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柱转身匆匆离开了招待所,他一边走一边盘算着需要给宁静静母女置办哪些东西。
想了想,刘雨柱也不想再浪费时间,他给自己打扮了一下,便去了附近的黑市。
这个黑市,他还真没有来过,交了5分钱的入门费,他大步的走进了黑市之中。
这个黑市的规模不是很大,里面的摊位没有几个,刘雨柱转了一圈,还真没有什么买的东西。
于是,他有点失望的走出了黑市。
出了黑市 ,刘雨柱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从空间之中拿了一块不是很新的布。
又从空间之中拿出了一套被褥,这些是新的被褥,自从他的农场里可以种棉花后,能加工的东西越来越多。
只要是用棉花为原料的都能加工出来,只不过费的时间比较多而已。
想了想,刘雨柱双从空间之中拿出了几米棉布和一些棉花,虽然现在不能做衣服什么的,但是到了北向大队就有时间做衣服了呀!
他把拿出来的东西用那块布包好,背在了身上。
随后,他便来到了国营饭店,在这里买了几个肉包和一些二合面馒头。
并不是他抠门只给宁静静吃二合面包馒头,而是她一个人孤身在外,还事着一个孩子,她要是吃的太好,容易让别人盯上,那样可就危险了。
所以带些二合成馒头,不仅不难吃,还不算太打眼。
想了想能买了几份咸菜,至少她们在路上能吃口咸菜。
买完这些,刘雨柱又抬头看了看今日供应,见上面竟然有水煮蛋,那个好带。
想到囡囡那瘦小的身子,他打算买上六个鸡蛋,让囡囡在路上吃。
但是一想到宁静静的身子更加的瘦弱,叹了口气,对着营业员开口:“你好,我还要15个水煮蛋。”
看了看自己买的东西,心里计算了一下,宁静静母女两个在火车上吃的东西应该绰绰有余。
交了钱,刘雨柱拿着买的东西出了国营饭店。
看了看自己手里的东西,觉得她们母女路上用的东西应该是够用了。
于是,他便拎着东西往招待所走去。
走到路上,刘雨柱拍脑门,“这记性,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给忘了?”
说完,他便把手伸进了自己的挎包之中,心念一动,一个新的军用水壶便出现在了挎包之中。
拍了拍挎包,刘雨柱满意的想着:“这下东西应该够用了。”
这时,他走到了邮局的门口,抬步走了进去。
刘雨柱进到邮局的目的,就是想给云汐瑶单位打个电话,把宁静静的情况告诉给她,让她也照顾一下她们母女。
毕竟,等他回到林口县的时候都是几个月后了,到那时应该已经到了冬天,宁静静她们去的时候没带多少东西,还要云汐瑶给送她送过去一些棉衣和棉被。
当然还得送一些粮食给宁静静,要不然她们母女根本吃不饱。
电话接通,云汐瑶的声音传了过来。
“汐瑶,是我!”
“柱子哥?你怎么会给我打电话?是有什么事吗?”云汐瑶有些欣喜中带着的担心的声音传了过来。
刘雨柱笑了笑,“没什么事儿,就是静姐明天的火车,到咱们那边去,你三天后别忘了接一下静姐,还有她可能要去北向大队去,你给咱爹说一声。”
“就这事儿呀!那我知道了,你突然打电话过来,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你现在在哪里呀?”云汐瑶轻轻的松了口气。
“我现在在京都。”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刘雨柱挂了电话。
刘雨柱走出邮局,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
他加快脚步朝招待所走去,心里琢磨着到了之后再跟宁静静母女交代一番路上的注意事项。
到了招待所房间门口,刘雨柱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宁静静一脸疲惫但眼中却透着一丝解脱后的轻松。“柱子,你回来啦。”
刘雨柱进到房间里的时候 ,并没有关门,这个年代还是很注重名声的。
他进来后,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说道:“静姐,这些都是给你们路上吃的和用的。
我还给你们准备了军用水壶,路上多喝水。”
宁静静看着桌上的东西,眼眶微微泛红,“柱子,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和囡囡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刘雨柱摆了摆手,“静姐,你别跟我客气,要不是宁老师那时候帮着我,我可能早就饿死了。
我已经给我媳妇云汐瑶打过电话了,让她到时到火车站接你们的,到时你就听她的安排就好了。
以后到了北向大队,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
这时,囡囡从里屋走了出来,她的小脸干净了许多,眼神里也少了之前的胆怯。“叔叔。”囡囡轻声喊了一句。
刘雨柱笑着摸了摸囡囡的头,“囡囡乖,明天咱们坐火车去一个新地方,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刘雨柱详细地给宁静静说了火车上的注意事项,比如保管好财物,不要和陌生人过多交谈等等。
宁静静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交待完一切后,刘雨柱起身准备离开,“静姐,你们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好赶火车。我明早过来接你们。”
宁静静站起身,“柱子,你也回去早点休息,路上注意安全。”
刘雨柱走出招待所,街上行人已经很少了。
他以最快的速度回了红星机械厂安排的住处,想着第二天还要送宁静静。
于是他也没有回自己的房间,而是去了吴振兴的房间。
看到刘雨柱,吴振兴笑着开口:“不会才回来吧?”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有点耽搁了一下,那个.........明天我还要出去一下,到火车站送个人,不过这个应该不会太久的,很快就能回来。”
吴国兴皱了皱眉,“你明天出去送人可以,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