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后妈恶毒后妈爽,后妈日子过得好 > 第902章 这才是为国为民的好青年该有的结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02章 这才是为国为民的好青年该有的结局

等到了正式吃午饭的时候,小花猫可算被奶奶洗干净了。

牙牙顶着干干净净白白嫩嫩的小脸跑到姜糖跟前,跟妈妈炫耀自己的脸洗干净了。

姜糖让哼哼去楼上拿了小孩子专用的雪花膏下来,给牙牙的小脸抹雪花膏。

她在牙牙的额头、下巴、鼻尖以及脸蛋上分别点了一下,边揉搓边说:

“要赶紧抹抹雪花膏,要不然咱家牙牙的脸蛋就变成小猴屁股啦。”

牙牙被吓得使劲抹小脸,“牙牙不要变成小猴屁股的脸。”

哼哼在旁边咯咯咯偷笑,牙牙是小傻瓜,妈妈是骗她哒!

饭桌上,王玉珍和傅德民热情地招呼王老师傅吃饭,就怕他客气。

王老师傅:“不用招呼,我爱吃啥夹啥。”

姜糖:“爸、妈,大舅爹不是外人,就是来家里少了,显得有些生疏,以后多来几次,一家人的感觉就回来了。”

王玉珍:“对对对,那我就不跟大舅客气了,大舅爱吃啥夹啥,够不着了我给你夹!”

傅德民看王玉珍一眼,“玉珍,你吃饭吧,大舅够得着的。”

再招呼下去,老爷子都不知道该怎么下筷子了。

好在桌上有小娃娃,会让王玉珍分心。

牙牙早就会自己吃饭了,虽然拿筷子的动作不标准,但是已经能夹起菜了。

就是牙牙个子矮,有一些不在面前的菜,她够不着,需要王玉珍给她夹菜。

王老师傅:“这娃儿今年9月份是不是得上学了?是打算放乡下上学呀,还是送城里上学呀?”

傅德民跟王玉珍对视一眼,两口子私底下还真商量过这事儿。

因为傅曼华跟他们讲过,说城里的教学质量肯定比乡下好。

城里的老师都是正儿八经大学毕业的学生,而且都是好大学毕业的学生,那乡下的学校很多都是代课老师。

最关键的是乡下没有幼儿园,镇上才有。

弯弯在城里,她就顺利上了幼儿园。

那牙牙在乡下连幼儿园都没有,难不成就不让牙牙上学?

两口因为这事商量过很多次,初步的想法是送俩孩子去镇上上学。

牙牙在镇上上幼儿园,哼哼也转到镇上的小学。

傅德民的土石方厂子就在镇上,王玉珍到时候过去接送孩子,还在家里做点饭,傅德民连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了。

他俩迟迟没把这个决定跟姜糖讲,主要原因是姜糖的两个厂子都在乡下。

这会儿被王老师傅这么一问,傅德民跟王玉珍交换一下眼神,就想着这事是不是跟姜糖商量一下,看看姜糖的意见?

傅德民拿脚抵了王玉珍一下,让她说。

王玉珍:”姜糖,我跟你爸有个事儿想跟你商量。“

姜糖抬头:“妈,有啥事你说一声就行。”

王玉珍指了指哼哼和牙牙,跟姜糖说:“是关于哼哼和牙牙上学的事儿。”

姜糖立马意识到这事挺大了,她看着王玉珍:“妈,你说。我听着呢!”

王玉珍:“牙牙今年该上幼儿园了,但是咱们这儿没有幼儿园。她要是送去上小学的话,这年纪又太小,人家肯定不收。”

“我跟你爸就想着,要不要为了牙牙搬去镇上住几年?顺便把哼哼也转学到镇上去,镇上的教学质量总比乡下好吧?”

“而且你爸上班的地方不就是在镇上吗?还省了他来回两头跑的时间了。”

姜糖立刻说:“妈,这是好事啊。”

王玉珍为难:“但是你厂子不是在乡下吗?我们要是都搬镇上了,你这来回来上班咋办?”

姜糖:“妈,今年七月份我就参加高考了,我的目标是北京的大学,到时候我去北京上学的。工厂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关系呢?”

王玉珍一拍大腿:“哎呀,我忘了你考上大学,要去上学这事儿了!”

