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完时政以后,按道理来说就到了我的游戏时间了。然后呢晓同学就来到了我们宿舍。说是有个老师那边要找两三个人去干活。
好像是可以签公益的。不过作者这个东西已经做满了,所以这是为什么参加呢?也是看那边实在没人了,算是卖个人情吧。然后就停下手中的游戏前往教学楼。
挺严肃的,现在在教学楼的老师都是很忙的样子。后面老师看到我脚底下穿的是拖鞋,也是吐槽到,“怎么穿拖鞋了呀?明天可不能穿拖鞋了。”
“……”,呃,好歹有点为难啊,我来的时候可没有听说这是要去参加什么很严肃的活动。一时间我怀疑自己入了贼船。
晓同学后来出面跟老师解释,“他们是我临时找过来的。”
之后也是来到了那个办公室,明明的老师塞了几颗糖给我们啊,然后就开始说起这个活动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让我们去给这些优秀毕业生们打点工。去收一下以及发一下证书之类的。好,明天的确是一个很严肃的场合。看起来这个老师也是和晓很熟悉,不愧是生活委员。
总而言之,搞这个活动。就是要给个视频给我们回去参考,虽然说流程简单,但是因为场合比较严肃,所以说老师表示不要掉链子,如果已经决定参加了就不要退出。
晓同学也是再三确认了我们愿不愿意去。虽然明天的时间的确是有点紧,但是老唐表示可以过去,那么我居然都大老远来了一趟,我也参加好了。
在学生这边的人际属于中规中矩,而且也算比较好的那种,在老师这边也是人脉非常的多,很多老师找公益以及干事情都找他。只可惜他的英语如果他克服英语上那些问题,那估计第一名肯定是非他莫属的。
厉害,真的是太厉害了,我打心底认为这家伙的确好强。说实话,有点小嫉妒。在这一路上他跟老唐的聊天也是处处充满着人际关系的智慧,能够很快的拉近关系以及找到话题。我没有插入啊,只是在一旁关注并且记录着。
“嗯,不用担心的,这个东西一点也不难,并不是什么严肃的场合,我参加的活动很多。”晓同学如此说道。“放宽心就好。我参加那么多活动,没有哪一次是不出错的,那出错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不是什么大错就好。”
在聊完一些相关事项以后,我们就一起约着到外面去吃点东西。说实话,我还是有点担心我们能不能做好的,但是事已至此,干就是了。本来也想去吃麻辣烫,馆里面的人非常的多,去吃那个自助里面人也满了。
没有办法,要不先去买杯奶茶?
在这个期间我也是看到了小同学非常自来熟的强大人际关系,能够一下子跟店员聊起来。“什么时候打算搬走呢?。”晓道。
“不太清楚。”店员苦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你仔细看那个店员砸奶茶冰块的情况就会知道她砸的很用力,记得以前来的时候好像不是这样的。
……好吧,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对于去参加这个活动的事情心理还是不怎么乐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作者并不是那种很乐于助人的家伙。然后就是这个活动相当于自愿原则,是由晓同学拉人的,我是不太清楚为什么他找人总是能够找到的,而不是被“冷漠”的大学生给拒绝,也许他看人看的比我准。总而言之,你可以理解为他个人的私人活动。
像这种需要临时凑人数的活动,一般是公益群招不到人了。也就是没有学分那种。出于纯功利方面考量,嗯,去了其实也没多大用。先不说能不能做好,而且中午还不能午睡了。
但我就是去了,老唐也参加了不仅是一回事。主要是我都到那里了,气氛都到了,当着他们老师的面说,哎呀,我不想去参加了,那的确也不太好。
但是简单的演算了一下。这是非常拉印象分的选项,只会显得作者自己的懒惰以及不想多管闲事,然后凸显出晚同学的强大罢了。这个出于综合考量来看,我接下这个任务是比较好的选择。
毕竟晓同学在教师之中的人际关系也是我比较羡慕的,像这种人际其实非常的高效以及高质量,我能够感觉到晓同学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很高,至少是比一般他跟别的同学相处的时候要高。
