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翻了年,弘历重归忙碌的朝政,后宫里面安安静静的,没了皇帝,嫔妃们四处走走逛逛,或围在一起说说闲话。
皇上都不来后宫,她们也没有那个闲心争宠。
不过皇后在除夕的时候就已经被太后解了禁足,后宫晨昏定省又开始了。
今日到翊坤宫,才请安坐下之后卫嬿婉看着如懿就笑着开口:“许久不见皇后,不知皇后娘娘凤体可还康健?前朝战事吃紧,后宫提倡节俭,皇后娘娘若有哪里短缺的,可一定要着人来告知臣妾。”
卫嬿婉春风满面,让人一看就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得意。
而如懿真是恨极了对方这张得意的面孔,却又不得不端着假笑说:“本宫一切都好,翊坤宫上下都没什么差池。”
笑话,若是连翊坤宫都管不好,这不正说明了她这个皇后没有掌管后宫的能力吗?所以不管自己前面几个月到底有多受秦立的委屈,如懿也不会开口!
一定不会!
卫嬿婉的消息可是一向灵通,又知道内务府的秦立好似跟翊坤宫有仇一样,她自然看穿了如懿强撑着的体面,看到了内里腐朽、残败的懦弱。
她从容点头:“如此臣妾就放心了。”
谁都能看出皇后和皇贵妃之间的针锋相对,而容佩在一旁苦着脸,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这个冬日到底如何熬出来的。
秦立那个狗东西,连翊坤宫都敢苛待,真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谁能想到当朝皇后过得是这样的苦日子,每日的炭火都少了两成,宫里的东西都紧着皇后娘娘用,底下的这些奴才们日子过得可不怎么样。
就连李玉这样和善的人都忍不住生了两句怨言,更别提底下的其他人了。那些埋怨的话,容佩真真实实听在耳朵里,难听就算了,偏偏还是实话。
容佩只能狐假虎威训斥两句,然后日复一日过下去。
现在好不容易熬过来了,听到卫嬿婉的话容佩差一点又下意识地瞪过去。
等意识到对方是自己惹不起的人物,容佩这才低头。
当初在长街上她原以为自己被娘娘看上,终于不会再过那寄人篱下的日子了,却不想也如此艰难。
在翊坤宫当差比在偏远的宫殿当差更不好受,好歹那边没有刻意针对的秦立。
翊坤宫里面的人卫嬿婉都看在眼里,一时的苛待不算什么,日复一日的绝望才是最煎熬人的。
然而这样的日子,她过了何止五年。
如懿最后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这一个早上的,嫔妃们一双双眼睛里面都是幸灾乐祸,自己失势,如今就连颖嫔、恪嫔都来往少了。
这宫中人情淡薄,更是叫她痛恨。
眼瞧着人都离开了翊坤宫,如懿坐在殿中又是失神许久。
容佩担心地喊了好几声,却也没见她有反应。
只能长长叹息,落寞的站在一旁不作声了。
殿外,李玉瞧着眼前面色不好看的三宝:“内务府还是如此?实在是欺人太甚!”
三宝并不意外,自从跟了皇后娘娘这位主子之后,自己平日里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早就已经对现在的这个情况习以为常了。
“宫中向来都是拜高踩低,李公公您从前好歹也是御前的人,难道还看不明白?”三宝那语气十足的挑衅,倒是把李玉气得要死。李玉伸手指了指他的面中:“三宝,如今我是翊坤宫的首领太监,你对我还是客气一些!我好歹念着你自潜邸就跟着娘娘的,你不要如此不知好歹!”
“呵,从潜邸跟过来的又如何,到底是比不上您这位公公,长得一张白净脸入了娘娘的眼,这管事太监倒是叫你横夺了去。我这些年算什么?忠心耿耿伺候了皇后娘娘这么多年,不还是一个二等太监!”三宝语气激烈,一双眼睛瞪大如牛,直直看着李玉,言语中没有半分恭敬。
李玉万万没想到三宝心里居然如此怨恨他,竟连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
“你!”李玉喘着粗气,恨恨指着他半晌,一挥袖转身离开。
一旁的在外头值班的几个宫女太监互相之间对视一眼,这李玉公公和三宝公公之间的矛盾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今日这样却是头一回。
视线一路随着李玉的身影转移,待三宝回神之后才发现院中的人看他眼神不对,三宝冷哼一声,抹了一把脸也跟着走了。
一群人面面相觑,这翊坤宫的人心是真的散了。
消息传到永寿宫的时候,进忠正在给卫嬿婉倒茶,瞧见王蟾进来说了之后嗤笑一声:“这皇后娘娘对宫中之事从来不过问,单单这翊坤宫她都管不过来,偏眼睛还盯着咱们永寿宫。”
说完他把手中温热的茶递去,卫嬿婉接过来,听了他的话之后轻笑一声:“翊坤宫向来不成气候,从上到下漏得跟筛子一样,不然你以为本宫如此放心她?”
进忠噙着笑注视她,赞道:“令主儿聪颖伶俐,极有远见。”
王蟾左看看右看看,觉得没有自己说话的地方就立即告退,把空间留给他们两个。
卫嬿婉瞧见了垂眸看着进忠:“本宫眼瞧着你俨然成了永寿宫的第二个主子。”
进忠勾唇:“奴才对令主儿可是一片真心,奴才永远是令主儿您的。”
“花言巧语。”卫嬿婉被哄得舒心,嘴上却故意刺他一下,放下手中的茶说:“前朝那边如何了?”
“自兆惠将军回了战报之后,皇上如今正重整旗鼓,打算尽全力攻打南疆。如今正打算举全国之力招兵买马,打算让兆惠将军一劳永逸。”卫嬿婉问到政事之后进忠恢复正色,又对她说道:“如今朝中上下都不宽裕,国库也因着外头天灾人祸并不充足,皇上此举实在艰难。不过奴才瞧着皇上圣心已定,起码富察傅恒是站在皇上这边的。”
卫嬿婉眉心微皱,前世她虽不太知晓前朝政事,可也算是有所耳闻。
攻打准噶尔的时候兆惠与傅恒二人可是持反对意见,如今有富察家在,皇上也算是定了心。
“如此,本宫这些日子便不叫皇上烦心,后宫中也不该再生事。”卫嬿婉道。
进忠也赞同,如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难免皇上烦心迁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