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 第296章 外出磨面谁能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雪又下几天了,村里的人一天就一件事,天亮了睁开眼睛穿上衣裳,就得拿着铁锹去外面戳雪。戳雪,早上起来,要是能推开外屋门,能走出屋,还就是很幸运了。今天俺家的时运鸡不行呀,俺爹早上起来了,要出去,就推不开门。俺爹推不开门,就喊我,家军家军,快起来吧,这外屋门又犯病了,门又推不开了。

俺爹在外屋地喊,俺娘在里屋就赶快喊我,晓琳就推我,我还在睡梦中呢,就连喊带推给弄醒了,我睁开眼睛天还不亮呢,屋里黑乎乎的,我说,娘啊,你们还叫不叫穷人活了。这天不亮就叫起来。赶上公鸡打鸣了。

俺娘说,你这孩子,还睡啥觉啊,这天这么冷,昨晚又下雪了,可能又是下一宿。你还是个当村长的,你不得想办法呀?现在家家都快没吃的了,要断顿了。这断顿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没粮食挨饿,现在个是有粮食,国家给咱粮食了,有粮食你没有磨没有碾子,囫囵粮食没法吃。

“屋里起来没有呢?怎么这么半天还不出来呀?”俺爹又喊上了。我听到俺爹的喊声,我答应 着,说起呢起呢。

俺娘说,这天是真冷,这一冷,雪就下,雪下了就积,积了就得清,不清就没法出门。我说清,清,清清。嘟囔着爬起来,穿上衣裳,趿拉着鞋就去了外屋。我用力一推那门,嘿,还真推不动,门缝里全是雪。推门,门上面动,门下面不动。俺爹说,这又是昨晚上下雪,雪潲进门缝里,雪到门缝里,捂化了,下半夜天太冷了,就给门冻上了。我说我看看,我一看真是冻上了,我说这好办这好办。爹,门,你先别推,我去点火,我从灶坑点火,点着火,我把炉钩子,搁火上烧一烧,等着炉钩子烧热了,把炉钩子插进门缝里烫一烫就好了。

我说着,就来灶坑点火,点火好点,我们烧的都是木头拌子,我用斧子劈几小块小木头拌子,用桦树皮一点就着了。木头板子点着了,木头柈子着了,木头火硬啊,我就开始烧炉钩子,烧了炉钩子,给炉钩子烧的嘎嘎热,就拿着来插门缝。门缝用炉钩子一烙,门缝里的冰吱吱叫着就融化了。化了,再推门,门就能推出缝隙来了。有缝隙了,就不用炉钩子了,我和俺爹就开始用铁锹了,开始从门缝往外铲雪。铲了好一会儿,才铲出一条缝,能勉强挤出去个人。

出了门,好家伙,这雪都快没到膝盖了,整个村子都成了白色的世界。村里的人都在各家门口铲雪,一边铲一边埋怨雪下的太大了。这天儿可真冷啊,说这雪下得比内地多一个多月。下起来就没个头。”

“是啊,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停。”我和俺爹铲完俺家门口的雪,我叫俺爹进屋暖和去,我就去找,家昌哥,老高叔,老张叔。我说开个会。咱吃完饭,都上马号,搁马号开个会,今个得研究出一个法子来,咱不能放着国家给的粮食,在挨饿呀?

大家听我这么一说,大家都来的精神了,大家吃完饭,都来到了马号。大家围坐在一起,我说,今天就研究一个事,就是咱们怎么出去磨面的事。张叔,高叔,家昌,今个咱们都动动脑筋。我一说,都皱着眉头。家昌哥先开了口:“家军啊,这雪一直下,咱村里原来说从富锦头林那边弄个石头磨来。现在看来也弄不来了。“弄不来了,老张叔知道,夏天那时候,准备从他们住的那地方买个人家淘汰的磨了。一盘磨得一百块钱,去个人是坐船带来,还是坐客车带来,那也得路费呀?”

“是,是是是,一个人去,买磨,买了,带回来,没钱能整回来吗?”