所以我选择参加的原因有三个,一方面是增长自己的见识,大学生嘛,多学多看多听。另一方面就是卖晚同学一个人请,之后如果我想去参加什么公益活动以及赚学分,其实都是可以从生活委员这边获得渠道的,别看生活委员平时存在感很低,但是这个职位在很多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至少跟你的学分很扯钩。
最后就是老师这边的渠道了。其实我平时就隐约察觉到,是不是这是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社交中总有一个阶段,一个类似于小环境的交往群。那些有能力勇于追求的人,那么就可以到这个地方去。就可以通过各种看起来很小的事物为自己达到所获取的成果最大化,甚至以此为踏板。相当于让你站在一个更高的仰望台。
这可真有趣啊,那便让我看看,那些自以为才疏学浅的学霸们天才们所处的领域到底是何物?这可不是我在开玩笑,只不过我找不到确切的词去形容罢了。
话说回来,什么时候清虚反而变成了一种凡尔赛?谦虚的话,在某些人嘴里说出来为何会变得如此让人不舒服?我见过很多人,其中不乏厉害的学霸,而大多学霸都是懂谦虚的,但是有的说出来就不那么让人舒服,也许是因为他们把自己自贬的很严重吧,这就好像你有着一座黄金座的别墅,结果跟别人说自己穷到只能住这种房子了。当谦虚也异化成一种炫耀的时候,那么谦虚这个词原本的含义还有任何意义吗?
……
我现在还隐约记得以前突破自身界限的时候是什么一个状态。一个正常人你想要突破努力所能达到的极限,你就只能改变思维。无论是天才学霸还是普通人,他们的最大差异其实在于思维上的差异。
有的东西别人就是能想到,但你就是没办法很快或者高效的想到,这就是思考方式上的差异。所以阿疯才是阿疯,因为他的嫉妒,他的不满,他的各种情绪交杂在一起,让自己的身体爆发了,就和那根断了的弦一样,他变成了疯子,他疯了,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不正常。
别的宿舍批判参谋长就像个傻缺小丑一样的时候,他们何曾想过曾经的我也是如此。或许并不是我包容心大,而是他的路我早已走过。
当你变成疯子,当你变得极端,那么你就是一个不正常的人了,你就是一个傻子了,但是你同时也能够看到那群人眼里所谓的思维是何物。
傻子,小丑啊,笨蛋,不正常,这些形容词以前也是别人用来形容我的。所以我理解参谋长现在的处境还有心情,但是我并不同情,因为这是必须经历的阶段,是只有他自己能想清楚的事情,走出来的槛。任何人去干扰都是一种亵渎。
他不需要我兼价的同情,你只需要知道事情就够了,像我们这样的自尊心也是属于一种非常模糊的状态。他这个阶段和我曾经的阶段也很像。非常的危险。
只不过我走出来了,所以阿疯才是阿疯,而不是单纯的疯子。那个我没有打败我自己,是作者赢了。要没走出来,就和以前说那样,懂得都懂。
你看我现在如果表露出能够理解参谋长的意图,就会有人说我是不是被参谋长传染了,并且表示不希望宿舍再出一个像参谋长那样的人。大家好像天然排斥如此,也难怪别的无交集的正常人也不愿意接触相关“学生”了,因为你一旦说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别人就会把你看成和他们一样的“眼中异类”,这对于普通的人际关系是极为不好的,所以说毫无关系的其他普通学生也会跟着别的正常人一起排斥这类人,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这种神奇的关系了。
这其中的套路以及利弊我可太清楚了。想要发现其中的规律以及其中的套路,你就要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别人自认为的正常人标准来看。你要来审视自己,批判自己,有必要的时候,打败自己。
……
语文课的话,就是欣赏大家以前拍的诗歌朗读视频,晓同学也是非常的牛逼,因为那首诗里有关于烟的诗句。所以说就找那个有烟的场景……但问题是这场景是因为现场刚好出现了小规模的设备故障,所以说那个是事故现场。
心态非常好啊,在这种场景下还能不动声色的着拿其做视频,甚至找了路过的人来为其拍照。你甚至可以看到现场逃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