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互联网的价值在于共享与共赢。”王磊操作着手中的演示器,屏幕上动态展示了一个个人网站后台,接入广告联盟的流程:
“经过过去几个月的试运行,今天我们正式推出搜索广告联盟系统。
从今天起,全球任何网站的所有者,无论你的网站是个人博客、垂直社区,还是新闻门户。
只需在页面中嵌入一行简单的千寻搜索广告代码。
就能自动根据你网站的内容,匹配最相关的文字广告。
每一次广告被有效点击,你都将获得可观的分成收入。”
为了增强说服力,王磊现场邀请了一位接入内测的枫叶国科技博主上台。
这位博主展示了他的后台数据:
在一个月内,他的个人博客通过千寻广告联盟,获得了超过5,000美元的收益。
这个鲜活的案例,让台下无数中小网站主眼睛发亮,仿佛看到了流量变现的全新曙光。
王磊的演示并没有停下,很快又给了他们一个更大的惊喜!
“知识不应该被锁在象牙塔里,也不应该被少数权威垄断。
我们推出全球首个由用户共同创建、编辑和维护的开放式在线百科全书——千寻百科。” 王磊现场演示了百科的编辑界面,其简洁和易用性让记者们惊叹。
“我们相信,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应该是开放、协作和免费的。
自三个月前内部测试以来,千寻百科已经由全球超过十万名志愿者,共同创建和编辑了超过100万条高质量词条。
涵盖了从基础科学到流行文化的各个领域。
我们希望,终有一天,千寻百科能汇集人类所有的知识,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获取。
并且在这里我代表公司向全球宣布,千寻百科功能永不收费。
全球所有用户都可以免费使用查询资料。
让每一个想要获得支持的人类,都能够在千寻百科学到他想要的知识。”
“哗…”现场顿时一片哗然,刚才王磊的演示已经让他们意识到,千寻百科简直就是一本人类百科全书。
这要是能转化为盈利点,价值绝对不低。
没想到就这么放弃。
在他们不理解的同时,又对王磊,对千寻百科,对这背后的世界首富张启明胸襟,无比佩服。
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又哪里能够理解张启明对其中的深远布局。
王磊也没有深度解释的意思,继续演示千寻搜索推出的第三大战略功能。
他将页面切换到贴吧页面: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总是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千寻贴吧,就是一个基于兴趣的开放式社区平台。
无论你喜欢天文观测、古典音乐、模型制作。
还是某种冷门的植物,你都可以在这里创建或加入对应的贴吧,发帖、交流、分享。” 王磊随机点开一个名为“梅西耶天体观测”的贴吧。
显示其已经聚集了超过8,000名全球天文爱好者。
每天都有大量的观测照片和经验分享。
这种高度垂直的社群模式,让在场的社交媒体从业者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发布会的高潮,是千寻搜索独立客户端和浏览器插件的发布。
王磊宣布:“为了提供更极致的搜索体验,从今天起,用户可以直接访问我们的独立域名qianxun.123.。
或者下载千寻搜索独立客户端软件及浏览器插件。
这意味着,搜索将不再依附于任何门户,它将成为您探索互联网世界的一个独立、强大而便捷的入口!”
现场立刻提供了体验下载区,记者们蜂拥而至。
米国《连线》杂志的资深记者在试用后评价:
“千寻搜索的响应速度,比目前任何一款搜索引擎都要快,界面干净得令人发指,没有任何冗余信息。
更重要的是,它的搜索结果确实更相关、更精准。
能够获得全球90%的用户认可,这份搜索技术功不可没。”
发布会进行的两小时内,千寻搜索独立客户端的全球下载量突破500万次。
广告联盟新注册网站超过5,000家。
千寻百科因访问量激增,都不得不临时扩容服务器。
这一场发布会的影响,仅仅体现在个人用户。
资本市场上更是造成了重大影响。
股市刚一开盘,受全球搜索独立的影响,全球门户网站浏览器涨跌不一。
以往这些浏览器和门户网站占据主导地位,千寻搜索只是附庸,用户点击的利益分成,千寻搜索没有主导权。
现在完全反了过来,掌握着全球90%用户的千寻搜索,已经掌控了主导权。
之前那些合作门户网站和浏览器,反而没有了分成溢价权。
失去千寻搜索的代价,会导致他们流量暴跌。
不得不按照千寻搜索,制定的广告联盟新规则,进行新的广告分成。
雅虎、繁星网、网景…这些公司和千寻搜索背后,都是有张启明影子。
广告分成上只是略微提高了一成给千寻搜索。
其它的互联网站可就没有那么好运。
为了获得千寻搜索的流量支持,反而要将大坝的广告分成分给千寻搜索。
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广告分成减少,股价暴跌。
雅虎、繁星网…这些和千寻搜索有着兄弟关系的企业股票,反而因此大涨。
让一些敏锐的观察家,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
英伦《金融时报》在报道评论中尖锐地指出:
“千寻搜索的技术成就和商业模式创新是实实在在的,毋庸置疑。
但资本市场对其成功的反应,已经明显陷入了非理性的过度憧憬。
雅虎门户网站在被千寻搜索分解更多广告利润,股价反而接近30%的单日涨幅,完全不合常理。
未来盈利甚至可能进一步降低。
这是泡沫的典型特征。”
个别媒体的叫嚣,并没有影响互联网整体的上升趋势。
互联网行业发展4年以来,不少公司都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新的互联网公司上市。