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杀旗之特种兵1938 > 第288章 敌军弹药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硝烟尚未散尽,平原上的焦土还泛着暗红。

张海洋摘下满是硝烟的钢盔,任由夜风,拂过汗湿的鬓角。

远处,被炸毁的碉堡残骸,仍在冒着黑烟。

扭曲的钢筋铁架,如同战败者扭曲的脊梁。

这一仗,杀旗特战连,以近乎零伤亡的代价,将敌军精心构筑的封锁线,撕成碎片。

十余座暗堡,在连环爆炸中化为齑粉,为后续主力部队,开辟出了一条,滚烫的南下通道。

“参谋长!旅长请您去指挥部!”通信兵气喘吁吁地跑来,眼中满是崇敬。

当张海洋踏入,临时搭建的营帐时,旅长徐正国正对着,作战地图开怀大笑。

手中的搪瓷缸,重重砸在桌上:“好小子!你这一手‘辣椒烟雾爆破术’,愣是把美式碉堡群,打成了马蜂窝!”

他展开刚刚收到的嘉奖电报,油墨未干的字迹,在煤油灯下泛着金光。

总部不仅,通报表彰了杀旗特战连,还将他们的作战模式,列为全军特种作战范例推广。

消息如同燎原之火,迅速传遍独立旅。

战士们围在公告栏前,争相目睹了,那份烫金嘉奖令。

有人兴奋地,拍着张海洋的肩膀:“战神!这次您可真是名震全军了!”

然而张海洋,只是淡淡一笑,转身走向营地外围。

月光洒在了,他沾满尘土的作战服上,勾勒出他略显疲惫的轮廓。

站在一处土丘上,张海洋望着星空,陷入沉思。

后世特种作战教材里的“非对称作战”理论,“心理战加火力奇袭”的组合战术。

在这个时代,却成了扭转战局的神来之笔。

他清楚,虽然凭借现代军事知识,占据先机,但每一场胜利, 都掺杂着运气的成分。

若不是提前摸清了,碉堡通风口布局,若不是那场及时的夜风,将辣椒烟雾灌入敌阵...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握紧了,腰间的手雷,金属外壳的凉意,提醒着他。

战争没有必然的胜利,唯有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把控,才能将运气化作胜势。

远处传来战士们,庆祝胜利的歌声。

张海洋却转身,走向弹药库。

他知道,嘉奖令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是更艰巨的任务。

下一场战斗,或许敌人就会针对他们的战术,做出防备。

而他,必须带着杀旗特战连,在这片陌生的战场上,继续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作战会议室内,煤油灯将张海洋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用红笔在作战地图上, 圈出五处焦黑的标记。

那是牺牲战士,最后战斗的位置。

墙面上,缴获的国民党军旗,皱巴巴地垂落,与鲜红的嘉奖令 , 形成刺眼对比。

“这次战斗,我们用最小代价,撕开了防线,但代价不该被忘记。”

张海洋的手指,重重敲在桌上,震得搪瓷缸里的凉茶, 泛起涟漪。

“王二柱用身体,挡住机枪为队友开路,李铁蛋把最后一枚手榴弹,塞进碉堡射孔...

他们的战术素养,无可挑剔,但装备和医疗短板,暴露得太明显!”

战士们低头攥紧了,手中的笔记,绷带缠裹的伤口,还隐隐作痛。

卫生员汇报时,声音哽咽:“轻伤员中三个,已经能下地走路。”

“但老赵的腿...怕是再也上不了战场了。”

空气瞬间凝固,唯有窗外北风卷着沙土,拍打着窗棂。

接下来的半个月,张海洋像架不知疲倦的机器。

他亲自到野战医院,探望伤员,握着截肢战士的手。

“你的枪,我替你扛,你的仇,我们一起报。”

又马不停蹄地,跑到军部首长面前,软磨硬泡。

用缴获的美式电台作交换,从被服厂拉回,半个连崭新的特战装备。

迷彩布料染着槐树叶的汁液,耐磨帆布裤腿,加装了可拆卸护膝,连绑腿都暗藏急救绷带。

新兵入列那天,训练场飘着,细碎的雨滴。

五座新坟前,老兵们为烈士们,献上掺着子弹壳的花圈。

张海洋将五支,擦拭锃亮的步枪,倒插在坟头,弹仓里压着,象征复仇的空包弹。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杀旗特战连的新鲜血液!”

他指着远处,正在攀爬障碍的新兵。

“但记住,在这里,活着比勇敢更重要,动脑子比动拳头,更管用!”

当炊事班,升起炊烟时,张海洋独自蹲在装备库。

月光透过窗棂,照亮他手中的美式作战手册。

他在“特种部队持续作战”章节下重重划线。

又翻开日记本写下:“满编不是终点,真正的利刃,需要在实战中反复淬火。”

“下次,我要让每个战士,都带着十三种,杀敌手段上战场。”

暮色浸透旅部,斑驳的砖墙时,张海洋刚踏进门槛,便撞上了,进退维谷的紧张气氛。

徐正国旅长背对门,立在军用地图前。

指尖死死按着,交界处那片锯齿状的等高线,煤油灯在他脸上投下,阴晴不定的阴影。

“张海洋,看看这个。”旅长猛地转身,桌上牛皮纸袋里的情报照片,被拍得簌簌作响。

泛黄相纸上,国民党士兵,正将一箱箱,美式重炮弹药,往峭壁洞穴里搬运。

崖壁上“军事禁区”的木牌,被刺刀刻得支离破碎。

张海洋瞳孔骤缩,照片里的石灰岩地貌,他再熟悉不过。

几年前的地质勘探训练中,他曾在类似地形,完成过高空索降爆破任务。

那些天然溶洞,若被改造成军火库,仅凭常规部队强攻,即便拿下来,也会付出惨痛代价。

“地下党冒死传回的情报。”徐正国摘下眼镜擦拭。

镜腿在掌心,碾出深深的月牙形红痕。

“南京方面正往这片区域,调集三个整编师,这批军火若是运出去...”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炸响闷雷,震得窗棂上的玻璃,嗡嗡作响。

张海洋的作战靴,碾过满地烟蒂,在地图上划出弧线。

“溶洞群易守难攻,常规火炮打不进去,步兵强攻就是活靶子。”

他展开随身携带的等高线沙盘,用匕首尖指着岩层缝隙。

“这里的岩壁,存在天然裂隙,我们可以在山顶,埋设延时炸药。”

“配合定向爆破,将洞口彻底封死。”

“同时派遣特战队员,携带微型燃烧弹,从后山隐秘小道渗透,烧毁外围警戒工事,和运输车辆,切断敌军补给。”

“好!就按你的特战方案来!”徐正国猛地拍板,军用水壶磕在桌上,溅出几滴凉茶。

“不过这次不同以往,敌军布防肯定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你得做好,应对反制的准备。”

暴雨倾盆而下时,张海洋已冒雨跑回营地。

远处新兵们,正在练习夜间定向越野。

手电筒的光斑,在雨幕里忽明忽暗,像极了情报照片里 ,那些鬼鬼祟祟的运货车灯。

他摸出怀里的作战图,在“岩层裂隙”和“后山小道”处,重重画了红圈。

这场硬仗,他要让敌军的军火库,变成永远打不开的铁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