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顺子,你,哎,算了吧,还是我自己去!”

耿云平重新把沉重保暖的大狗皮帽子重新戴上,“你那手太潮,别耽误吃饭!”

说着,他拿上家伙式儿,就往帐篷外走。

杨大海几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都跟在他后面看热闹。

天气寒冷,今天下午取冰的地方,已经又重新结上好几厘米厚的冰层!

耿云平戴着狗皮帽子,左手拿着冰穿子,右手拿着手电筒,双脚打着哧溜滑,不一会儿就到了深水区。

等觉的差不多到地方了,就趴下身子,扑拉干净冰面上的浮雪,拿着手电筒往冰面下照。

他这是在踅摸鱼群。

大河里的鱼虾不是均匀分布的,要想一窟窿把鱼砸上来,光靠运气可不行。

耿云平边照边挪地方,往旁边儿走了抵有个三四米吧,他才站起身。

“就这儿了!”

说着,他把冰穿子倒过来,大头朝下,狠狠砸了下去!

一下!

两下!

只听见扑的一声响,一股子河水混着水底杂草和鱼涌了上来!

“云平,你还会隔着冰面找鱼窝子呐!不是一般炮儿啊!”

杨大海连连惊叹,耿云平不好意思的嘿嘿傻笑。

他着扔下冰穿子,从李榆树手里接过抄网,探进冰窟窿就开始沿着一个方向搅动。

搅动几圈后,耿云平“嘿呦”一声,双臂一抬,一抄网鱼获直接被扔到了旁边的冰面上!

杨大海几人上前查看,只见活蹦乱跳的大鲫瓜子,山胖头、白条柳根、葫芦仔、泥鳅、小鲶鱼、嗄牙子、红肚皮的蛤蟆应有尽有!

几个男人捡着个大肥美的鱼和蛤蟆往袋子里扔,个头小的就重新扔进冰窟窿里。

冬天的大河处于一个完全封闭的状态,冰层下的空间不多,氧气稀薄,里面的鱼和蛤蟆都处于半休眠状态,打开冰窟窿后,这些鱼闻到了鲜鲜空气就会朝冰窟窿聚集,非常容易捕捞。

耿云平越搅越来劲,冰上的各种鱼货也越来越多!

杨大海三人看的手痒痒,就耿云平歇着,他们三个轮流在冰窟窿里边搅边捞。

耿云平找的这块地儿,鱼和蛤蟆又肥又多,冰窟窿不断有鱼和蛤蟆被捞出来。

一会儿的工夫,捞出来的鱼货就堆成了堆!

这里面半斤左右的鲫瓜子和鲤鱼最多,红肚皮蛤蟆也不少!

鱼和蛤蟆在冰面上蹦哒一会儿,便渐渐的被冻僵了,支楞八翘的各种姿势都有。

收获了大概七八十斤鱼获,这个冰窟窿就没鱼了。

几个人还有点儿意犹未尽,李榆树就提议再找个冰面继续穿冰。

耿云平苦巴着脸,眉毛胡子上又结了一层冰霜:“姐夫,我这一天就早上起来吃了两块饼子,现在饿的前心贴后背了!”

“哦,哎呀,那就先回去吃饭吧!”

李榆树遗憾的搓搓手,拉着盛满冻鱼的袋子往河边帐篷走。

等他们到的时候,其他人找来不少干芦苇,又砍了些砍树枝子,早就把火升起来了。

铁锅里放了一锅的碎冰,这功夫也烧开锅了。

顺子接过李榆树手里的袋子,哗啦一声,把冻的嘎嘎硬的鱼获倒在地面上。

他挑挑拣拣的选了一堆,扔大桶里,用凉水缓上。

鱼获没冻结实呢,一缓就化了,软和了。

顺子熟练地把山胖头鱼的脑袋拧下来扔了,白条柳根和嗄牙子的肚子简单一挤,也不刮鱼鳞,泥鳅干脆不挤不洗整条进锅!

耿云平站在旁边儿指挥:“把那些红肚皮蛤蟆都扔进去!”

顺子挑了十几只肚皮鼓鼓的蛤蟆,不开膛直接扔进锅里!

其他人把十几个冻的杠杠的窝窝头摆在火堆四周,拨弄着干树枝子开始煮鱼汤。

这时的鱼,干净肥美,根本不用什么葱姜大料,酱油料酒的去腥,就这么炖上一大铁锅,放点儿大酱,那小味儿就挠挠的上头!

这就是上好的食材,保持住本来的鲜味最牛逼,根本不需要什么调料增色。

树兜子烧的噼里啪啦的,帐篷里暖的乎的,杨大海几人就坐在帐篷里,抽烟喝水闲拉呱。

李榆树心疼小舅子,劝他今年再干一冬天,明年可别开冰了。

受这洋罪呢!

现在是能挣点儿钱,可等老了,什么风湿,风寒,各种毛病都能找上他!

耿云平三两口抽完一根烟,讪笑道:“先顾眼巴前儿吧!这功夫也想不了以后啊!”

东北这嘎达,黑土地攥一把能冒出油来,插上根干树枝子都能冒芽。

又守着大江大河,绵延千里的大山,生活在东北的老百姓,只要勤快,糊口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也就限于糊口了。

麦子熟了几千年了,除了压榨佃农的地主,就没见过哪个老百姓靠种地发财的!

所以,普通老百姓家的日子,只能说过的去。

但凡家里碰上婚丧嫁娶,生病住院这些大事儿,从兜里往外掏子儿可就费老鼻子劲了!

“家里咋的了?出啥事儿了?”

杨大海翘着二郎腿,嘴里嚼着崩豆,随口问道。

要是家里真有什么难处,看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主要是杨大海跟李榆树不外,耿云香也挺够意思。

他家盖房,他大哥家盖房,这两口子天天来帮忙,一天没落下。

耿云平吭哧一会儿,也没说到底咋了。

他不说,杨大海也没继续追问。

说白了,跟杨大海要好的是李榆树两口子,耿云平就算个爱屋及乌。

“平哥!鱼汤好了!吃饭了!”

顺子拿着大铁勺在锅边轻轻敲了两下。

柴火正旺,鱼汤翻滚起伏,一股浓浓的鱼香扑鼻而来!

“得嘞!哥哥们,咱们先吃饭吧!”

说吃饭,大野外的也没桌子,就是个人拿出自己的饭盒,一人盛一饭盒鱼汤鱼肉的,手里攥三四个窝窝头,找个地方蹲下,唏哩呼噜的造完完事儿!

铁锅里的鱼汤已经熬成了乳白色,汤上面飘着一片片的油珠子。

说到这儿,咱们就得说一下了。

方才炖鱼汤的时候,锅里可是没有放油。

那这鱼汤里是怎么有这么多油的?

这就是东北大江大河里产的嗄牙子和蛤蟆肚子里的油水!

只有在东北才有,这油金贵得很!

杨大海几人,一人端个破碗,嘶哈嘶哈的喝鱼汤,吃蛤蟆,觉的嘴里的鱼肉那叫一个鲜亮!

李榆树带过来的大豆腐炖肉,一热好就被开冰的人抢光了。

他们现在看见鱼肉就反胃,白菜炖粉条子都比鱼汤有吸引力!

两拨人各吃各的,谁也不打扰谁。

耿云平从床铺底下翻了半天,整出来一瓶子六十度的散篓子!

大冬天的,一杯烈酒下肚,全身都热乎起来了。

杨大山也喝了一杯。

可就这一杯,他就觉的自己喝醉了!

不然,秀儿咋会出现在窝棚前,还含冤带恨,情意绵绵的看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