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是谁都想坐那龙椅的
朝中几位皇子没一个能担起重担的。
反倒 是谢侯家那位以前混不吝的二公子如今倒是城里城外的跑。
安置灾民,同占星楼结盟,点兵御敌……桩桩件件都做的有模有样。
而且有言论称谢二公子是天降福将,生来便是救世的。
随后便有传闻,说谢二公子似有夺权之意……这传闻刚一现世便被百姓们骂了回去。
好容易出了个年轻有为的,朝中那么多臣子,平时出门吆五喝六的。
到了关键时刻怎么都成了缩头乌龟。
皇帝病重,只有几位老臣站出来主事,可老臣毕竟上了年岁,城里城外的跑恐怕会要了他们的老命。
年轻一辈中,只出了一个格外出众的谢峥。
是上让朝中诸臣满意,下让百姓灾民称赞。
人家可是干实事的,而且都说了是福将,是来救世的。
一旦大灾过去,人家谢二公子说不定就辞官回家了,人家怎么可能去肖想那个皇位。再说当个闲散侯府公子不好吗?
何苦去受那份累!
并不是所有人都贪婪权利的。
也不是谁都想坐那龙椅的。
有人亲耳听到谢二公子对这所谓的‘谋权’之说一声嗤笑。
直言当皇帝是个苦差事,坐在那龙椅上就如同坐在钉床上,谁喜欢谁去抢,反正他谢峥不会去坐。
不管是谁想要暗中中伤谢峥,几乎这样的言论一出,便被百姓们喷了回去。
这样几次后,那些想要借谣言中伤谢峥的人也终于偃旗息鼓了。
谢峥就像如今的占星楼。
旁人提不得,若谁说占星楼一句不好,那些灾民会将其大卸八块。
占星楼如今可供应着数万灾民的粮食。而且据说谢家粮铺所售之粮也出自占星楼。
可以说整个诏煌城如今都靠着人家占星楼活命呢。
谢峥,占星楼,这二者声势极强,谁敢腹诽一句,便会惹起一片骂声。
便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汝阳王兵临城下。
其实说兵临城下并不严谨。
毕竟城外有灾民营。
几万灾民几乎把诏煌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汝阳王想要攻城,得先过灾民营。
对这些灾民,诏煌城百姓最初没太看重,觉得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对方可是一路打过来的铁血将士,一个冲锋就能把这些灾民冲个七零八落的。所以那几万灾民多半会被汝阳王祭旗。
就算侥幸不死,对于诏煌城来说也多半是累赘。
毕竟他们现在还靠着赈灾粮活命呢。
大家谁也没亲眼看到汝阳王的大军,可整个诏煌城已经风声鹤唳起来。
连往魏家扔石头的百姓都悄悄遁走了。
那茜翎可是汝阳王的女儿,据说这次汝阳王叛乱,便是打着讨回女儿的旗号。
朝廷一直没有动茜翎恐怕便是这个原因。相比之下朝廷式微……朝廷非但不会惩治这个刺杀太子的真凶,恐怕还要对她颇为礼遇呢。
魏家。
茜翎过了有史以来最凄惨的一段日子。
自她嫁进魏家,魏家上下便是魏家那位刻薄的老夫人也不敢在她面前说三道四。
茜翎知道魏家上下对她十分不满。可那又如何?她是郡主,只要她父王当一天汝阳王,她就始终是郡主。
哪怕再不供她银子花用,可她好歹也戴着郡主名号。
走在外面任谁见了她也要躬身行礼的。
可直到太子遇刺,谢峥竟然将行刺太子主谋的帽子扣到她头上,茜翎喊冤,可没人相信她。而且茜翎心中也有猜忌,猜行刺太子恐怕还真与父亲有关,兴许是父亲派人下的狠手。
太子遇刺身亡定能影响大夏朝局。
而且谢峥找到了她们父女暗中往来的书信,信里确定写了些大逆不道之言。
刺客虽死,可告示上画的刺杀的画像,有几人看起来确实和父亲身边的暗卫有些相像。
茜翎无法确定,魏家被围,她也无法去求证。
因此事,魏家那个老虔婆开始对她指指点点,说她克了魏家。
而且明目张胆的管她要银子。
她不给,那老虔婆竟然使婆子来抢。
茜翎何曾被这般对待过,可身边人大多被魏璟遣散了。她身边只有几个心腹丫头,自然不是府中婆子对手,所剩不多的银子被抢走了大半。
就在这时候,传出汝阳王率兵北上……
最初魏家害怕极了,那老太婆甚至提出将她绑了送到衙门。
被魏璟给拦下了,魏璟说就算绑了她,也无法割断她和魏家的联系了。现在她和魏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险些把那老虔婆气死。
自那之后,茜翎便被禁足了。
每日只有清汤和硬的咬不动的饼子。茜翎恨啊,她恨所有人,恨魏璟,恨魏家上下,恨谢峥也恨那个宋依依。
她诅咒那些人都不得好死。
就在茜翎以为自己恐怕没有活路之时,风向逆转。
早些时候魏璟竟然推门而入,自她嫁进魏家,魏璟待她便不冷不热的。
可是今日魏璟竟然拉着她的手,温柔的说心悦她。只是她以前太强势了,如今的她温婉恬静,他极喜欢。
然后还打开了关了数日的大门,让茜翎可以自由出入。
茜翎可没被魏璟几句好话哄骗,她很快知道魏璟为何如此了。
原来,她的父王竟然为了救她领兵而来。
难怪朝廷只是派了护卫围住魏家,却始终没有下令缉拿她,原本朝廷是顾忌父王。
如今父王强势领兵而来,茜翎心中冷笑。
魏璟真是棵墙头草,这是觊觎她父王的权势在讨好她呢。
朝廷都不敢动她,很大可能是朝廷根本打不过她父王的大军。
也许,父王这次会将诏煌城掀个底朝天呢。兴许大夏都要变天呢,到了那时她可就不是小小的郡主了。
虽然还不能跨出魏府大门,可整个魏家无人敢招惹茜翎,便是魏老夫人在她面前也卑躬屈膝的,说话都不敢大声。
茜翎终于将积攒了数日的浊气吐了出来。
盼着大军攻城,大夏改朝换代。
有这样认知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有人为了向汝阳王投诚,而动了别样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