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是受到了别的组的邀请。让我有点沾沾自喜,说明我的努力被认可了。但是呢我也很委婉的拒绝,表示我已经有队友了。结果他告诉我自己是发错人了……呵,其实总是残酷的。
……今天星期二,昨天晚上我顶着头痛赶完了这个剧本的第一幕,名字还是和上个学期一样,叫做大学生历险记。然后呢我就发给老师,让老师帮我修改一下。总的来说,这个故事就是讲述一个少年啊在一本书灵的带领下,逐渐的话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敬畏。
今天上课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回复,老师表示呢这个书灵不要用,我当场就懵了。估计是我文案写的不怎么好,问题又来了,我这个就是写个剧本要描述一下对话,难道我能和小说一样天花乱坠的写吗?
反正老师可能是觉得我的表达有点问题,然后呢引出来也有点问题,就叫我不要用这个书灵,其实我们这个跟第八届那个冠军的大赛题材是差差不多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那个传统文化化成了灵,我们必须把它当做人,而我这个呢由课本变成的书灵,那他就不是人了。好,我就认为这个是没有传承导致的问题吧。
然后又有一个问题了,原本的剧本里是有两个主角的。您现在给我删了一个,和拔掉作品的颈椎有什么区别?老师说是建议啊,不过变象的就是在说该把这个文案全部推掉,然后重新写吧。作者还是想说那句话,“笔给您,您来写。”想交个及格作业盒子就这么难,是吧?一定要按照大赛要求才知道及格,是吧?我的成平水平允许吗?我的创作水平允许吗?看看现在什么状况,一个三流作家,加上外行演员的队友。
老师这一回答真的是把我嘴都笑抽了。行,那就别怪我风骚操作了。跟老师你谈文学,谈剧本,老师你跟我谈政治,行,也符合设定和学科。表面上是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能力,但实质上谈的就是政治科目。以前我写应试作文的时候,他虽然说有限制,但是他这个性质呢实际上是类似于一个栅栏,就把你围起来,你可以看得到,知道哪里是边界。但我现在面临的选择,这一眼望过去非常的自由啊,空荡荡的,结果你告诉我现直是地雷。
过分了哈,想不到如今社会风气已经如此敏感了,来到大城市了才知道的确是有这样的现象存在的。突然又想念我以前在家乡的那个小县城和平友好没啥大矛盾。
关于这个任务,其实作者也是准备了后备方案的,毕竟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有那么复杂。多留条后备之路总是好的。就是如果N52的剧本没办法过审,那么就直接改成任务一来做。由作者承担90%以上的责任,找一个民族博物馆或者是中华传统的博物馆,作者去查资料,然后依据临场发挥。两个人就可以搞定所有的项目。但毕竟是赶制出来的,而且作者也背不去稿子,质量方面肯定是不如别人的优秀。说来大多数人在搞第一个任务的时候都相当于在背政治书。
总比交白卷要好很多。而且这个任务的选址也要非常注意,不能是那种带有非常强烈政治性的,最好是革命烈士博物馆或者是中华文化博物馆,这样无论怎么扯都不至于扯到敏感话题,相对比较安全。
毕竟像那种……某些地方你是需要讲的非常官方学术化的,不能够乱讲。如果没有这个专业的知识或者是提前背了稿子那建议不要乱搞。任何东西一旦扯上政治和立场就会变得非常的复杂,非常的严肃。对于学生的作业来说是特别的不友好。
看到作者门前摆的那个东西了吗?“勿谈国事”。真是怕了,有的东西躲又躲不过。身为一个公民,那就多少会接触这种东西。能怎么办?面对呗。作者保命手册,看到没有?估计你没有看过,因为这是我写的,还没有发表,哈哈哈,总结起来一句话,“说好不说坏,报喜不报忧。”
关于给老师的回复,我也是直接输出。要保持礼貌的前提下,跟老师认真严肃的讨论这个问题。老师不是强调立场和政治么,好啊,咱们严肃一点。
我从文学角度以及限制角度跟老师逐一分析:
“老师觉得应该怎么个剧情。我倒是也想编出来。也求过ai,但实际上效果拍不出,若不指望得奖,只求及格,这个可以拍吗?”
