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后,郭山家的门口。
“你真的可以上学了?”看着女儿,郭山疑惑而隐隐不安着问,“你脸色不大好。”
“嗯……”下位黎雨中气匮乏的声音跟她一脸的疲倦十分相称。
“你如果没有休息好,可以再多待几天。”郭山平静地劝,“老师那边我说一声就是。”
“不用了。”下位黎雨缓缓回绝,“我想出去……透口气。”
郭山眨眨眼,什么都没说地陪她出了门。
下位黎雨也没再说话,只是拖沓着双脚一步又一步地跟在后面。她没什么想说的,这几天仿佛跟爸爸拉开了一道无比遥远、无比悲哀的鸿沟。
郭山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女儿自从最后一次从地府回来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也什么都没跟她说。这几天她没再点过油灯,却也像以前一样坐在油灯旁边发呆,一坐就是一整天。
点了灯还说是去所谓的“彼岸世界”调查惨剧,现在她只是在单纯发呆吗?
这听起来不像是好事情,郭山却对此束手无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女儿的意愿、将她送回学校。
虽然她在学校里基本也只会发呆,但她乐意就好。
到了校门,郭山问:“之后也是跟以前一样,我来接你放学,好不好?”
“嗯……”下位黎雨从来没介意过自己已经初三。
“饭钱带好了吧?”郭山又问,“有什么事找老师给我打电话就行,我的号码你还记——”
下位黎雨却像没有听到般没有回答,只是转过身,迟缓地自个走进了校门。
她还记得自己的班级在哪里,跟以前一样旁若无人地一路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也一如既往地全然没有在意同学们各异的目光。
但是胸口那股烦闷的拥堵感前所未有,甚至膨胀到挤掉了上学就是为了放学的期待。
“啊,阿雨!”看到来人,下位黎雨的同桌大吃一惊,“你回来上学了?”
不然呢,来这里旅游?下位黎雨用宛如死水的声音应了声,拖着书包坐在了一旁。
“你这段时间……还好吧?”同桌悻悻地问,“月考也没有来,之前运动会也是……”
“还好。”下位黎雨说谎。
“嗯……”同桌看看别处,过了会儿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对了,你知道吗,咱们班的篮球赛拿了第一喔!”
第一不第一又怎么样……
“最后那场还很惊险呢,比分落后了很久,但是后来阿伟在中场连续投进了三个球,一下子把分数扳回来了。”
“什么阿伟……?”
“就是每次值日排班都跟咱们同一天的那个阿伟啊。”
“哦……”下位黎雨想起来了一丁点,似乎有些模糊的印象。
这印象却也不大明晰。
“要不是这样,咱们班指定没希望赢。”同桌继续自豪而饶有兴致地介绍,“听说他本来就很会打球,而且为这次运动会练了好久呢。”
“哦。”下位黎雨其实也不关心。
“过两节就是体育课,老师会安排自由活动,正好也带你看看。班上的男生打起篮球来还真有点看头呢。”
“……我向来没去上过体育课。”
“下去晒晒太阳也好啊!你看起来没什么精神,出去晒个太阳透口气就能打起精神了。”
透口气……?自己来学校似乎就是为了这个……
幸好这次没有像当时下地府一样,忘记要做什么。
“知道了。”虽然,下位黎雨的声音仍是毫无波澜,“不过……我更想自由活动。”
同桌眼中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失望,却也笑着回答:“嗯……没事,咱们去散散步也好,好久没跟阿雨说话了。”
为什么想跟我说话……?我们以前好像也没怎么说过话吧。下位黎雨有些纳闷,回忆之前的校园生活,有过什么事情几乎完全想不起来。
甚至连同桌的名字都不知道……多亏她没有问自己。
她以前应该告诉过自己的……有吧?
想着想着,下位黎雨又不自觉发起呆来,跟自动停下的思考一样无声无息。同桌兴许也习惯了,没有再打扰她。
等到体育课,下位黎雨跟同桌下了操场,找了个树荫坐下看众人活动。体育老师早就知道她的情况,只是若无其事地带其他人做准备活动。
上跑道热完两圈身,众人便可以就地解散了。体育课在三四节,所以直到放学,都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换句话说,一上午的课已经基本结束。
一获得自由,同桌就朝下位黎雨歇息的树下小跑而去:“好,现在自由活动了。走吧,咱们去逛逛!”
下位黎雨半推半就着被她拉起,看看周围,别的女孩子好像都在远处三三两两地扎堆。
“你不过去么跟别人玩……?”于是,她问,“我自己待着也很好。”
“没事,阿雨难得回来一趟,今天陪你走走。”同桌不以为意地笑笑,“这段时间学校也发生了不少事,说不定有些你会感兴趣。”
下位黎雨并不觉得有什么以前的事能让她感兴趣,只是被她拉着往前走,一句句话都近乎左耳进右耳出。
今天的太阳不算猛烈,晒着还挺舒适,单纯这样走走倒也行……虽然有同桌黏上来叽里呱啦说一堆,但她的情绪也能稍微感染下位黎雨,便由她去罢。
在学校里若只是一个人待着,估计很快也会被各种胡思乱想淹没;有个人在旁边陪着,现在竟也发现不算坏事。
下位黎雨忽然想起,当年自己缠着缘姐说着大城市的这个那个,她也会这样听不懂但有点舒心吗?
算了,敬缘的事还是不要再想为好。两人便继续这样散着步,沿着不很大的操场走了两圈,路过了许多喧闹玩耍的同学。
再往前走走,便是粤岭镇中学的简陋篮球场;这片被杂草包围的水泥地上只有几个篮球架突兀地立着,却也有不少人在那边热火朝天地互相过招。
“欸,你看那边。”忽然,同桌指了指其中一个场,“那边是咱们班的人,还挺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