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吴慧雯有些惭愧的笑笑,她能有如今的生活完全得益于顾南枝的帮助,而她却无以回报,只能做这点小事了,
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回这个小院,但是总想着她得帮她们看好,顾好这个家,让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的时候,
看到的不是一个杂草环绕的小院,
这不,今天他们就回来了,
“害,我这也就是顺手的事,想着万一你们什么时候会回来呢,”
“嗯,谢谢你雯姐,这不我们就回来了,”
“娘亲”
这时候已经探索过院子的两位小家伙来到凉亭,两双圆溜溜的眼睛转着。
“照野,望舒,过来,这位是吴婶婶,是娘亲的朋友,就住在咱们家旁边,她家里还有两位哥哥姐姐,这会儿应该是在学堂听学,等她们下学了,找哥哥姐姐玩好不好?”
“好”
两孩子好奇着呢,对于娘亲说的什么嘴里都是答应着好。
这两孩子太可爱了,这一转眼啊,都已经会走路了,看得人心头发软,想要抱一抱,捏一捏,
但是最终吴慧雯还是忍住了,南枝他们的孩子可不似她家那两个皮实,这可是金枝玉叶的,她这从工坊回来,这身衣服.......
还是不摸的好,
“这两孩子太可爱了,刚出生的时候就好看,现在长开了是越发的好看,可爱了。”
对于自家两个可爱的孩子,这一点顾南枝也很喜欢,确实看得人心软软的,没让她失望,
毕竟她和君砚尘都长得挺好看的,要是孩子不好看,那她就要怀疑人生了........
之后胡聊着聊着二人便聊起了工坊的事情,最后更是问到要不要去看看,
既然回来了,那就去看看也无妨,反正现在也还早,
“好啊,那我就随雯姐去看看,”
“好”
顾南枝与君砚尘对视一眼,随即又对两个孩子道。
“宝贝们,娘亲去工作,你们乖乖和爹爹待在家,娘亲很快回来,”
“好”
两孩子很是乖巧,也不闹顾南枝,说好了,顾南枝便随着吴慧雯走了。
两人一路去到了食品工坊,村里有了顾南枝的照顾,如今村里可不止一个食品工坊,还有服装加工.......
而食品工坊这边就是吴慧雯掌管,随着顾南枝的出现,正在工作的工人都忍不住停下手里的工作向顾南枝打招呼,
一个个的脸上的笑容,欣喜那是藏都藏不住的,
这些人的脸上欣喜的表情都是由衷的,所有的人都由衷的感激顾南枝。
当初她们刚来的时候,谁能想到因为她们的到来,能够改善村里每一户人家的生活水平。
这个村里都是普通的百姓,朴实的乡下人,不争不抢,靠着自家的那点土地生活。
而现如今因为顾南枝这一家的到来,几年内,他们的生活有了大的改善,以前辛辛苦苦种地还会让家人吃不饱穿不暖,
而如今有了顾南枝带来的新粮种,让他们家家户户同样不变的种那几亩土地,可是每年粮食都足够吃饱,甚至好的还有余粮........
现在顾南枝人家有本事,也不抛弃他们村里的人,在村里开开食品工妨,养殖,开服装加工坊,甚至还有酿酒厂等等,
这些又让他们不需要外出讨生活,就在家门口便能谋得一份差事,能够赚到工钱,添补家用。
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可是如今却是真真实实发生的事情,好好的做好手中的活,每个月都能领到相应的银钱。
若是以前就是有人要到外面去谋生活,讨差事,且先不说苦,工钱少,为那些有钱人家打工,还得受尽主家的各种嫌弃.......
然而他们在这里,没有那些,所以村里的人如何能不感激顾南枝这一家人呢。
这一家人是他们全村的恩人。
还有,她们还引进了学堂,让村里的孩子有地方上学,让她们这些贫苦的乡下人,以前只能种地的乡下人的孩子也能够有机会识文断字......
这是多大的恩啊...........
也正是这些种种的缘故,才让时隔许久再次回村的顾南枝等人感觉村里有了变化,
因为家家户户现在能够吃饱肚子了,还能够赚钱了,所以能够修缮房屋了.........
顾南枝在吴慧雯的带领之下视察了整个工坊,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而全程没有架子的顾南枝也更让人欢喜,更是有婶子热情的邀请她有时间到家里去坐坐,
这有一人带头,其他人纷纷跟上,
“诶,顾娘子,还有我,到婶家里去,谢谢你给我们找来的那玉米,如今家里粮食都不缺了,
正好啊,我儿子还到山上打了野鸡,婶给你做了吃,好久没回来了,许久没吃着山上的野味了吧.......”
“顾娘子,上我家去,上我家,我家里房子刚修过,不脏,上我家去坐坐......”
“不行,不行,应该上我家.......”
“要上那也是上我家.......”
这一下因为这个话题大家还都争论了起来,总之争论的中心便是都想要邀请顾南枝他们到家里去。
有句话叫做穷山恶水出刁民,可是这句话在这个朴实的村子里却是不成立的,至少从顾南枝来到这个村子,一直到现在,
这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是淳朴,善良的,
虽然平日里也会有争吵,拌嘴,可是若是谁家有点什么事,那也没有谁家会漠视,该帮忙的时候还是会愿意伸一把手.........
总之民风算是好的,而这也是为什么顾南枝会选择在村里做那么多事情,让村里的人也有个工作的机会.........
“好了,好了,各位婶子,嫂嫂们,谢谢大家,大家这么热情是我顾南枝的荣幸,
不过上家里吃饭这件事,就算了,毕竟大家都这么热情,要是去了一家不去另一家那该有想法了,
而则要是每家都去那恐怕这饭一个月都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