“但是的确书灵不合适呀。结合自身情况和作业考虑。”
……我就是已经结合了才在考虑。行,我们继续。
“那老师会该怎么调整呢?转折该怎么转折?是应该换成朋友呢还是老师?可是像这种并不是时刻待在你身边的角色,很难对一个人短时间内产生影响。”
“假设现在我们把书灵这个引导者的形象给去掉。那么我们就必须得把可以理想中解决的事情推到现实里来,推到现实里来就必定会面临一些比较敏感的方面。”
“老师,你认为应该加入更多的实践因素。就是这个实践具体是指什么呢?像AI那样,他给出的回答是说这个学生啊去汶川大地震资源或者是帮助留守儿童建设家乡。那么这就塑造出一个非常厉害的大学生了。”
“可是的话这很明显是不怎么符合现实的。但是一句老师你说的话,我们这是思政课,那思政课的话那就是需要理想化,正义化,立场化。可以适当的出现一些比较夸张的元素。但是这整个选景的话我们需要符合的整体的剧情以及思路。我们没有这个基础的资源以及专业的演员。甚至就你场地也是需要考虑合不合理。”
“而且老师,您这个作业又是明确要求不允许使用AI配音以及尽可能少的使用动画。这就更加造成了剧本上选择的困难就算除去这些因素,我们考虑比较切合实际的,就是说大学生在自己同学,朋友,老师的引导下,慢慢理解到这个职业的伟大。然后呢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这个作业的竟争感以及美好感,也是可以那种理想化的状态,但估计还不如我这个原本的方案。因为功利化因素太重。而且像这样通过写作业或者是搞那些纸面上的实践来获得满足感的剧情,大多需要使用上的是心理描写,如果你想要具体表现出相关的主题,那也是难上加难。”
“还有就是关于在这个剧本的选择上,我也是咨询过了组员的意见。他们的要求不算很高,就想按照我那个写的剧本来,让我自己去跟老师您商量一下。这就好比本来两个主角然后删掉一个主角,这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推翻了所有的文案要我重新写。那么排除掉这第二个任务的因素,我们重新考虑第一个任务。之所以不选第一个任务的原因除了我们这边的专业水平以及背诵的人员基本没有人能做到。而且即使我能够激发他们的体能,然后并且对这些演讲进行分段,每个人都讲了那么几段,在一些专业化的术语上面,那是肯定不允许他们太过于临场发挥的。不然这又是立场的问题,是用词不严谨的问题。”
“所以说如果我要选择第一个,我那就必须要求他们要在这整体的框架之内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做好专业术语的准备。组员们对于选第一个的任务要求就是只要不是自己出镜去背演讲稿,那么都可以。那然后呢就是我自己上我自己负责文案。如果把文案交给我的队友们,那么就会叫上来一篇非常专业,立场非常正确的AI文章。相当于让我直接背政治书。老师,你一直告诉我这是思政课,思政思政。我想了很久,是不是让我们大学生有思想?但是我又想了一下,然后我决定还是不要有思想。因为太累了。”
……是的,我直接开启了“嘴炮攻击”。我们就严肃一点,抛弃主观感想。现在我这个态度以及言辞实际上也是在就事论事的讨论这件事情,是展现我严谨以及认真去思考的态度。所以老师不能将此行为判定是我的顶撞老师,这只是很简单的讨论问题,实际上也是如此。但是会不会让对方误解?那么这也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注意用词的前提下,我要提出我这边的困难以及问题。
老师给予改进的意见是基于他认为这样适合,这样不适合。上面只管提要求就行了,下面考虑的就多了。所以老师没办法考虑到我们团队的具体情况,我就让老师考虑到。让我们处于一个上下级的的讨论高度去讨论这些事情。
主打的就是我现在要搞这件事情,您现在在指导我,那么我就可以提意见,我提意见,那么我就可以提出我的问题。老师您回答我,这是展示您的严谨是展现老师您的学识,那么我提问题那就是展示我的无知,以及我的能力不足。通过这个逻辑,那么我能力不足,我是不是就应该更加与老师讨论?
我用这么多话跟老师讨论了,这就代表了我的态度是放在这里的。那么就可以把态度的问题抛给别人,而不是自己。我称之为表明立场。只是一个简单的讨论而已,但是我却表现出了异常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也是一种手段。听过拿别针买别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