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院是学子,私底下也是被分为三六九等。
普通学子只能老老实实在学院门口排队,而像原主这样的,只需要检查束修资质之类的。
经过考察后,便可以进入书院。
主要考察的是学子资质是否适合读书。
毕竟一个普通家庭供一个读书人不易,如果被供读之人没有读书天赋,那留在学院也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拖垮一个家庭。
这些当然不是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是因为,北安国文风盛行,整个北安国有很多书院,书院与书院之间时常攀比。
如果书院招收的学员,都是歪瓜裂枣,等到科考时,会拉低书院整体成绩。
这样有损整个书院的颜面,甚至会影响书院的招生。
这就跟后世那些学校一样,通过考试,用考高成绩来吸引招生同样的道理。
云峰这边,因为夏父托关系,提前联系好了学院。
所以他们走的内部只招通道,自然会的得到一些特殊的待遇。
比如不用再书院门口排队,可以直进书院,还有专门的人负责接待考核。
只要通过考核,便可以进入书院学习。
在书院里,住宿条件也可以住更好得地方。
不过书院毕竟是读书学习的地方,除了这些再无其他特权了。
夫子们自然也不想因为这些事情,将整个书院学习气氛搞得乌烟瘴气。
就算像云峰这样有特权的人,也是要考核的,考核通过哪怕花再多钱也不能进入学院学习的。
此时夏父就带着云峰走特殊通道参加书院的考核。
几人在小厮的带领下,通过偏门小路进到书院内部。
小厮将夏父和云峰带到一间屋舍外面说道:“夏老爷,夏少爷,夫子正在里面进行考核,小的就送到这里了,还有其他人需要去接,小的就先告辞了。”
夏父连忙示意身边的小厮,小厮秒懂,立即上前,递给那人一个小荷包。
然后夏父笑着说道:“多谢,你先忙。”
带路的小厮高兴的收下荷包,朝着夏父行礼便离开了。
夏父见人离开,吩咐身边小厮在外面等着,整理了一下衣袖,上前敲门。
“咚咚~咚~~咚咚~咚~~~”
接着里面传出一道威严的声音。
“进来吧!”
夏父闻言,带着云峰推开门走了进去。
只见房间里面已经有了十来个人。
今天是书院开学的第一天,这里大多数都是陪着自家孩子,前来报名的丫鬟小厮或者家里长辈。
夫子端坐在上方,头戴纶巾,身穿细棉长袍,脚穿长靴,一脸严肃,不苟言笑,年纪差不多在四十来岁。
看着就是极为严厉之人,让人不由得紧张严肃起来,心生畏惧。
屋子里除了负责考核的夫子外,还有一个守门的小厮,旁边还有一个负责记录的人。
夏父带着云峰进来后,负责守门的小厮立即迎了上去,将夫子两人带到最后的座位坐下,又给两人上了茶点。
示意他们排队考核,然后又站到门口。
端着茶水喝了一口,云峰不由得心里感叹,不愧是大书院,果然与以往小世界的那些小书院不同。
云峰只是在心里感叹了一下,然后开始认真打量起前方的负责考核的夫子。
没什么太大的新意,考核的除了考核基础外,就是考核记忆力和思考问题得能力。
因为前方排队考核人比较多,等轮到云峰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夏父连忙带着云峰上前,先给坐在上方的夫子行礼,这才把云峰推向前。
夫子上下打量了几眼云峰,满意的点了点头。
夫子满意点头,不是因为云峰看到云峰读书的天赋什么。
而是因为在古代为官,首先五官面貌要端正,不然哪怕你满腹经纶,口吐文章都不行。
科举自然也是一样的,面容有瑕者,身有残疾者,都没有办法参加科举的。
云峰即使心态再好,经历再多大风大浪,此刻被夫子这么打量着,也不自觉的站得笔直,直到夫子点头,才松了一口气。
也许这就是血脉压制吧!不管你有多么厉害多强,只要遇到老师,都会被压制。
夫子轻轻咳嗽一声问道:“你为什么要读书。”
夫子上下打量着云峰,第一句话,就为了这样的问题。
云峰听到这话有些诧异,因为刚才坐在后面,他也听到夫子考核其他人,并没有问这个问题。
不过云峰只当是夫子随机抽取考题。
他思考许久,才缓缓开口。
“回夫子,学生读书是想考取功名,成为家人的依靠,摆脱商户的身份。”
云峰想了想,怕这个理由会让夫子觉得太急功近利,立马又补充了一句。
“如果学生能科举入仕,学生还是会为百姓多做事,我有口肉吃,肯定会给让百姓有汤喝的。”
原主这具身体毕竟只有七岁,因此他的思维尽量朝着一个小孩子认知靠拢,再加上自己的思想,说出这些话,并不突兀。
夫子点了点头,没有露出任何神色,没有做任何点评,仿佛刚刚那问题,只是随口一问。
接下来进行了正常考核流程。
“一旦选择读书科举,这条路,你需更加勤勉,需要日夜耕读,才有一丝机会,不可半途而废荒废学业,可懂?”
云峰极其认真的点头,“感谢夫子教诲,弟子受教了。”
夫子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在家可否启蒙过。”
云峰想了想,夏父在原主五岁时,请过先生替原主启蒙过。
直到最近,原主学习的差不多了,也到了入学的年龄,这才打算送原主来书院。
“回夫子,在家的时候,父亲请过夫子,替学生启蒙。”
“都学过那些?”夫子问道。
云峰没有任何思考,直接开口答道:“学生启蒙的书籍是,三字经和百家姓,也学过四书五经,不过只能背诵一部分,理解的不太透彻。”
夫子点了点头,便准备看一下云峰的进度。
“那你先背诵一下“三字经”。”
听到夫子的话,云峰便背负着手,背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背了一部分“三字经”,又被夫子抽背了其余几本书的一部分,也让他说了一下理解讲释。
云峰自然懂这些,但原主在读书这方面,确实没什么天赋,云峰并不想暴露自己,所以他假装一知半解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