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机组装完成,就静置于工作台上。
但幻曜辰清楚,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他需要验证其性能,尤其是最核心的“环境能量流扰动分析”瞄准系统是否真如理论般有效。
直接测试完整的“猎隼-I型”狙击系统太过显眼,也非现阶段必要。
他需要一个更灵活、更能体现瞄准辅助效果的测试平台。
心思电转间,他想起了尘封在储物空间一角的一对物事——那是很久以前,他为星昴月量身设计并打造的一对双枪。
枪身修长,线条流畅,兼顾了射速、威力与便携性。
用星昴月自己的话来说,“这枪什么都好,就是幻曜辰这手残党有点驾驭不住”。
(就用这个来测试吧!)
幻曜辰从储物空间取出了那对保养良好的双枪。
他将“猎隼-I型”原型机通过一个临时设计的适配接口,巧妙地加装在了其中一把双枪的套筒下方。
原型机上的几个微型传感器透镜闪烁着幽光,与枪身融为一体,看起来像是某种高级定制改件。
测试需要合适的场地。
他立刻通过实验室的控制面板,连接上大赛后勤系统,申请使用基地内部的室内靶场。
申请很快被批准,分配给了他一个名额使用时段。
拿起改装好的双枪和另一把作为对比的原始双枪,幻曜辰离开了实验室,前往靶场。
室内靶场区域颇为热闹。
许多晋级的选手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测试自己的作品。
空气中弥漫着能量武器发射后的臭氧味、实体弹药的火药味,以及各种奇特的声光效果。
有人调试着造型夸张的重型枪械,有人测试着灵巧的投掷装置,甚至还有胶兽人选手在尝试与自己身体特性结合的武器附件。
幻曜辰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直到他走进分配给他的靶道,拿出了那对风格鲜明、一看就非凡品的双枪。
尤其是当他将那个多出来的、造型奇特的“猎隼”原型机模块安装上其中一把枪时,附近几个选手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过来。
“咦?那是什么?新型瞄准镜吗?”
“看着不像啊……集成度好高,是某种能量增幅器?”
“他的参赛作品是这对双枪?看起来挺精致的,不过双枪在这种大赛里有点吃亏吧?威力和射程上限摆在那儿。”
“说不定人家有什么独门绝技呢……”
窃窃私语声传来,带着好奇与审视。大家都下意识地认为,幻曜辰的参赛作品就是这对改装后的双枪。
没人想到,那个不起眼的附加模块,才是他真正的核心。
幻曜辰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他戴好隔音耳罩,站定在射击位前。
靶道尽头,是全息投影模拟出的、在不同距离和角度下随机出现的移动靶标。
他首先拿起那把未改装的原版双枪。深吸一口气,凭感觉瞄准——砰!砰!砰!
子弹呼啸而出,在靶标上留下了弹孔,但分布散乱,几发甚至脱靶。
果然,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他的射击精度相当普通。
放下原版枪,他拿起了加装“猎隼”原型机的那把。
就在他握紧枪柄的瞬间,原型机上的传感器微光一闪。
他并没有看到传统的准星,但一种奇特的“感觉”流入了他的意识——那不是视觉信号,而是一种对前方空间能量流动的“直觉”。
在他的感知中,远处的移动靶标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图像,而是环境中一个扰动了能量平衡的“热点”。
靶标移动的轨迹、速度,甚至周围空气的细微流动,都化作一种模糊但确实存在的“轨迹预判”,直接呈现在他的射击直觉中。
他不需要刻意去“瞄准”,只需要顺着这种“直觉”,将枪口指向那个“热点”即将到达的位置。
砰!
子弹精准地命中了高速移动中的靶标中心!
砰!砰!砰!
后续几枪,无论是固定靶还是移动靶,无论距离远近,弹无虚发,皆中要害!
成功了!
“猎隼”的被动瞄准系统,效果远超预期!
它真正实现了从“肉眼瞄准”到“能量感知瞄准”的跨越!
周围的窃窃私语声不知何时停了下来。
几个离得近的选手目瞪口呆地看着幻曜辰那近乎神乎其技的射击表演,尤其是看到他几乎没有任何瞄准动作,完全是凭感觉开枪,却枪枪命中时,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他怎么做到的?”
“那附件……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幻曜辰没有理会周围的反应,他沉浸在测试中,不断调整射击模式、目标类型,全面评估着“猎隼”原型机的性能极限。
双枪模式的精准度测试结果远超预期,幻曜辰心中却并无太多波澜。
这验证了“猎隼”原型机在感知与辅助瞄准方面的强大能力,但武器的另一核心——威力,尚未得到检验。
尤其是为应对复杂战局而设计的“长枪模式”,其威力增幅和相应的弹道稳定性,需要更严苛的测试环境。
只见幻曜辰手指在枪身几个隐蔽的卡榫上快速一按、一旋,伴随着几声清脆的“咔嚓”机括声,两把造型流畅的手枪竟如同变形金刚般,巧妙地拼接、延展、锁定,在数秒内组合成了一柄长度约半米、枪管厚重、充满机械美感的长管步枪!
这一手精妙的武器变形,再次吸引了靶场内不少目光。
原本以为他只是个双枪快射手的围观者,此刻眼神都变了,充满了惊讶与探究。
“还能变形?”
“组合式武器?这设计有点意思啊!”
“长枪模式……威力肯定上去了,但准头怕是难保吧?”
幻曜辰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他熟练地检查了一下长枪的结合部,确认结构稳固。
长枪模式牺牲了部分双枪的灵活性和射速,换来了更长的枪管、更强的能量蓄积能力,以及更远的有效射程,理论上单发威力有显着提升。
但相应的,后坐力增大,对射击稳定性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在没有稳定支架的情况下进行手持射击,精度自然会受到影响。
现在,他需要测试的,正是在长枪模式下,“猎隼”原型机能否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真正激发出理论上的伤害加成。
而测试威力的对象,绝不能是普通的标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