姜糖:“哼哼和牙牙要是能去更好的地方上学,我跟横江哥必须同意,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不是?”

“咱们全家现在努力奋斗,辛苦赚钱,不就是为了孩子啊?”

王玉珍:“那肯定!”

王老师傅:“看看,这事一说开,你们全家一致同意了,这算什么大事儿啊,问题就解决了!”

“唉……,不对啊,那个姜糖对象呢?我咋没看到姜糖对象啊?”

王老师傅早先就听说王玉珍的儿子是个当兵的,后来说是受伤被送了回来。

这都受伤被送回家了,难道还没有转业?

这种事特别容易传播,王老师傅每次回老家,都能从老家人那边听到一些有关王玉珍儿子的消息。

反正各种说法的都有。

有说坐轮椅了,有说残废了,有时候两条腿都给炸飞了……

反正哪个版本听起来,都让王老师傅心里挺难受的,人家小伙子可是为了保家卫国才负伤的年轻战士呀!

本来王老师傅还以为过来之后就能看到玉珍儿子是啥情况了,结果王老师傅来了之后没瞧见人。

王老师傅一直没好意思张嘴问,到这会儿都提到孩子上幼儿园的事,王老师傅忍不住问了一句。

傅德民:“哦,大舅,你是说横江啊?横江上学去了。”

王老师傅一愣:“上学?”

王玉珍:“大舅,这事你不知道啊?横江在部队的时候考上了军校,去年九月份开学就去上学了。”

王老师傅:“……我听说横江的腿……”

王玉珍:“哦,横江的腿好了。”

王老师傅:“啊?好了,他的腿好了?”

王玉珍点头:“是啊,要是没好的话,他也没办法去上学。他上的是军校,上军校得参加学校的训练,问了医生说他能参加才让他去的。”

王老师傅很震惊,但是心里更多的是有些高兴。

原来玉珍的儿子不像外头那些人说的那样,什么残废了、不能走路只能躺家里呢,出门只能靠坐轮椅之类的。

人小伙子只是当时受了点伤,做了个小手术,后来腿好了,不但能上军校,还能参加军校的训练!

这才是为国为民的好青年该有的结局,而不是像村里那些人乱说的那样!

王老师傅:“那就好,那就好啊!好人就该有好报才对!”

傅德民和王玉珍对自己家现在的日子非常知足,经历过横江的事故后,如今家里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他们还有啥不知足的?

家里现在最大的事就是姜糖考大学和生娃娃。

等姜糖把这些事办完了,以后家里就更顺啦!

现在村里人特别羡慕他们家的好日子,儿子如今不只是当兵的战士,而是带着一身军功去军校学习了,还是凭自己本事考上去的。

王玉珍跟王老师傅说了不少傅横江的事,王老师傅听得十分感慨。

以后他再也不听村里人那些人乱嚼舌根了。

人家玉珍家老小好着呢,哪里像他们说的那样?

心情一高兴,王老师傅中午都破天荒的多喝了一盅酒。

哼哼和牙牙吃完饭就自己跑出去玩儿了,大人们就陪着王老师傅聊天说话。

都到了家里,自然不用谈厂里的生意,主要是王玉珍跟王老师傅续老家的一些亲戚关系。

都是老王家庄的本家,双方提起很多人,大家都知道这亲戚关系还越续越近了。

等最后王老师傅要离开的时候,王玉珍已经眼泪汪汪了,“大舅,没想到咱们不是远亲,,这关系近着呢!”

王老师傅不但跟王玉珍这边沾亲带故,跟邱成光家那头也有亲戚关系。

姜糖在院子里看着那辆没人骑,放在家里一直落灰的自行车,她拿抹布擦自行车上的灰尘。

看到哼哼过来,姜糖拿着抹布站起来,伸手在额头擦了一下:“呼——”

哼哼看到了,赶紧冲过来,从姜糖手里把抹布拿走了:

“妈妈,你咋一点儿都不听话呢?爷爷和奶奶都说了你不能做这些事,你要干啥事你得喊我,我帮你干活!”

姜糖:“妈妈这不是干活,妈妈这就是闲着无聊,休息一下。”

哼哼:“休息得坐着休息,手里不能拿东西。”

“妈妈是不是想把自行车擦得干干净净的呀?我来擦!”