“哎,老张叔,没整回来就没整回来吧,就是买回来,咱用不上多长时间,也得淘汰。现在全国各地都用磨面机磨了。谁还用石头磨了。我给大家说,今天咱就不研究磨了,咱要研究怎么出去,看哪有机器磨面的地方。咱去能磨成,咱找这样的。

老高说,找这样的,咱曙光公社是没有磨米磨面的地方。我知道前哨有磨米厂。那面粉厂还不远,就在咱县良种场南边不远,人家是兵团的,咱是地方的。咱要是去,他能给咱磨吗?家昌哥说,你说那,我早就知道,人家那磨米厂,不叫磨米厂,叫面粉加工连,人家那加工连,不对外,人家磨的是专门供应整个六十八团各连队的。咱不用考虑它了。再说了看,面粉加工连,他也是等着他们68团,晚上四点钟兵团发电厂发电了,才开始磨米磨面呢。磨也就是晚上发电那一会,有四个多小时。

“那咱就不研究那了。咱研究咱这往北,从咱这往北,就都是地方的了,浓江公社,抚远县城里。看看这两个地方,有没有磨面的地方。”大家研究来研究去,老张叔说,咱村小吕子,他家在浓江公社那有个哥哥,是我们头林的,是前几年这抚远到富锦招拖拉机驾驶员来的。是在那给县什么单位开拖拉机。估计他能和他那磨面厂的人能认识。

“那儿,啊。那样”我考虑了一下。我说着,一个老实厚道的人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说:“张叔,咱就把老吕找来,问问他,要是行,就叫他领着去。我去看看去。”

哎,村长,你不用去,我去。不就是找老吕吗?

“对。”

“好,我去。”马倌老史大哥说着就跑去了。

一会,老史大哥就领着老吕来了。来了,老史大哥就喊道:“村长,你要找的人,我给请来了。”我说,好,好好,老吕大哥,来,我找你来是这么回事,这回咱村马上就要进入冬季采伐木材了。这也正赶上大家都没吃的了,我去县里要的粮食,县里给咱们的返销粮,是小麦,一户一麻袋,分好几天了,这是你知道的,你也领到了。现在大家都等着吃,咱要靠推磨,推不了了,咱要用磨推,就得上腰九七,现在,人家腰九七那磨,人家自己就有二十多户,昼夜推磨,那磨还不够用呢。这样,咱就想出去找磨面机去了。磨面机,我听说浓江就有。听说你浓江公社还有个哥哥,在什么单位开车,交际面还挺宽的,你看你能不能领着咱们去,咱去,赶着马车,拉着粮。

“行,村长。上回我哥哥和我嫂子来了,我就给他说了,我说我们在这建点,国家给的返销粮,都是皮粮。吃饭靠推磨。你们那能不能给磨点。我哥就说,等着你们有粮食了,要磨你们就去呗。”

“那就太好了!”我激动地一拍大腿。“老吕大哥,那就辛苦了,你领个头,赶马车老板子,老李大爷去。那咱村班子的这几个人,看看得去呀,去几个合适呢?

“去几个人,村长,我看过人家那磨面机磨面了,要磨面磨米的时候,电闸一推,那机器呼呼的转起来,那上面有添磨的,那下面有个大槽子,那上下两头都得紧的接着往外搲呀。”

“是,是是是,我们来的时候,我吗们头林大队那,就成立磨米坊了,那磨米机还是小型呢,那一开机器,拿上下就得搞两三个人,也是紧的忙呀。”“啊,那,那么地,咱们去四个人,吕大哥一个,赶车的老板子一个,我去,那张叔,高叔,家昌你们三个里再去一个。”老高喊着叫老张去吧。他去,和村长去,遇到事还能商量商量。咱这去,我看明白 了,还不给人家加工费。老高一说大家都笑起来。老张叔说了,你这老高呀,是真鬼呀,是鬼的流的,赶明个都叫你鬼子流的了。

我看大家都笑了,说道:好,咱们明天就赶着马车去浓江。”老吕点点头,“行,我这就回去准备准备。”大家听了这个消息,原本紧皱的眉头都舒展开了,脸上露出了希望的神色。

第二天一早,雪总算小了些。天刚亮,我就叫老李头赶着马车,挨家收粮,一家一家的收,我们三个跟着车抬麻袋装车,一共是十八家,18麻袋小麦。收完,我们再装上喂马的草料,又带着两把戳雪的铁锹,就出发了。

