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曜辰离开自己的实验室,走在综合科研楼宽敞而安静的走廊里。
他的步伐不疾不徐,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两侧门牌上标注的研究所名称和简介,大脑却在飞速过滤信息。
“高能粒子应用实验室”——门口有武装守卫,排除。
“生物机械接口研究所”——需要特殊权限卡,排除。
“新型聚合物开发中心”——听起来不错,但门口告示写着“内部调试,暂不开放”。
他需要找一个研究方向相对基础、与材料或精密制造相关,且可能对外有一定开放度的机构。
走到走廊中段一个十字路口时,他停下脚步,目光被右侧一块较大的电子指示牌吸引,上面正滚动播放着信息:
【材料科学与精密制造联合实验室 - b区】
【核心方向:先进合金性能、微观结构分析、超精密加工技术】
【今日公众开放活动:14:00-15:30 面向实习研究员及合作单位,主题:微观结构对能量传导效率的影响探讨】
(哦,有意思!)
幻曜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他看了一眼终端时间:13点58分。
时间掐得正好。
他立刻调整方向,朝着b区走去,步伐加快了几分。
来到联合实验室入口,果然看到一道气密玻璃门敞开着,门内是一个宽敞的接待区。
已经有十来个穿着各异的人等在那里,看起来有年轻的实习生,也有几个气质沉稳、像是来自其他机构的技术人员。
一位穿着笔挺实验室制服、表情严肃的中年男研究员站在人群前方,手里拿着一个带有扫描功能的电子签到板,旁边还站着一位负责维持秩序的女助理。
“请参加本次活动的同仁,依次上前签到,并出示有效身份证明。”中年研究员的声音洪亮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我们需要核对名单和身份,确保活动秩序。”
幻曜辰心里“咯噔”一下。
(需要核对名单和身份证明?这比预想的要严格。)
队伍开始缓慢移动。
前面的人依次刷证、展示身份卡,中年研究员会仔细比对电子名单上的照片和信息。
轮到一位穿着某个小公司工装的年轻人时,中年研究员皱起了眉头:“张工?名单上登记的是李工,怎么回事?”
年轻人有些紧张地解释:“啊,李工临时有急事,我是来代替他参加的,我们公司已经发过邮件说明了……”
中年研究员面无表情地打断:“抱歉,按规定,必须本人持证参加,您不能进入。”语气毫无通融余地。
年轻人还想争辩,但看到对方坚决的态度,只好悻悻地离开了。
(情况不妙……)
幻曜辰的大赛选手身份权限或许能通过门禁扫描,但名字肯定不在对方预期的“合作单位”名单上。
眼看就要轮到他了,幻曜辰急中生智。
他趁着前面最后一个人正在签到的空隙,迅速从口袋里拿出“堡垒”手机,飞快地调出大赛组委会发给所有选手的、带有官方印章和二维码的赛事通知函,然后装作不经意地侧身,对旁边那位负责维持秩序、看起来稍显年轻的女助理低声开口,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和一丝焦急:
“您好,打扰一下。我是刚晋级正赛的选手,这是我的赛事通知。我的研究方向正好涉及高精度材料加工,对贵实验室今天的主题非常感兴趣。但我刚来基地市不久,还没来得及办理正式的合作访问手续……不知道能否通融一下,让我旁听学习?我保证遵守秩序,绝不打扰。”
他说话的同时,将手机屏幕上的通知函展示给女助理看,目光真诚。
他刻意提到了“正赛选手”和“研究方向高度相关”,并示弱表示手续不全,将决定权推给了对方,且姿态放得很低。
女助理看到官方赛事通知函,又听到“比赛选手”这个名字,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和犹豫。
她看了看表情严肃的男上司,又看了看眼前这个气质沉静、态度诚恳的年轻人,似乎有些心动。
就在这时,那位刚签到完、正准备进入内区的技术员恰好回头,听到了幻曜辰的话。
“你是大赛选手?看来你的作品进入海选了,不错嘛!”
幻曜辰微微一怔,只好点头:“嗯嗯,运气好而已。”
那位技术员立刻转向严肃的中年研究员,热情地说:“王主任!这位既然是进入了大赛,那他来我们这里,肯定是设计里对能量传导有独到见解,正好和我们今天的主题契合!让他进去听听,说不定还能给我们带来新思路呢!”
王主任闻言,锐利的目光再次投向幻曜辰,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又看了看他手机上的通知函。沉默了几秒钟,他紧绷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对女助理点了点头:“既然有大赛官方身份,研究方向也确实相关……破例一次吧!给他做个临时登记。”
女助理松了口气,连忙在备用登记表上记录。
“谢谢王主任!谢谢您!”幻曜辰适时的表达感谢,态度谦逊。
王主任摆了摆手:“进去吧,跟紧队伍,注意纪律。”
幻曜辰成功混入队伍,跟着众人走进实验室内部。
实验室空间巨大,各种精密仪器令人目不暇接。
主讲人正是王主任,他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解微观结构与能量传导的关系,并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幻曜辰听得非常专注,不时在电子记事板上记录关键点。
他的问题往往能切中要害,甚至在王主任提出一个关于“异种能量界面相容性”的难题时,他基于对太阳真火与湮灭之力对立统一的理解,提出了一个非常规但逻辑自洽的思考角度,虽然用语谨慎,却让王主任和几位资深研究员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很有意思的想法。”王主任难得地露出了赞许的神色,“虽然实践起来有难度,但确实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参观结束后,甚至有两位其他机构的研究员主动过来和幻曜辰交换了联系方式,希望以后能交流。
幻曜辰礼貌应对,他成功获取了宝贵的信息,也初步建立了作为一位有潜力的年轻研究员的形象。
当他随着人群走出实验室,重新站在走廊里时,他轻轻呼出一口气。
这次冒险的“潜入”收获远超预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意外地为自己的身份增加了一层合理的掩护。
(看来,适当的露面,也并非全是坏事。)
他融入了走廊的人流,开始筹划下一个“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