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新修堤坝的工作,由都水监长官元叔平总揽,水利专官们组成督察组,共同监督工程进度。

具体的工程,则由太守和县令征调百姓完成。在堤坝修建工程中,州县长官要保证工程不影响当地正常的农业生产。

往年预算紧张,难免顾得东来顾不到西,修出来的堤坝,往往只能解一时之急,遇到水灾,一冲即垮。

大堤溃败,百姓生计便极易出现问题。

倒是今年,朝廷拨的银子很快就到位,令都水监长官大大的舒了口气,内心对段书瑞充满感激。

这向朝廷伸手要钱,是要考验人脉的,元叔平往常向户部提交申请,五次里有四次要碰钉子,没想到这回银子这么快就到手上了。

段书瑞带着官员,将河清所辖的水道勘察了一遍。

这堤坝经过重建倒是更结实了一些,河工运了些石料过来,堆在堤坝外。

忽然,段书瑞想起什么,正要开口问话。

他刚张开口,只听风声作响,随着风在河岸呼啸着,豆大的雨点自头顶降落。

“大人,下雨了,随我们去工棚避避雨吧。”元叔平说道。

一众官员进了工棚,围坐着火炉坐下。隔壁工棚的厨子得了号令,正在熬姜汤,浓浓的姜味隔着帘子传来。

段书瑞搓着手,方才让河风一吹,脑袋里像糊了一层浆糊。一碗姜汤下肚,他才感觉四肢恢复了暖意,头脑开始复苏。

他和元叔平闲聊两句,就切入正题:“元长官可否将账册拿来?我要亲自查账。”

元叔平早有准备,呈上账册。他的心里有几分好奇,段大人此次巡察,没有带明算师,那他要如何核算账目呢?

然后,他就看到段书瑞摊开账本,拿出纸笔,在纸上列出大的名目,再列出收入支出,开始列式子计算。

在场的官员都看呆了,一个个伸长脖颈,想看看他能算出什么来。

段书瑞打了一堆草稿,用汉字写下一串结果。

元叔平探头过去,和自己的计算结果似乎有些许出入?难道是大人算错了?

他正自苦恼,就听段书瑞问道:“这里似乎不对?原定的石灰有一百钧,怎么后面又变成九十八钧了?”

段书瑞一一指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元叔平打起精神为他解答。

“大人,石灰不管是走水路还是旱路,都会有一定量的损耗。”

“大人,河堤的宽度不同,用量也会不同……”

段书瑞让众人一起核对账本,计算每一项工程,还真找出一些小疏漏。

最后,他将元叔平拉到一边,小声问道:“元长官,历年来的账册一般都保存在哪里?”

元叔平偏头想了想,说道:“凡是参与治理黄河的部门,每一部门都会有一份。”

这次修建堤坝的任务,由都水监和水利专官共同完成,两个总部定会各留一份账册,方便应付户部的检查。

段书瑞抿了抿唇,正在思索如何找到张庭做的阴阳账册,就听元叔平问道:“大人,这次去孟州述职,您可以带上我吗?”

“可以啊。河工上银两支出等事务,你是总管。你跟着我一同去孟州,河工这一块,就由你和水利专官一同述职。”

“多谢大人成全!”

这是给他表现的机会啊!他只是一介举人,一直想谋一个县官当当,可惜没谋上,只能通过别的渠道进入都水监,如今虽然做了长官,可总是郁郁不得志。

要是在太守面前留下好印象,名字传到吏部那里,没准下一次铨选,他可以谋个好官……

元叔平等人本想带他去最近的酒楼用餐,被他一句“巡视期间,一切从简”堵了回去。

吃着简朴的“工地食堂”,段书瑞的面上没有丝毫嫌弃,他操着一口熟练的方言,和民夫拉着家常,挨个慰问他们的健康状况,让他们心中很是感动。

民夫们虽然都是本地百姓,但来到河边做工,十天半月回不了家,内心充满孤独,好不容易碰上一个诚恳的县令老爷,心里都是暖乎乎的。

段书瑞的声望在民间涨了一波,现在要是有人敢骂他一句,民夫们一人一颗石子可以把那人砸得皮开肉绽。

这一巡视,就是大半个月,直到又一波寒潮袭来,他才回到县城。

他开始想家了,确切而言,是想念那个给了他一个家的人。

不知道她过得怎样?她的书挣到钱了吗?她的愿望都实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