脸。
房间里。
宋羲和背靠着门板,心脏怦怦跳得厉害。
她抬手摸了摸自己滚烫的脸颊,心想自己真的很没出息,就算她不同意和父亲做朋友,父亲也不能拿自己怎样。
自己逃似的跑回屋,就像自己怕他了一样,一点儿面子都没有。
没过多久,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
宋羲和心头骤然一紧,他该不会追上来要个答案吧?
宋羲和焦急地在万屋内踱着步,走过去压低声音问:“谁啊?”
“羲和,是我。”
门外传来姜祯的声音,“我给你端了杯温水,你开门我们聊聊?”
“……”
宋羲和愣了愣,站在门后,却没立刻开门。
门外安静了几秒,又传来姜祯的声音:“不方便吗?那我把水缸放门口了,你记得喝,早点睡觉。”
宋羲和刚想问他,是听了谁的吩咐过来,就听见脚步声渐渐远去,慢慢地打开一条门缝。
门前放着一个搪瓷缸,水缸内还冒着热气,刚才说话的人却消失不见了。
她弯腰拿起搪瓷缸,想到父亲说他羡慕自己对祯祯这个朋友比对他这个父亲还好,心想他们哪能比呢。
小弟处处都想着自己,父亲可没对她这么好,还总是伤她的心,她才不要和他做朋友呢!
-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宋宣就带着提前拟好的租地意向书往村委会走去,找陈村长谈租地的事情。
宋宣进入村委会办公室,见到陈村长,就开门见山道:“陈叔,我今天来是想跟您商量个事。”
“我想把药山旁边那座荒山也租下来,扩大一下药材种植规模。”
陈村长听到这话,一点儿也不意外。
这段时间,襄阳村的人都在议论宋宣。
村民们目前都在观望,没人对村里管辖范围内的山下手。
大家知道宋宣靠承包山地种药材赚了钱,但也清楚他前期投了不少本钱。
所以就算有心学他承包山地,也没有一个付诸行动。
因为前期投入的资金太高了,他们没技术没人脉,家里资金也紧张,还真不敢随便踏入这一行。
之前宋宣贷款成功时,村里几个年轻小伙看得眼热,也学着他去县里申请农业贷款,想跟着他种植药材,结果全被拒了,没一个人成功。
一来二去,大家心里就明白,宋宣能做成这事,靠的不只是运气好,遇到一个赏识他的官员。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本事也不小。
-
宋宣要承包的那座山,除了上去砍柴,其实放着也没啥用,若是租出去赚一笔租金也是一桩好事。
陈村长端起粗瓷茶杯,呷了口浓茶,说道:“那座山现在没人承包,你想用来种药材,给村里增加收入,我们当然乐意,只是租金和流程这两样,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宋宣早有准备,把手里的意向书推过去:“村长,这是我拟定的初步方案,您可以看一看。”
“租期我想定八年,每年每亩的承包费按咱们之前的标准来。“
“租下后山后,我可以优先雇用村里的闲置劳动力来管护,短期工按天结钱,长期工按月发薪……”
“你这份方案做得挺细致的。”
陈村长接过来,逐字逐句看得仔细,看完方案之后,赞许地点了点头,“药山是村集体的地,上次我没开会就私自批了地给你种药材,挨了杨书记一顿批评,说我不讲规矩,现在我可不敢这么做了。“
“这回你要租山,必须走正规流程。我得先召集村委会成员开个会,再组织村民代表表决,等大家都没意见了,咱们才能签合同把地租给你。”
“应该的,规矩不能坏,我没意见,都听您安排。”
宋宣心里早有准备,所以听到这个答案,也没有太失望,爽快地点头。
-
襄阳村没什么大事发生,自从江教授这些文化人来了之后,村民们连脏话都很少说了,打架这等常事更是再也不见踪影。
最近宋宣又要租地种药材,这消息传出去后很快便成了村里最火热的话题。
三天后,村民代表会在村委会的大院子里开起来。
每家每户都出了一个代表,其他没事做的人则不顾劝阻纷纷过来看热闹。
来得早的人搬着小板凳坐成一圈,来的晚的人就站在外边瞧,还有些来的更晚的机灵鬼爬到树上,也要凑这个热闹。
“八年租期会不会太长?我看宋宣是飘了,一下子出这么大的手笔。”
“那可以不一定,说不定人家是赚大钱了,所以才这么豪横。”
“他们家是有钱了,隔三差五就去买肉吃。我数了数他家这个月都买十次猪肉了,还买了三只鸡,两只鸭……”
“真有钱啊,你们说我去找他借钱,他愿意借给我吗?”
“你跟他啥关系啊,人家借钱给你,你这家伙脸皮真厚。”
“什么关系?宋宣小时候我还抱过他,这关系够亲吧?”
“切……我还给他吃过东西呢,我说过什么了吗?”
……
现场议论声嗡嗡响,就连隔壁几个大队的闲人,也听到这消息赶了过来。
-
宋羲和与祯祯此时拿着相机在外面给人拍照,完全没被附近热烈的议论声影响。
一个负责拍照收钱,一个负责维持秩序,两人分工明确,拍到手腕发酸时就换着来,拍照效率非常高。
这时候的人比较节省,拍照也不会多拍,一般就拍 1-2 张留个念想。
两人昨天就把之前接的普通单子全拍完了,今天来拍照的多是邻村的人。
有个村民刚拍完照,就来到宋羲和身边打听起来:“羲和,你爹有没有打算去看看其他村子的地?”