一路上,天上雪花不停 飘来,马车在厚厚的积雪中艰难前行,我们几个跟在车的后面,大家都担心车打误,轮流着在车后面,侧面不断地推几下车。发现车前面雪深,我们就叫马车停下,去把雪戳一戳再叫马车走。大道两旁,都是挂满雾凇的大树,美丽壮观,可我们无暇欣赏,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浓江公社。到了浓江,我们看到了浓江供销社,老张叔赶快进屋买了两盒烟。老老吕哥,领着我们,赶着马车来到了他的大哥家,在老吕哥哥家,我说大哥,我们来求你来了,帮帮忙吧。老张叔说,咱是老乡,都是头林公社头林屯子搬出来的,怎么整,这来建点,国家给 返销粮,一夏天给三麻袋苞米,都叫我们上邻居村子腰九七,找人家的磨,推着吃了。这回到冬天了,我们要采伐了,县里还给我们一家一麻袋小麦,大家看给小麦,都稀罕八叉了,这回我们也想吃个白面馒头。

老吕哥的大哥说,没事没事,都是 老乡,不就是磨几麻袋小麦吗?走走走,马车赶着,粮食拉着。我去给你们找面粉厂小王去。我说大哥,那面粉厂几点上班?老吕大哥说这面粉厂是随着发电时间,一年四季,这发电都是晚上为了照明,天一要黑,就发电,他们磨面工人就上班。电也就是发四五个小时。

大家说着话,老李头赶着车,我们就来到了磨米坊,老吕大哥给小王说,王师傅,我来给你添麻烦来了,这是我们老乡,是今年刚来曙光建点的。县里这次给他们一家一麻袋小麦,磨面没地方去,曙光公社刚建,还没有磨面厂呢,他们就奔我来了,我就得求你呀,你帮帮忙吧。王师傅听了笑笑,说你老乡奔你来的,怎么整?那就帮呗。老吕大哥说,那就谢谢了。师傅叫我们把小麦卸进了屋里。告诉我们每天他给挤时间,在他们工人正常磨米磨面的情况下,一天最多给我磨半个点。我们赶紧说谢谢,谢谢师傅。我一看事情成立,我赶紧叫老张叔,用提前准备好的香烟,给师傅点着,让他抽着,老张叔又把买的两盒葡萄烟给了师傅。师傅说不要不要,我没说,麻烦师傅了,就这么点意思了。

我们把小麦卸磨米坊去了,大家悬着的心落地了。我心里立刻轻松起来。心想,谢天谢地,这回可不用推磨了。“走啊,走啊,咱回去,回去,回去吃饭去,你们是不是从早上就往这走,中午饭还没吃呢。”

“不吃也不饿,不吃,也不觉得饿。”我说道。我们几个说着。赶着马车来到了老吕大哥家。

我们到 了老吕大哥家,老吕大嫂很热情,喊着,你们歇歇,歇歇洗手吃饭。老吕大哥说,饭你做好了吗?“做好了,做好了,我擀好的面条子,就差切和煮了,只要你领着客人都坐下,我这边一切一煮还不快吗?”老吕大嫂一说,老吕大哥就喊我们洗手,说洗手吃饭。吃完饭,你们再歇一会,八点钟你们就得去,到不了八点半,他们面粉厂的工人就下班了。你们几个就上班了。

我们几个挨着号来洗手,听到老吕大哥说我们就上班了,我就想笑,但不敢笑。我心思想我们是个农民,我们上的是什么班呀?

吃饭了,老吕大嫂把一大瓷盆面条子端上来了,热气腾腾的一大瓷盆子,大嫂喊道:自己挑自己挑啊,你们饿一天了,吃吧,吃吧,外面还有呢,你们吃完,一会还得上班去呢。老大嫂一说,我们自己开始盛面条,我盛了一二碗,二碗还是平碗,老吕大哥一看我盛的不多,端起我的饭碗来就盛,说,小伙子盛满呀。吃吧,这一天了,别外道了,外道自己挨饿呀。我说不外道不外道,这不给你们添麻烦来了。大家说着,吃起来。老李大爷,老张叔,吃一碗还盛,我吃完还没吃饱,可不好意思盛。老吕大哥,老吕大嫂都叫我盛,告诉我一定吃饱。我说吃好了。

