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君砚尘轻轻摇头,

“不问了”

顾南枝故作不懂,

“嗯?为何不问啊?”

“因为我的南南她不会。”

“啧”

顾南枝轻‘啧’一声,

“还真是被你拿捏了呢,”

是的,她不会,她认定了君砚尘,只要他不背叛,那危险何惧?一起闯了。

“南南,谢谢你”

“唔.........”

顾南枝:“.........”

谢谢就谢谢,感动就感动,动手动脚做什么!!!

“别闹......唔.......明天该赶路了......累.......”

“正是要赶路了,路上不方便......”

狗男人,怎么一发便不可收拾了呢!!!

————————

七日时间已到,出行马车早已经备好。

君砚尘顾南枝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孩子,随行的有苍灵,李管家,周才,夏荷,冷云,冷月。

来君澜的时候是这几个人,如今回去则是多了四个。

本来还有任书远的,但是经过商议最终还是不准备让他同行,免得到了京城对他有影响,毕竟君砚尘在京城可谓敌人众多,

至于任书远就照苍灵另外的安排。

安排了三驾马车,留下的人依依不舍的跟着一起出了府,到门口他们也该止步了。

最后对他们叮嘱了一句,

“白藏,书翌,书青,家里就交给你们了,守好家。”

“是”

几人记下了。

“主子,师父,万事小心。”

白藏对着二人鞠躬行礼,随即又转向苍灵,

“苍灵,主子与师父的安全交予你了,保重,李叔......”

苍灵回以好兄弟一个安心的眼神,又忍不住拍了拍起肩膀,

“这边交给你了。”

“公子,小姐,保重。”

任书翌,任书青他们也是一样先是拜别了顾南枝,君砚尘,随即心中的不舍与担忧则是转向了其他人才流露出来,

对夏荷,冷云冷月,李管家等人做了托付。

“夏荷姐姐,冷月,冷云姐姐,小姐,我师父就拜托你们了,一定照顾好她,还有小少爷,小小姐.......”

“放心吧,书青,这是我们分内的事,定会护好小姐周全,你也照顾好自己......”

“顾美人,君公子........”

“南枝姐姐......”

正是抒情之时,许家人兄妹们也来了,准备离开之际,他们也去了许家一趟与之辞别,

但是今日,许家兄妹还是忍不住来送送,同行而来的还有江成植。

“许二公子,清宁,江公子,你们怎来了?”

“顾美人,君公子,知晓你们今日离开,作为朋友自然是要来相送的。”

说罢,二人也是难得的正经了几分,对着二人拱手行礼,

“二位,保重,一路顺利。”

“多谢,三位保重,待下次重逢之际在一起喝酒啊。”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朋友之间此刻似乎也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一句诺言,一个微笑足矣。

这时候王允川与郑书屿从不同的方向汇聚到了君府门前,王允川这边也同样是安排了一辆马车,带着来时的随从一起,

下马车还特意打量了一眼君府门前的三驾马车,并未至言,转而挂上虚伪的笑意想君砚尘等人问候,

“见过公子,夫人,下官来晚了,可准备好了?若是准备好了,咱们这就启程吧?”

“见过王长史,准备好了,可随时启程。”

话音刚落,郑书屿带着人来到了众人面前,身后还跟着装满的三个车子。

行到人前,郑书屿先是上前给君砚尘,顾南枝行礼,只是此时人多眼杂,他省去了称谓,

继而转向王允川,

“王长史也到了。”

“郑大人”

在郑书屿面前,王允川身为下官,礼仪上还是要周到的,施礼之后,便问出了疑惑,指着郑书屿带来的三车货物问到,

“郑大人,这是?”

闻言,郑书屿靠近王允川低声回答,

“哦,王大人有所不知,这车上装着的是王爷与王妃此番为太后所备的寿礼........”

“哦?”

这是什么寿礼,他怎不知,王允川一时有些激动,郑书屿及时拉住了他,继续解释,

“王长史别激动,此事说来话长,总之这里面的乃是天赐良种,由王爷与王妃在山中寻得,

经过试验,此天赐良种可代替大米,小麦作为粮食果腹,且比大米小麦高产,一亩地可产上千斤粮食,

此乃上天恩赐,有了此良种便可解决饥荒,往后可不再担忧粮仓无粮,百姓无收.......”

郑书屿一顿解释,却是让王允川心中大骇,此等大事他竟然不知,且如今还要由君砚尘,顾南枝作为护送,且进京进献天赐良种,这怎能行........

“这......这.......郑大人,此事我怎不知?此等大事应尽快上报朝廷,为何隐瞒现在才说?”

见他激动,郑书屿连忙安抚,

“王大人,王大人,冷静,别激动,你听我说,此天赐良种发现得早,可那是谁都无法确认其可食,

且无法确定其是否盛产,贸然上报若是判断错误岂不是欺君之罪,这不经过王爷王妃他们的不屑努力,

最终才得以确认,正巧又迎天子圣恩,恩准他二人回京贺寿,理应由他们护送回京,进献朝廷,

恰迎太后寿诞,又降良种,此乃大喜之兆..........”

郑书屿在这展现了为官者的好口才,也让王允川无话可说,心中却是记上了一笔,他到此两月有余,发生了此等疏漏,待回去后,恐怕..........

左思右想,他这才找到了出处,带着一丝质问,

“此等大事,为何我到任两月有余不曾听说?郑大人......”

就算是他王允川背后有势力,可是现在也不过是个长史,岂容他质问,郑书屿收敛了笑意,

“王大人,你此番到任琐事繁多,且此良种也是前几日才确定,又恰逢京城来旨,此番进献也是匆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