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为人师者之赤篇 > 第243章 研究英语的大学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3章 研究英语的大学生。

今天星期天啊,离考试还有两天时间。班级群里也是传来了比较好的喜讯,我们这个班得了这个院校排名的运动会第一,就连第二名也与我们相差30多个分数。这什么概念呢?就这么说吧,就算其中一个项目他们再拉到满分也超不过我们。

然后该说一下的就是最近在二次元圈的大瓜了,嗯,对二次元圈熟悉的,应该会知道那个在异世界开拓第二人生。这是一部日本动漫啊,不过传闻连他们本国自己也是觉得这个东西太极端了。

这个内容啊不仅敏感,而且还特离谱啊,刚发布出来动漫化消息就被彻底给封杀了。离谱到什么程度呢?就这么说吧,不仅不尊重历史,而且还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自信去想象。里面的主角更是屠戮成性,就这样还开后宫?品行方面那是拉垮到爆的。

对于这个东西被禁,我是双手双脚赞成的。简直就是污染我的眼睛。动漫史上的耻辱,但还是有少数神奇的人为这部作品喊冤,说是不要把这个东西跟现实结合在一起,并且评价我们是没有读过9年义务教育的。我也是服了,是那个神奇的作者自己把作品跟现实扯在一起了好吧。

唉,不说了。专心备考啦。

……

临近期末好像要搞一个什么?贫困生评比。啊,这个是什么东西啊?要求是让学生也过去参加。结果呢班干部就在这里找人,也没办法强制。

班上其实有很多班干部啊,不过大多班干部都表示不愿意去。或者就是本来就是贫困生,不符合参加条件。我都笑了,这种东西还要搞什么评比吗?难道不是看谁家庭最困难,然后调查一下,然后就发给他么?

至于拉一些普通的学生过去撑场子吗?而且现在都已经脱贫了的,他拿以前的贫困生证书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啊,反正现在都是叫做扶贫,而不是叫脱贫。呃,由于人数凑不齐,所以说身为副班长的老唐就问了一下我。

那没办法了,好兄弟有难,在下怎么能不过去帮助呢?好吧,明天还是要起早一点的,顺便去吧,5点多就要起来了,因为要抢课,这个选修课很重要,万一分到英语六级,那我还不得哭死。今天肯定是要睡早一些的。

然后就是现在我全力复习英语了,其实我这复习英语的方法也很死板,就是看翻译,看文章内容以及看一些单词的意思,尽可能的记住吧。

然后又想让我再吐槽一下这本英语书的第一个模块课文内容了。以前也说过,不过这事可以说详细一点。他这个表现的主题是低碳生活,绿色环境。

但是选择的这篇文章内容属实是有一些匪夷所思了,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美国某一个“美妙城市”的一家人,然后呢这个女主角就表示:我在这个自由的城市生活了好多年了,我受不了这城市的喧嚣,所以说我就打算搬到乡下去过那种绿色的,简朴的生活,我的家人们也全都同意。

啊?那你这城市是发生了什么问题吗?还是你们家里发生了什么问题啊?反正以我这个中国人的思维,我是纯纯的不理解,这之间有什么关系?好好好,美国版陶渊明是吧?

简单来说就是想享受绿色生活,所以说就决定直接搬到乡下去。就这么在另一个地方开始生活。嗯,也是很环保主义啊,环保到……呃。我倒是觉得这篇文章意有所指呀,可能真实情况是这个女主人家遇到麻烦了,可能是债务问题,也有可能是房贷问题,又或者是在那个乡下有更好的发展地点或者是机遇。

至少我认为啊去乡下生活这个决定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体验绿色生活,不然你旅游一下也是可以实现的,你说是吧?没有必要搭上一家人的未来主动到乡下去。所以我推测这个课本里的女主角估计是遇上困难了,迫不得已只能让自己接受离开城市去乡下住的事实。

要不然他这一家子也是全是牛人了,孩子还有丈夫都双手同意,理由是可以有更大的空间玩耍那个什么越野车。

啊?