我们吃完,休息了一会,我们就去磨米坊了。我们到那了,人家磨米工人还没下班呢,我们就等着,等着,我们盼望着他们能早点下班。因为我们知道9点停电,他们能早点下班,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时间就多一些。

我们又等了半个多小时,他们才下班了。两个磨面机都交给我们了,一个机器是扒皮机,一个是磨面机。我们开始忙活起来。看着那白花花的面粉,大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惜时间太短了。18麻袋小麦,扒皮机才扒了十一袋还不到的,师傅就叫停了,师傅叫停了,就给磨面机拉闸了。拉闸了,师傅叫我们在磨面机上面的,下面的都全收起来。师傅说,不收起来,那明天我们先磨,那就是我们的了。

我们磨这一会,顶多有二十五六分钟,却给我们忙了一身汗。我们收起来,给我们磨的小麦泊子和面粉,都归拢在一起。师傅追着我们出来,说发电厂就要停电了。师傅说 是真的,我们刚从磨面坊出来,发电厂就停电了。整个浓江公社沉浸在深夜之中。

但我们磨了这一小部分,心里也很高兴。

第二天上午,我们没什么事,我看看老吕大哥家的几个孩子拉着小爬犁出去捡柴火,我给老张叔说,咱们去给大哥家捡柴火去吧。老吕大哥说不用不用,你们这一年,建点够累的,就歇歇吧。我们都说不累不累。

我们赶着马车,拿着小锯和大斧子,老吕大哥叫他家大孩子领着,去浓江南面七八里之外的大树林子,给吕大哥家捡柴火去了,我们去了,捡了,我们装上,装满满地一大马车赶着拉回来。等到晚上吃完饭再去磨面。

我们一连干了四天,都是上午赶马车给老吕大哥家捡柴火,晚上八点去磨面。面貌回来睡觉,睡觉,是吕大哥的一个小屋,小屋里是一个小炕,屋里很狭窄,平时,那屋就睡一个孩子,这回我们一下子来四个人,要睡觉躺下,是搁不下的,我们就一颠一倒,而且是侧着身,我们就那样,也觉得很好。有时,老吕大哥过来问,你们能睡下吗?我们都说,挺好挺好,睡下了睡下了。

到第了第四天晚上,磨到电要走了。磨面机上是磨四遍的,在下面还有四麻袋磨完三遍的了,我们心思明天再磨一晚上就磨完了。他们磨面厂正常都是磨四遍。不像我们,是农民,是穷人,知道种个地,不容易。我们那是都磨的净是麦麸子了,那还想磨呢,只要是能吃就行呀。俺爹俺娘成天给我们说,东西档是能吃,药不死人就行,就得吃。可王师傅告诉我说,就这样了,你们都收起来吧,明天来车拉走吧。我说王师傅给我们磨完吧,王师傅拉倒吧,太麻烦了。我一看人家执意不给磨了,我说行,谢谢师傅了。我们来,这也真是给你添麻烦了。

第五天上午,我们去磨米坊,装了车,等马车赶到浓江供销社门口的时候,我叫马车停下,靠道边,我说,老李大爷,你在这看着马车,我给老张叔老吕大哥说,走,扛一面袋子,挑个装的多的,咱给老吕大哥的大哥送去。老吕大哥说,不用吧,我说不行,那是你大哥,不是你,你领着咱们来,你大哥给咱安排了,大嫂还招待咱们四个人,天天做好吃,太不容易了,人家是吃供应粮的,本来领的粮食就少。咱去告个别,酬谢一下啊。

我们开始返程了。在路上,老张叔说,剩下那四麻袋,才磨三遍的怎么办。我说无论啥,白面,麦泊子,麦麸子都平均分下去。掺着吃去呗。老李大爷说,就是吗?六三年,麦麸子人都吃不上,那怎么的了?

返程了,我们几个很高兴啊,我们来抚远建点,第一次出外磨面呀。马车在雪地里缓缓往回走,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谈论着这几天磨面的事儿。老张叔说,家军,这回咱们回去,有吃的了,就得想法子上县里,找林业局,要采伐指标,叫大家挣几个钱了。

老李头李大爷,老吕大哥说,村长,你去林业要来采伐指标,咱们采伐,好挣几个采伐费,好过年啊。说着就唱上了。大雪飘,面磨好,年来到,要指标,挣几个钱,买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