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内心的巨大空洞要怎么填满呢?到了晚上,悲伤是容易弥漫的。情感是需要时间和经历才能体会到的,所以两家人没那么容易真的成为一家人。而作为儿媳或者女婿,也没那么容易融入对方的家庭或者体会到对方的情感,逐渐接受这个事实,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就很好了。人为什么要结婚,也许是为了软软糯糯的小生命,也许是为了漫长的人生有人陪伴,能够缓解孤独与空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和无奈之处,比如能干的老公需要庇护没那么能干的她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没那么能干的她,有时觉得自己仿佛是个拖累,需要努力赶走这一念头。这个世界,不如她的人多的是,仍然在努力好好活着。如今的她,已然得到了许多,不该也不能再产生那些糟糕的念头。仅仅是妈妈这个角色,仿佛都绑架了她。能够陪宝宝的国庆假期,本该享受亲子时光,但客观来说,享受的时刻也有,每晚的压抑也有。
对于父母那一代人来说,子女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是如此吗?对于那个搭乘她上班的姐姐来说,也是如此吧。父母之爱,为之计深远。在宝宝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想将自己的积蓄给孩子作为嫁妆,当以为的女孩出生后是男孩后,更加努力地赚钱,只为让孩子将来有底气和退路。对于他们来说,孩子的出生带来许多乐趣,孩子的发展仿佛给他们的人生是否成功贴上了标签。人这一辈子,果真就是自己长大、再把养自己的人送走、把自己养的人养大,生命的传承就是最大的意义,对她来说也是如此。
很奇怪,对于自己的父母不曾心疼,对于老公的父母却萌生了一些心疼的感觉。也许是她的父母在她面前从来不展露自己的弱点与需要,其实她能做的也很少,知道对方的心病却做不了什么的感觉最难受。希望她不止是感动自己,某几句话真的能让对方的父母有所触动吧,当然一个人的改变不是几句话那么简单的,她也不能抱有太高的幻想。
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过一天是一天就很好了。传说中的婆媳矛盾家长里短,她终究还是没能逃过。其实她只不过是仗着老公的爱撒个娇,发个小脾气。她没有底气,也没有什么底牌。绑住人的不是婚姻,也许是孩子。那个搭乘她上班的姐姐比她有底气也有能力多了,但也会为了孩子而接受当下这段婚姻,对于婆婆的帮忙和不快,那个姐姐选择的解法是把婆婆“赶”回去,把妈妈喊来帮忙带娃。她是没法复刻的,她只希望自己不要在婚姻里满腹委屈地活成“怨妇”。但她不够强,说什么等她什么都学会了就不再需要别人了,那只是气话。步入婚姻后没有了自己的底气,剩下的就只能各凭良心了。离了彼此,她很难,他也不一定轻松多少。他们都只是抱团取暖的普通人,需要家庭全力托举才能维系下去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