好,我们继续看下面的剧情啊,后面他们就找到了那个房地产的代言人,在他这个名单上看到了一间乡下的房子,非常的好啊,以前还是当酒店的。女主人一下就相中了。

当时这个负责人就告诉他,这个地方非常尴尬啊,监控坏了,而且不连接任何公共设施,水电也不齐。听到没有电,我们女主任就特意说了,但是后面她又觉得就应该绿色生活,只有这种环境才能够锻炼他们这一家子的绿色环保能力。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之下还是买下了这间房。

不过在作者眼里看起来这段剧情实际上是,女主人听说没有电可以使用,准备放弃这座房子,选其他的房子。结果看了一下别的房子价格,心里非常矛盾,最后就是深思熟虑了。然后在不可抗拒力因素的影响下,还是只能买得起这一间没有什么电的房子。

这个文章本身就有很多生活上的漏洞啊。因为他们住进来之前是改造了一下这里的,不过最多也就是把那些东西修了一下,有没有改进什么基础设施,像那个储存水的地方也是完全依赖人工把水给注进去,所有的电力全部都由风力还有太阳能电池板储存。并且功率和学生宿舍一个德行,你用的太多了,甚至会死机,不停的停电。

这不就是遇到了困难,然后没办法在城里待下去,只能到乡下了么?然后呢你给我说这是绿色生活。是培养独立意识。那就这么说吧,在这种地方孩子的教育怎么办?那他以后读了高中,大学,那是不是还得去城市?基于这种考量啊,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家庭都是不会轻易搬到乡下去的。

但是这篇文章啊就没有考虑这些逻辑啊,要么就是这些孩子根本就没有书读,要么就是家里的确遇上事了,没有办法在那个城里待下去,这就是我的推测。

反正就是遇到一系列困难啊,比如说到离这里好远的镇子里去拉水,严格性质用水用电,什么减短洗澡时间啊,把原本我们日常会丢弃的东西回收利用啊。在这个庭院里养鸡,养牛啊。

那属实苦中作乐了,至少在作者看来是这样的。他整篇文章的语句都是在尽可能的找能跟绿色生活扯边的点,也没管他合不合,像极了我写应试作文时候的样子。

能一下从城市生活适应乡下生活,我也觉得这个家庭真是非常厉害了。啊,这可不是我猜测的,他这里面是有个明确的时间线的:比如在内华达州生活了10年,在房车里待了38天……

我承认了他这个细节写的还是挺真实的,比如说拉水修房,房子里的各项设施,但什么过绿色生活很快乐的感情大概率是假的。这不是苦中作乐是什么?

后面也是强行来了一波升华呀,说了这些东西都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教育他们什么呢?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什么教育呢?通过生活中得水得电都非常不容易。

呃……是得珍惜啊,看这个文本的惨烈程度,我要是他孩子,那我也得珍惜啊。毕竟水是没有的,是要从附近的村子拉过来的,电也是不稳定的,多插几个设备可能就爆了。燃料也是离谱的,因为一开始住进来的每周都是消耗了大量的燃料。

说了一大堆非常细节的节约小常识。好的,我来给大家翻译一下最后一段他在说什么:总而言之,离开有网有电的生活真的是太好了,这让我们学会了节约用电,用水,真正懂得了该珍惜这个地球给我们的一切。希望一旦我的孩子离开了这个地方,那么也能够保持现在在这个地方所养成的习惯。

“……呃,那祝他们过得更好吧。”也不知道是谁从哪里抄来的文章。好吧,不说这个翻译上的剧情问题。我们谈一下他考不考吧,首先我是觉得这篇文章选的是比较不合适的,他这些策略呢也是不怎么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观念,至少如果让我们仿照这篇文章写绿色生活的作文,那么还是很难的。

举个例子啊,他们这里的节约,比如说回收我们原本不用的东西,那些丢弃的东西,还有就是自己在这里搞畜牧业生产鸡蛋和羊奶。前者缺乏具体的措施,后者呢则是专业不对口。

可以使用案例的就是你刷牙刮胡子的时候要关掉水,尽可能的节约用水,洗澡不要洗太长时间这之类的小事情。

而且他这个绿色生活是通过吃苦来表现的。也是不太适合我们写作,从出题立意上来看这篇文章的参考价值并不是很高。大学讲究的是一个你书上看了,那么你考试也大概能考得起,所以说书上的内容与考试的内容是相对比较紧密的,不会像高中那么灵活。

简单来说就是,文体可以模仿。但是这一第一个模块的绿色生活,这个模板难以模仿。并且包含大量的生词,比如说水库,甩表,超载之类的东西。对于英语普遍比较差的理科生来说,大概率是不会出这些相关的内容。

合理推断第一模块儿考的内容最多也就只会是要求的单词,而不是课文内容。所以后期的话就是我也过一下这个中文剧情就好了。把剩下的精力放在另外两篇英语课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