哼哼说着,把抹布拿走了,还跑去拿了一个盆打水端过来,用抹布蘸着水,把自行车仔仔细细擦了一遍。

牙牙累累巴巴的抱着她的小椅子,“嘿咻嘿咻”的朝姜糖这边来,然后把小椅子放到地上,还用手拍了拍小椅子,跟姜糖说:

“妈妈,你坐呀!”

姜糖:“……牙牙,你心疼妈妈,给妈妈搬小椅子坐呢。”

牙牙拿小手擦着额头,“重的哟。”

姜糖忍不住笑着说:“咱家牙牙辛苦啦!”

牙牙又用小手背擦小脑壳:“呼——”

那动作、那神态,就连发出“呼”的声音,都跟姜糖一模一样。

姜糖:“哈哈哈哈哈,咱家牙牙实在是太辛苦啦。”

哼哼看了妹妹一眼,忍不住翻了个小白眼,牙牙就搬个小椅子,就一副很累的样子。

那她以后上学了,学校打扫卫生的时候,咋办哟?

傅德民要送王玉珍回去,姜糖赶紧跟着王玉珍后面,“妈,跟你商量个事。”

王玉珍瞪着眼睛,看着姜糖说:“咋啦?”

姜糖伸手指了指自行车,“妈,咱家这自行车放在家里一直都不骑,上门都落灰了。”

“我想替厂子买下来,作为厂子里到底共用自行车用。”

“平时放厂子里,万一以后厂子里有啥急事,工人还能骑车相互通知,不耽误事。”

王玉珍:“你直接拿走吧,这还用说吗?花啥钱呢?你当妈是啥人啊?掉钱眼里啦?”

姜糖:“那肯定不能直接骑走啊,厂子里的东西得进出有账,是作为厂子里的财产的。”

“说句不好听的,万一以后丢了,还能有账目证明东西价值,报官都能拿出证据。必须得花钱买!”

王玉珍一听要证明东西价值,你可说:“一百块钱,不能再便宜了!”

姜糖:“妈,一百太贵了,八十吧,八十吧,这数字吉利、好听。”

王玉珍:“行,推走!”

王玉珍说着,转身跑屋里,随后拿了八十块钱从屋里出来。

她拿着钱,往姜糖手里一塞,然后又从姜糖手里把钱接了过去:“好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自行车你推走吧!”

姜糖:“……妈,咱们真就走个形式啊?”

王玉珍:“要不然呢?一辆破自行车,我收你八十啊?你当妈掉钱眼里啦?只认钱不认人啊?”

姜糖:“……”

门口,傅德民和王老师傅正回头看着婆媳二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王玉珍看看傅德民,又看看自行车,跟傅德民招招手:“老傅,你过来,你把自行车放车后斗,运到家具厂……姜糖,这自行车你想放哪个厂子里啊?”

姜糖:“妈,我想放木材厂。”

王玉珍掉头跟傅德民:“听到啦?放木材厂,给大家伙用的。”

傅德民啥话没说,走到自行车旁边先用手按了按前轮,又按了按后轮,发现后轮没什么气了,就把家里的打气筒拿出来,对着后轮就一通打气。

打完气,就推着自行车到外面,把自行车放扛到了后车斗上。

王老师傅:“这是干啥呀?”

姜糖:“大舅爹,这是厂子里财产,平时要是谁有什么紧要事,可以骑上应应急。”

“要是平时没什么事,大舅爹就用让身边做事仔细的称心弟子用车带着你上下班。休息让人骑着去镇附近的集市买些日用品也方便。”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刮风下雨就不要骑了,平时骑一骑还是挺方便的。”

“我平时不在厂子里,自行车就麻烦大舅爹帮我看着点,可别因为是集体财产,大家伙用起来就不珍惜。”

姜糖请王老师傅看着点不是重点,重点是王老师傅真要对自行车上心了,厂子里的徒弟没事谁敢乱碰啊?

这自行车,根本就是姜糖给他平常上下班路上用的。

因为宿舍到木材厂有段距离的,年轻人走起来没啥,但是像王老师傅这个年纪的人走起来,肯定要比其他人慢一些。

如今有了自行车,王老师傅上下班可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