“其实我们村的地特别好,土壤疏松透气,排水也好,不仅光照足,还挨着山泉,绝对是种药材的最佳选择!”
他们同村一个人闻言也跟着搭话:“没错!你爹如果愿意来我们村承包山地,我们村的人都愿意支持他,根本不用开村民大会表决,大家肯定会热烈欢迎他的到来!”
宋羲和听了,抱歉一笑:“叔叔们,这事我不太清楚,我爹管着药材的事,他不会跟我说这些,你们要是有想法,不如找个时间私下跟他聊聊。”
“……”
大家闻言心里有些遗憾,如果宋宣是他们村的人就好了。
这些襄阳村的人可真占便宜,村里出了个有出息的年轻人,大家都能跟着吃香的喝辣的。
-
如果没记错的话,宋宣好像丧妻很多年了。
虽然宋宣成不了他们村的人,但可以成为半个村里人。
只要让他娶个村子里的姑娘就好了,姑娘嫁入宋家有好日子过,他们村里人也能跟着沾点光,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宋宣现在种药材赚了钱,还跟城里的教授关系好,未来肯定差不了。
几人对视一眼,眼里闪过一道算计的光,都在快速回想自己身边有哪个单着的姑娘,适合介绍给宋宣。
后母和原配孩子的关系大多不好,宋羲和这孩子看着机灵古怪,要是撮合的事被她察觉,说不定会大闹一场。
大家起了给她父亲找女人的心思,就不敢像之前那样跟宋羲和亲亲热热的套近乎了。
姜祯一直留意着宋羲和那边的情况,见邻村那几人怪模怪样的,还总是偷偷打量宋羲和,仿佛在打什么歪主意,心里莫名有些不舒服。
他不想让羲和跟他们多接触,便扬声喊她过来:“羲和,过来!”
“秦奶奶想跟她老姐妹拍张合照,就等着你呢!”
“来了。”
宋羲和不知道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听见姜祯喊自己,连忙应道。
“我先过去了。”
她又转头朝邻村的陌生叔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抱着相机快步朝姜祯和秦奶奶那边走。
-
邻村几个老男人看着宋羲和走远,才又压低声音议论:“咱们一会儿找个机会跟宋宣提提,先探探他的口风。“
“男人哪有不想女人的?他旷了这么久,之前是没钱娶不起,现在有了钱,肯定愿意找个漂亮老婆。”
“可以是可以,但是事情没说定时,咱们得瞒着点,别让宋羲和知道了,没有哪个孩子盼着后娘。”
“这样的话,就得找个脾气好能容人的姑娘,最好是温柔细心,还会疼孩子的,不然宋宣估计也不会同意。”
“你看他那张脸好看的紧,跟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也没什么差别。”
“现在又能赚钱,想找对象肯定不难,单了这么多年,心里的要求肯定不低。咱们要想从他那里得到好处,肯定不能在找对象的事情上糊弄他。”
“闺女都是要嫁出去的,我觉得最好找个能生儿子的姑娘。”
“宋宣现在有药材地,还掌握种药材的技术,将来家产总得有人继承,有了儿子,既能传宗接代,往后孩子跟咱们村也亲,咱们想沾点光也更方便一点。”
几人越说越起劲,又开始想村里符合条件的姑娘。
但这些婚嫁之事,都是家里娘们在留意。
他们只用干活拿钱回家就好,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什么好人选。
于是,他们决定回去让自己媳妇去寻摸漂亮姑娘。
见襄阳村的人过来了,几人害怕有人偷学这一招,抢在他们行动之前先一步给宋宣介绍对象,立马闭了嘴,纷纷装作闲聊的样子。
-
“羲和,你们刚才在聊什么?我看那几个人贼眉鼠眼的,你要小心他们,尽量别跟他们说话。”
姜祯自认还有几分看人的眼力,总觉得那几个人没安好心,生怕他们对宋羲和不利,提醒道。
“没你说的那么夸张,他们就是找我问点事。”
宋羲和嘴上这么说,心里也觉得那些人前后态度变化有点大。
不过,他们刚才没往自己手里的相机上看,应该不是觊觎相机。
见姜祯这么严肃地提醒自己,她也认真起来,点点头说:“我知道了,会小心的。”
“他们是想问我爹承包地的事情,我没跟他们多聊,已经让他们去找我爹谈了。”
姜祯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原来如此,这些事情让宋叔叔处理就好,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让宋叔叔教你。”
“没兴趣。”宋羲和摇摇头,不想和父亲共事。
姜祯听到她的回答,知道她有心结,也没有继续劝说,说起了顾客的消息。
-
宋羲和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解了二人的拍照需求,过去看着两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温和地说:“秦奶奶,周奶奶,您俩靠近一点,笑一笑,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更好看。”
“对,面对镜头,双眼平视前方,这样拍出来的眼神最自然。”
等宋羲和按下快门,两人抢着过来付钱。
最后,还是秦奶奶棋高一手,抢到了付款的机会,“羲和,麻烦洗两张,我俩一人一张。”
“没问题。”
宋羲和收下钱,爽快地答应下来。
两位老人拍完照,并没有离开。
秦奶奶看着宋羲和,打听起来:“羲和,你爹会去其他村包地吗?要是能的话可以来我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