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统一全国,中央早在1949年4月间就下令成立了华东军区负责筹备战事,军区司令部就设在南京市的原美军顾问团公寓。

赵骥带着参谋部人员进驻军区司令部后发现战备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朝鲜方面爆发了战事,全国的精锐海、空力量基本被抽调一空,所以别说渡海作战了,能挡得住国军对大陆地区的空袭和沿海渗透偷袭减轻损失就算不错啦。

最令人心痛的还是金门战役,当时三野十军团以三个团的兵力登陆金门,但由于对跨海作战不熟悉,以至于因为潮汐而后援中断,在国军优势兵力的海陆空夹击下,最终全军覆没。

“渡海作战对我军来说是个新鲜课题,没有强大的海空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赵骥一来就给大伙儿定了调,“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修炼内功,先把海空力量给建设起来再说,这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搞定的事情,因此大家不要心急,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就灰心丧气”。

“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必须遵循科学规律,这是我们不能拔苗助长强行干预的,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现在就无事可做了,相关的练兵工作应该尽快着手抓起来”。

参谋长陈奇涵接过话头汇报道:“之前三野的练兵计划是现成的,我看过了,很不错,我建议咱们跟三野换防后可以直接照搬过来抄作业”。

当然不错了,也不看这份练兵计划当初是谁主持拟定的,战神两个字难道是白喊的吗。

赵骥对三野“先技术、后战术”的练兵原则十分赞同,按照这份方案,战士们需要接受包括航海技能、抗晕船、抢滩登陆、滩头工事爆破等一系列训练内容。

“光练兵是不够的,各级指挥员的培训也要一并抓起来,潮汐、风向、海空火力协同等都是未来作战的必须要求,不懂这些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赵骥说到这里看向郭勋祺:“训练工作就请郭副司令专门负责吧,争取在一年时间内形成基本战斗力”。

“是”。

跟原时空轨迹相比,因为朝鲜战事提前到1951年夏天就结束了,没有了后边持续差不多两年时间的对峙拉锯战,所以很多事情也发生了变化。

就在练兵备战开始后不久,赵骥收到了中央送来的一份通知,要他回京参加全军授衔仪式,按照有意透露出来的风声,赵骥得知自己将要被授予的是元帅军衔。

授衔是个政治活儿,当时军中不少人有让的也有争的,这些争和让的背后其实很多都是有政治表态的用意在里边的,要么是为了保送同一山头的其他人选,要么是为了给自己这个山头增加筹码,因此在去北京前,赵骥必须得先考虑好自己应该是怎样一个态度。

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各个山头都得被照顾到,而从山头起源来说,赵骥最初是红七军团出身,抗战时又是新四军一脉,解放战争期间则是更进一步发展出了华中野战军这个独立的山头。

先说红七军团,跟当时去了陕北的其他主力军团相比,七军团的份量并不重,而且军团的主要领导人大多都已经牺牲了,出不了元帅也不奇怪,再说赵骥虽是七军团的人,实际上那时候只不过是个扛老套筒的小兵,根本代表不了七军团,所以这条线就基本不用考虑了。

跟七军团不同,新四军作为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必然是要在这次授衔的元帅中占有一席之地,可现在麻烦就麻烦在这一脉原本的情况很简单,就单纯是井冈山留守部队,但因为赵骥的穿越乱入,新四军多出了赵骥独力拉起的独立师这半壁江山。

如果赵骥真被授了元帅军衔的话,只怕本就因为已经转到地方工作而遭受非议的人选就会更为难了。

至于华中野战军这条线,赵骥就是当之无愧的唯一人选了,如果他选择谦让的话,那么傅秋涛、郭勋祺、陈光等人就都会受到连带影响。

所以赵骥现在无论争还是让都会得罪人。

不知道是不是猜到了赵骥的为难之处,不等他主动开口,中央就派人给他带来了口信——不准让。

别说实力雄厚的华中野战军必然要有一个代表,就凭赵骥当年坚决对抗王明、坚定站在正确一方的份上,他也应该作为核心嫡系站出来掌控军权。

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授衔仪式上,赵骥穿着崭新的元帅服被亲手戴上了军衔,老搭档傅秋涛则比原时空轨迹更进一步由上将变成了大将,陈光、陈奇涵、郭勋祺、陈明仁被授上将军衔,刘焕、陶旺、曹路、文景等一众军级指挥员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另外,非军职人员中,老搭档杜斌彬出任了广东省委书记,四明商社的李睿也担任了外贸部所属的华润公司的一把手。

授衔结束后,中央专门找了赵骥谈话,他虽然在军中资历浅,不过先有抗战时独一无二的歼敌数量,又有解放战争期间取得长衡战役胜利的战功,加上抗美援朝的功绩,在全军可谓是战功第一,如果要是再能立下完成全国统一的大功的话……

赵骥明白中央如此安排的意思,秋收起义的代表中严重缺乏战功显赫的将领,赵骥作为曾经态度鲜明站在正确一方的军中重将,该争的一定要争,尤其是对军队的掌控,必须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

是时候该考虑接班的人选了。

……

赵骥带着重托回到南京,春去秋来,秋去春又来,部队的练兵工作在郭勋祺的督促下进行得很顺利,战士们完整地接受了渡海作战的全部相关训练内容,各级指挥员也分批到由四分校改建而来的南京指挥学院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