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就是一个多小时。

驻点通道口处,两侧岩壁宿舍的初境幸存者得知十几名高层站着等候一个多小时,不由暗自咂舌,佩服提灯组织管理者的硬气,也佩服十几名基地高层拿得起放得下。

这十几个人并不是普通高层。

他们是地下生存城市各个部门的最高负责人!

随便一人前往其它大型生存基地,哪怕是如今发展最好的魔都避难基地也是早早有人接待,不可能被人晾一两个小时。

“看来,提灯组织云滇分部论坛上的消息并非谣言!”

一个脸蛋带有婴儿肥的初境女幸存者说道。

她是基地评定的优秀基因储备人才,初境幸存者。

同时,也是提灯组织的正式成员。

在基地高层来驻点前,零零一号管理者就发布的消息,全面取消跟山保避难基地的各项合作,剔除山保避难基地内的所有提灯组织成员,包括不限于初境幸存者跟技术人才。

“啥消息?”

其他初境幸存者好奇的询问。

她们不是提灯组织的成员,不知道提灯组织云滇论坛上的事。

倒是听说基地论坛上有一些不好的舆论。

问题是,些许舆论应该不值得基地兴师动众。

“快跟我们说说。”

听到同事似乎知晓一些不得了的新闻.

大家立马来了兴致。

纷纷围上前,脸上的神色又是好奇,又是忐忑。

“不能是基地跟提灯组织决裂吧?”

“不可能的,如果生存基地跟提灯组织决裂,那下面的十几名高干嘛白白等一个多小时?”

“对啊,看着像小情侣闹矛盾,犯错的一方上门认错呢。”

“嘘!该死的大黄丫头!”

“你小点声啊!”

“咱们几个可不是提灯组织的管理者,万一被下面的基地高层听到......”

“......”

几个初境幸存者压低声音交流着。

不过,不管其他人如何追问,容沛沛都只字不提,她的脸蛋带着婴儿肥,又是初境幸存者,看起来就跟十五六的小女生一样,经常被朋友跟同事当作小妹妹看待。

可容沛沛不是十五六的小女生。

有些事不能到处说,云滇避难基地论坛上的舆论事件还未彻底解决呢,再道出一些容易让人瞎想的消息...

那她就要承担最大的责任。

......

大巴休闲区域。

徐万里吃饭的速度跟往常一样,并没有因为云滇避难基地的十几个高层在外等待,便加快速度,也没有故意放慢速度,正常该吃吃该聊聊。

一顿晚饭花费一个多小时。

这对幸存者或初境幸存者来说,绝对是很浪费时间的表现。

但徐万里几人不觉得,晚餐是他们最放松的时刻,也是汇报各个项目的进度,或总结某些新物种资料的时刻,最重要的是,元境幸存者对初境食物的需求量更大。

“我去跟他们聊聊。”

吃完饭。

徐万里拿餐补擦干净嘴巴,便起身走向驻点的通道口。

一个多小时,十几个基地高层也没有丝毫不耐,看来是早有心理准备。

“徐先生。”

十几个基地高层一直关注着大巴的方向。

见徐万里走来,他们就打起精神,脸上保持着笑容迎上前。

提灯组织突然宣布全面取消跟山保避难基地的合作,着着实实把他们吓得不轻,再联想正在开会的陆扶摇被中途叫走,陆陆续续有人员扬言退出提灯组织的消息。

种种迹象,不怪十几个基地高层产生恐慌啊。

这几十天来,云滇地下生存城市生物部门,建筑部门,后勤部门等,八九个重要部门得到提灯组织技术小组的援助,发展愈加迅猛。

尤其是生物部门,收获最大!

如果提灯组织下令调回技术小队的话,云滇地下生存城市又将回到原先的窘迫局面。

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物种,不知如何下手;面对千奇百怪的寄生植物,毫无抵御跟治疗的能力......

总之,人类可以没有山保避难基地,但不能不跟提灯组织合作。

还是那句话,现阶段的人类生存基地不能失去提灯组织。

“打扰徐先生了。”

一个中年男人脸上带着温雅的笑意。

礼貌道,

“不知道徐先生方不方便聊聊?”

“走吧。”

徐万里带着十几个高层走向地下湖洞口外的岩壁建筑,随意挑选一间宽敞的影音室作为临时的会议室。

他知道基地高层的来意。

待基地高层坐下,便直接进入正题。

“我们也算是半个熟人了,大家无需客套,开门见山说吧。”

“好。”

十几名高层也不再采用话术调动氛围。

他们需要尽快确认提灯组织的真正意图,提灯组织取消合作的对象,仅仅山保避难基地一个,或者说,山保避难基地只是开端?

当然,聊之前,他们要先表明云滇避难基地的态度。

“有关山保避难基地的事,我们听说了。”

“在这里,我可以代表云滇避难基地,也可以代表除山保避难基地外的所有人类生存基地,向提灯组织保证,人类生存基地从始至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延续文明!”

“延续人类的薪火,才是生存基地的宗旨,也是唯一的宗旨!”

“山保避难基地有几个不安分的负责人......”

“......”

随着基地高层娓娓道来。

徐万里也逐渐了解各个生存基地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以山保避难基地为例。

山保地下生存城市是由相邻国家的人员倾力打造完成,基地内大部分幸存者来自边境西面的各个国家,最初的几十名管理层,甚至是边境外一个小镇的镇民跟村民。

后来,秉承着团结一致的原则。

在地网项目第一阶段竣工后,云滇避难基地就陆续给予山保避难基地不少资源。

为更好的发展山保避难所,云滇避难基地也派遣更专业的人才,让他们因地制宜,管理跟发展山保地下生存城市。

可惜,整个交接的过程磕磕碰碰,不是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