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村干部离开,屋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昏黄的灯光笼罩着杨开一家,温馨又带着些许离愁别绪。杨开和父母、小妹、奶奶坐在一起闲聊。
母亲杨英正坐在床边,仔仔细细地给杨开收拾着东西。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一边收拾,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这一次出去又不知道多久才回来,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这次你两个姐姐也没回来,也不知道她们在江岛怎么样了,家里也没什么东西,我从地里摘了些蔬菜你带着,去了给你姐姐让她们给你做,还有这个八宝辣子,我按照你的方式炒的,你带着……”
母亲把一捆新鲜的蔬菜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又拿起一个用干净布包着的罐子,里面装着香气四溢的八宝辣子。那辣子红亮诱人,混合着各种调料的香味,弥漫在屋子里。
父亲坐在一旁的旧木椅上,默默地抽着烟。橘红色的火光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忽明忽暗,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眼神里满是关切。
小妹坐在杨开的脚边,忽闪着大眼睛,看着杨开问:“哥哥,你又要离开了吗?”
杨开蹲下身,轻轻摸着小妹的头,笑着说:“是啊,哥哥得挣钱,给你买肉肉和大白头奶糖吃。”
小妹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乐呵呵地拍着手:“好呀好呀,我要吃大白头奶糖,还要吃好多肉肉。”她伸出小手,比划着肉的大小。
奶奶坐在角落里的旧藤椅上,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眼神却格外慈祥。她颤颤巍巍地说:“开儿啊,到了外面别惦记家里,好好干你的事儿。在外面要听姐姐的话,别惹她们生气。”
杨开走过去,握住奶奶的手,说:“奶奶,我知道了。您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等我在江岛站稳脚跟,就接您过去享福。”
母亲收拾完东西,走过来,把包递给杨开,说:“这里面有几件换洗衣裳,还有你小时候你爸给你做的那个小木人,带着它,就当家里人陪着你。”
杨开接过包,心里一阵温暖。那个小木人是他小时候最心爱的玩具,虽然已经有些破旧,但承载着满满的童年回忆。
父亲掐灭了烟头,站起身,拍了拍杨开的肩膀,说:“开儿,到了外面,遇到啥困难都别怕,咬咬牙就过去了。咱们家的孩子,没有孬种。”
杨开看着父亲坚毅的眼神,重重地点了点头:“爸,您放心,我不会给咱家丢脸的。”
小妹拉着杨开的衣角,不舍地说:“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会想你的。”
杨开蹲下身子,抱住小妹,说:“等哥哥挣到钱,给你买好多好吃的,就回来。到时候,哥哥带你去河里抓鱼,好不好?”
小妹破涕为笑,用力地点点头:“好,我等哥哥回来。”
次日一大早,天色还未完全破晓,四周一片静谧。杨开洗刷好,准备离开。家中的小院在微弱的晨曦中显得格外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鸡鸣打破这份寂静。
他发现厨房有灯光,便轻轻走了进去。只见母亲正围着那条洗得有些发白的围裙,在案板前忙碌着。案板上摆放着整齐的饺子,一个个饱满圆润,像是母亲满满的爱意。
杨开心中很是感动,轻声说:“妈,你几点起来的?”
母亲笑着转过头,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更多的是对儿子的关切:“也没多久,想着你一大早就要去城里,到时候饿着肚子可不行,我就给你包了饺子。”
杨开看着母亲熟练的动作,笑着点头,想起在北方有句俗语“上车饺子下车面”。他说:“妈,我帮您。”说着便伸手想去拿饺子皮。
看着他的动作,杨英连忙摆手,眼神里满是心疼:“你赶紧出去,都是换的干净衣服,可不要弄脏了。出去等着,一会就好了。你去看下你达(爸爸)起来没,吃了饭,让他赶着驴车送你进城。”
杨开走出厨房,来到父母的房间。屋里弥漫着淡淡的烟草味,父亲已经坐在床边,正穿着那双旧布鞋。杨开说:“达,起来啦,妈在厨房包了饺子,吃了送我去城里。”
父亲站起身,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说:“行,我这就去。”
一家人围坐在破旧的饭桌前,灯光昏黄而温暖。饺子冒着腾腾的热气,香气扑鼻。母亲不停地往杨开的碗里夹饺子,嘴里念叨着:“多吃点,路上才有力气。”
杨开大口吃着饺子,那熟悉的味道在舌尖散开,那是家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父亲吃着饺子,话不多,但眼神里满是不舍。小妹坐在一旁,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杨开,嘴里也塞得满满的。
吃完饭,父亲赶着驴车来到院子里。驴车虽然破旧,但被父亲收拾得干干净净。母亲把包好的东西递给杨开,又仔细地给他整理了一下衣领,叮嘱道:“到了江岛,记得给家里写信,有啥难处就跟姐姐们说。”
杨开点点头,眼眶有些湿润:“妈,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您和达还有小妹也要照顾好自己。”
小妹跑过来,抱住杨开的腿,哭着说:“哥哥,你不要走。”
杨开蹲下身子,擦去小妹脸上的泪水,说:“小妹乖,等哥哥挣了钱,回来给你买好多好吃的。”
父亲“驾”了一声,驴车缓缓驶出院子。杨开坐在车上,回头望着越来越远的家,心中满是眷恋。
深区火车站人潮涌动,嘈杂的声音和刺鼻的汗味混杂在一起。杨开提着大包小包,在人群中艰难地挤了出来。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衬衫也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背上。
此时,杨文和杨强已经在外面约定好的地方等着了。他们看到杨开的身影,立刻迎了上去。杨文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干练;杨强则略显瘦小,但眼神灵动,充满了活力。
两人连忙上前帮忙接过杨开手中的大包小包,将东西小心地放在车上。杨开上了车,坐在后座,长舒了一口气。几人坐在车上,车子缓缓驶离车站。
杨开看着两人,关切地问:“公司最近怎么样?”
杨文一边专注地开车,一边回答道:“杨总,购物广场和酒店这边进展很顺利,深区领导本和对这个项目非常关注,目前主体建筑已经有了规模,预计再有三个月就可以封顶了。”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充满了自信。
杨强接着说:“杨总,工厂这边已经建设完毕,制衣厂这边基本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正在收尾,目前已经在小批量生产,还有许多设备陆续到达。药厂那边因为技术方面原因,还在建设,许多设备也需要调配……”他说得详细而有条理,时不时还拿出小本子查看一下数据。
杨开认真聆听着两人的汇报,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思考的光芒。听完后,他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购物广场和酒店要注重品质和服务,争取在开业前做好宣传,吸引更多的顾客。制衣厂小批量生产要严格把控质量,为大规模生产做好准备。药厂的技术问题,你们要尽快和专家团队沟通,调配设备也要加快进度。”
接着,杨开又问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员工的培训情况、市场的调研结果等。两人也一一给出了回答。杨文说:“员工培训已经按照计划进行,效果还不错,员工的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杨强则说:“市场调研显示,我们的产品在深区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竞争也很激烈,我们需要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杨开思考了一下,说:“员工培训要持续加强,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市场竞争激烈,我们要突出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另外,我们也要关注行业的动态,及时调整我们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