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 西郊。
晋地出来,阎老西清晰感受到路上的积雪渐渐变多,可他一路上的话却不多。
无论是归阳山的战场遗迹,还是平陀山等道路坑洼路段,都让他沉默。
临近锦城,一道三十来岁的身影一路小跑到了阎老西的跟前。
“阎长官,前面就是锦城了。”
声音落下,阎老西慢慢的收回了目光,目光落在年轻的脸庞上,那面庞与他年轻时候有几分相似。
带着阎家年轻一辈北上,阎老西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如今与小鬼子的战绩逐渐开始明朗,可是内部波云诡谲,带着阎家年轻一辈北上,无非就是想让其去见见世面,同时也在为晋地要走的路做铺垫。
“全军在外等候休息,不得入城。”阎老西面色幽幽,缓缓的开口说道。
“是。”阎文清用力的点了点头。
内心压抑不住澎湃,毕竟北伐之功。
只是这时,朝城城门大开,百姓一个个都是站了出来,不少人在看到队伍的那一刻,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
道路两旁,男女老幼依道而立。
老不遮笑,幼不惧怕。
城内守军站于城外,眼中有光,城外积雪已扫,路平心更平。
风吹衣动,满城尽是欢迎之意,这不就是他最希望到的。
“虎贲旅的援军来了...”
“太好了,快快快....给军爷喝点热水。”
万民而涌,却看的阎老西愣在原地许久。
“满城皆迎...”阎老西内心为之触动,在这个曾经被小鬼子控制了十多年的地方,他竟然还能看到这一幕。
按道理来说,在这片饱受战火侵扰的黑土地上,部队的到来,百姓一般都是避而不及。
当初在晋地的时候,只要是战斗打响,那些百姓都是快速的离开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
而且当年东三省沦陷,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成为流民奔逃各处。
可是现在,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却让阎老西面容微顿。
直到他向前走去,城中的守军走了过来。
“阎长官,我是根据地七一四团的三营长廖国栋,在此等候多时了,欢迎。”
城外一道消瘦的身影出现在他的面前,廖国栋的脸上也是和周边的百姓一样,都是带着笑意。
阎老西与之一握,微微一和知:“礼重了。”
或许是阎老西的疑惑,一旁的廖国栋解释道:“自从虎贲旅北伐,一路血战,收复失地,深入民心....生活也不同以往,不用看人脸色存活!自然内心充满感激,现在算是爱屋及乌。”
廖国栋尤其有些感慨,他不止一次感受过这种爱屋及乌,虎贲旅北伐,第一战就挺起了脊梁。
虎贲旅早已经是一种信仰。
“都是值得的...”阎老西嘴角低喃,虎贲旅在东东三省抛洒热血,深受百姓的爱戴,这才是真正的王师。。
城外围了一圈又一圈,万民护道,富则手捧鸡蛋粮物,衣虽破旧者,则是手中拿着一些寺庙求的护身符等物品。
手绝无空物,礼轻情意重。
身形佝偻拄着拐杖,右手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拿着或许是仅有的几个鸡蛋。
“无财祈福道平安,有财送粮饱其腹,民心所向...你可懂?”阎老西转头看向了自己的儿子,语气充满的严肃。
原本兴奋的阎文清此时面色也是平静了下来,心情有些复杂的望着城门。
他能谋求战功,可他这份民心他收获不了。
“阎长官,城中已经是准备好部队的休息的地方。”廖国栋招呼着。
“此番赶路本就时间不多,就不进城休息了,我们短暂休息之后继续北上。”阎老西谢绝了廖国栋的邀请。
民意如此,他们的脚步不能停,虎贲旅这支队伍更不能垮。
如此为国为民的部队,他不想让林天尘去承受这些算计。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的见到林天尘,将事情挑明,听听林天尘的想法,虎贲旅背后不是没有支持者。
有些阴暗面,他扛下就是。
“那一切保重...”廖国栋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
阎老西点了点头,大手一挥,让全军休整。
短短一夜,再次出发。
没有过多的叨扰,只是道路两侧,早已站满了人。
阎文清面色复杂的,从人群之中走过,面色充满了沉重。
或许是察觉到了儿子的心理变化,阎老西看了看自己的儿子,语重心长的开口:
“虎贲旅从北伐开始就已经不是一支队伍,而是凝聚着当地这些人的期盼,它更是一种信仰....一种敢于反抗的信仰,一种为后代争和平的信仰。”
阎老西语气充满着坚定,林天尘的出现改变了他的观念,而虎贲旅北伐,更是已经化成了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