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分手后:前女友仰望我登顶 > 第731章 风波平息,新城初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1章 风波平息,新城初显

供电风波平息后的第二天,刘俊峰坐在办公室里,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冰凉的桌面。

窗外阳光正好,高新区的写字楼鳞次栉比,可他眼里没半分暖意,只有挥之不去的焦躁。

刘斌推门进来,手里捏着一份报纸,头版标题格外醒目——《应急供电连夜到位,新区学校医院如期调试》,配着工人安装发电机的照片,张扬的身影出现在角落,神色沉稳。

“叔叔,报纸都登了。”刘斌声音发颤,“张扬这手段,太厉害了,咱们根本拦不住。”

刘俊峰抬眼,目光浑浊,接过报纸草草扫了一眼,狠狠扔在桌上。

纸张滑落地面,发出轻响,像敲在他心上的警钟。

纪委的调查还在继续,每天都有下属汇报,说调查组在翻阅高新区企业的审批档案,甚至找了几家新增高耗能企业的负责人谈话。

他不是不怕。

陈明远落马时的惨状还历历在目,高墙之内的日子,是他这辈子最恐惧的结局。

之前几次作梗,全是被利益冲昏了头,可现在,张扬的反击又快又狠,应急供电稳住了民心,纪委的调查步步紧逼,再闹下去,只会引火烧身。

“别再动心思了。”刘俊峰的声音沙哑,带着从未有过的疲惫:“从今天起,不准再插手新区的任何事,也不准再跟供电公司、建材商私下联系。”

刘斌愣住了:“那高新区的利益……”

“保住自己最重要。”刘俊峰打断他,眼神里满是决绝:“张扬现在势头正盛,民心、政策、省里的支持都在他那边,咱们硬碰硬,只会粉身碎骨。”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新区的方向。

塔吊林立,高楼雏形已现,那片曾经的荒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蜕变。

他清楚,自己再也无力阻止这股大势,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收敛锋芒,祈祷纪委的调查不要查到自己头上。

从那天起,刘俊峰彻底沉寂。

常委会上,他不再发表反对意见,对新区建设相关的议题,一律点头附和;私下里,他约束了刘斌的行为,切断了与供电公司、建材商的私下联系,甚至主动向林振华汇报工作,表现出配合新区建设的姿态。

没有了暗中阻挠,新区建设如同卸下枷锁的骏马,一路疾驰。

三个月后,秋风送爽。

新区第一小学的校园里,丹桂飘香,崭新的教学楼错落有致,红色跑道环绕着绿色草坪,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开学第一天,校门口挤满了送孩子的家长,脸上满是欣慰。

“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学了,环境比老城区的学校好多了。”一位母亲牵着孩子的手,指着教学楼外的宣传栏:“你看,还有双语教学,以后孩子不用去外地读书了。”

旁边的父亲附和道:“当初还担心供电出问题,没想到政府应急措施这么快,一点没耽误开学。市长确实办实事。”

校门口的公交站,三条专线公交车依次停靠,乘客络绎不绝。

司机师傅笑着说:“现在新区人气越来越旺,早晚高峰都快挤不上了,听说还要再加车呢。”

与学校一路之隔的新区医院分院,门诊楼已经投入使用。

玻璃幕墙反射着天光,大厅里干净整洁,挂号机、缴费机一应俱全。

前来看病的老人排着队,脸上没有往日的焦虑。

“以前看病要跑老城区,挤公交得一个小时,现在家门口就有三甲医院,太方便了。”一位老大爷拿着病历本,对身边的护士说:“而且设备都是新的,医生也都是市医院过来的专家,放心。”

护士笑着回应:“我们以后还会增加夜间门诊和家庭医生服务,大爷您以后有不舒服,随时可以来。”

医院旁边的临时商业街上,几家超市、餐馆已经开业。

老街坊超市的分店就在其中,王富贵穿着整齐的制服,正在指挥员工摆货。

自从老城区的超市生意好转后,他借着政府的扶持政策,又在新区开了分店,生意火爆。

“张市长的眼光就是准。”王富贵看着来来往往的顾客,心里感慨。

当初跟着刘俊峰抗议,现在想来真是糊涂。

新区的人气越来越旺,周边小区的入住率不断提高,他的分店每天营业额都在上涨,比老城区的总店还要红火。

此时的张扬,正沿着新区的主干道徒步巡查。

道路已经硬化,双向六车道宽敞平坦,两侧的绿化带上,树苗生机勃勃,工人正在铺设人行道地砖。

章永年跟在身边,递上一份进度报告:“市长,核心区域路网已经全部贯通,自来水、燃气、电力管网都已铺设完成;市政府新址的主体工程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商业地块已经有五家房企签约,下个月就能开工。”

张扬点点头,目光扫过道路两旁的在建小区。

塔吊依旧忙碌,工人们正在进行外墙施工,不少小区已经挂上了“盛大开盘”的横幅。他抬手看了看手表,距离新区建设方案公布,不过大半年时间,曾经的荒坡已经变成了初具规模的新城。

“老城区的特色商业街怎么样了?”张扬问道。

“非常火爆。”章永年笑着回答:“上个月举办了美食节,吸引了周边市县的游客,周末客流量突破了三万人。商户们的生意都很好,之前抗议的几家,现在都在琢磨着扩大经营。”

张扬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他要的,就是这种老城区与新区互补共生的局面。

老城区保留历史底蕴,发展特色商业;新区承载行政、教育、医疗功能,吸引人口和产业,两座城区通过完善的交通网络连接,共同推动嘉和市发展。

巡查到下午,张扬来到新区的城市公园选址地。

这里已经平整出大片土地,湖泊的轮廓清晰可见,工人正在挖掘人工湖。

远处的儿童游乐区,几座滑梯、秋千已经安装完毕,几个附近工地的工人孩子,正围着游乐设施嬉笑打闹。

“公园的建设要加快,争取明年春天对市民开放。”张扬对随行的住建局工作人员说:“要保留更多原生植被,湖泊周边多设亲水平台,健身步道要贯通整个公园,让居民有更多休闲的地方。”

工作人员连忙记下:“我们已经联系了专业的园林设计团队,会按照您的要求,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公园。”

夕阳西下,张扬站在公园的高地上,俯瞰着整个新区。

教学楼的轮廓在余晖中格外清晰,医院的灯光已经亮起,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工地上的夜间施工灯光如同繁星点点。

这座新城,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回到市政府办公室,夜色已浓。

张扬坐在办公桌前,翻开新区建设的长远规划图。

上面标注着未来三年的建设目标:建成商业综合体三座、产业园区两个、中小学五所、社区医疗服务站十个,实现常住人口十五万。

章永年端来一杯热茶:“市长,您已经大半年没离开过嘉和了,要不要趁着国庆假期,回去看看?”

张扬接过茶杯,温热的液体驱散了疲惫,他摇了摇头:“不了。新区建设正是关键时期,很多事情都离不开人。等明年公园开放,各项配套都完善了,再考虑休息。”

这大半年里,他几乎没有休息过。

每天早出晚归,要么在工地巡查,要么在办公室处理文件,要么接待市民、企业代表,解决各种问题。

办公室的沙发上,常年放着一套换洗衣物,很多时候加班到深夜,他就直接在办公室休息。

他不是不想家,只是肩上的责任太重。

嘉和市的百姓期待着新区带来更好的生活,跟随他的干部们全力以赴,他作为市长,更不能有丝毫懈怠。

窗外的嘉和市,老城区的灯光温暖柔和,新区的灯光明亮璀璨,两条光带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城市发展的轨迹。张扬看着这一幕,眼底满是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